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朱荣恩到十四章案例

审计学朱荣恩到十四章案例

审计案例第八章案例1:主营业务收入审计案例◆发现疑点审计人员于2011年2月18日审查某公司2010年度产品销售业务时,抽查了部分销售合同,其中2010年12月27日签订的销售合同中表明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产品1120000元(产品单位成本为1300元,共计800件)。

审计人员检查了商品发运单和银行托收凭证,证实该公司已全面履行了合同,并向银行办妥了托收手续。

但在审阅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应收账款、应交税费明细账时,未发现此项业务的任何会计处理。

追踪查证审计人员采用询问法,询问了相关人员,企业的人员证实此笔销售确已完成,只是以没有收到银行存款为由,未作会计处理。

问题托收承付方式下在办妥托收手续时应确认收入。

该企业未按会计制度规定将收入及时入账,不仅影响利润表,也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正确披露。

调账(1)补记收入借:应收账款1310400贷:主营业务收入1120000应交税费-增值税(销)190400 (2)补记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1040000贷:库存商品1040000(3)补记应交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20000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20000 (4)结转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112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040000所得税费用20000利润分配60000案例2:应收账款审计案例分析《教材》P164-165练习题1、2、3案例3:坏账准备审计案例◆发现疑点审计人员在审阅某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时发现2月8日发生一笔应收账款,在9月8日确认为坏账,前后相差7个月。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有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不应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追踪查证审计人员调阅上述处理的记账凭证:(1)2月8日43#凭证内容如下:借:应收账款351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应交税费--增(销项税额)51000(2)9月8日56#凭证内容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351000贷:应收账款351000该记账凭证只附有一张业务部门的情况说明,根本没有上级财税部门的审批意见。

经过询问企业销售人员,此笔业务也没有签署任何合同。

被审单位在没有获取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此款作坏账处理。

◆问题该企业违反了坏账确认标准。

增大了当期费用,抵减了当期收益,并由此少缴了税款。

◆调账借:应收账款351000贷: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351000案例4:坏账准备审计案例◆发现疑点审计人员在对某企业进行审计时,通过查阅企业会计账簿和询问有关会计人员,确定被审单位采用备抵法核销坏账,且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5%。

在审计资产负债表时发现该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568000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54800元。

◆追踪查证审阅相关会计核算资料,发现该企业12月末“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为1568000元,“坏账准备”11月份账户余额为58400元,没有发现12月份计提坏账准备。

◆问题经调查证实,企业为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利润指标,故意少提坏账准备。

◆调账借:资产减值损失20000贷:坏账准备20000第九章案例1:应付账款的审计◆发现疑点审计人员在审查“制造费用”账户时,发现12月份的制造费用比其他月份高出很多,审计人员决定进一步追查。

◆审计思路审计人员查阅“制造费用明细账”;重点检查发生额较大的明细科目;调阅相关会计凭证;确认本期制造费用的真实性。

跟踪调查审计人员查阅了“制造费用明细账”,发现12月20日85#凭证记载车间大修理,修理费用20万元全部未付,会计分录如下:(1)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00000贷:应付账款--C公司200000记账凭证后未附任何原始凭证。

◆跟踪调查审计人员询问了相关人员,得知该企业当年经济效益较好,为了给今后留有余地,调节当年利润,年终以车间修理为名,虚列提供劳务单位,假编虚列劳务费用20万元,作为应付账款处理。

◆问题该企业虚列费用并计入应付账款内,致使企业当年费用虚增,利润减少,偷漏所得税;资产负债表中负债虚增。

分析如果该企业12月份的产品全部完工入库,并已销售60%,全部结转了已销商品成本。

请作出调整分录。

◆调账◆(1)调整应付账款借:应付账款200000贷:库存商品80000主营业务成本120000 (2)调整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3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0000(3)调整利润分配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00 贷:所得税费用30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00 (4)补提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00 贷:盈余公积9009000案例2:应付账款的审计发现疑点2011年初,审计人员在审查“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时,发现2010年年末销售收入下滑幅度较大,但审单位在下半年销售正值旺季。

审计人员怀疑被审单位利用“应付账款”账户隐匿收入◆跟踪调查审计人员查阅了2010年11月和12月的“应付账款”明细账,分别将本市甲公司等几家债务上升比较大的客户的有关记录进行了详细审计,发现有如下会计分录:(1)借:银行存款 3 510 000贷:应付账款 3 510 000所附原始凭证均为银行进账单以及分别向甲公司等单开出的发货票。

◆问题审计人员认为该单位利用往来隐瞒收入,偷漏了增值税、所得税,没有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被审单位对此供认不讳。

◆调账(被审单位为一般纳税人企业)(1)调整应付账款借:应付账款 3 51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 000 000应交税费—增(销项)510 000◆调账(被审单位为一般纳税人企业)若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以税后将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5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2)调整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调整利润分配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所得税费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补提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贷:盈余公积应付股利案例3:其他应付款的审计◆发现疑点审计人员在审查2011年5月份“其他应收款”账户时,发现该企业5月份又增多了两个明细科目,但摘要记录内容含糊不清,怀疑其会计处理有问题。

◆跟踪调查审计人员调出5月13日第65#记账凭证。

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54 000贷:其他应付款—甲公司54 000所附原始凭证为一张收据。

审计人员调出5月29日第98#记账凭证。

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21 000贷:其他应付款—乙公司21 000所附原始凭证为一张收据。

审计人员询问财务人员,得知这两笔是销售收入,其会计处理是按领导的意图进行处理的。

该企业利用其他应收款截留收入,进行舞弊。

◆调账(被审单位为一般纳税人企业)(1)调整其他应付款借:其他应付款—甲54 000--乙公司21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64 967.26应交税费—增(销项)10 042.74若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

(2)调整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案例4:应付账款的审计◆发现疑点审计人员在审查“应付账款”明细账时,发现5月9日第45#凭证记录应付账款增加50000元,5月10日第52#凭证记录偿还50000元货款。

支付货款如此迅速,审计人员怀疑其中可能有现金折扣,决定查明现金折扣的处理。

◆跟踪调查审计人员调阅5月9日45#凭证,其记录内容如下:借:物资采购50000贷:应付账款--甲公司50000所附原始凭证为供货单位发票一张,合同一份,规定付款期为一个月。

如果在10天内付款,给予现金折扣10%。

调阅5月10日52#凭证,其记录内容如下:借:应付账款--甲公司50000贷:银行存款45000库存现金5000所附原始凭证为转账支票存根和现金收据两张。

审计人员分析:一笔货款为什么采用两种结算?审计人员调查收款单位甲公司,发现甲公司仅收入4.5万元支票一张。

询问出纳时,出纳供认是由会计李某从保险柜取出现金并签发支票用于结算货款。

审计人员审查借条时发现与现金收据字迹一样,现金收据纯属伪造。

◆问题由于财务制度不严,李某利用职务之便贪污现金5000元。

◆调账收回李某退回赃款时,作如下分录:借:库存现金贷:财务费用案例5:应付职工薪酬审计案例◆发现疑点审计人员A在审计企业“应付职工薪酬”时,发现当年2月份发放的工资比其他月份高出9万元。

核对工资分配和“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账户时,发现记录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较其他月份多出9万元。

审计人员决定进一步审查。

◆追踪查证(1)审计人员A审查了“工资清单”,并查阅了人事部门的人员档案,发现2月份没有新增员工,况且3月份的记录很正常。

(2)负责审计该企业应付债券的审计人员B发现企业在支付应付债券利息时仅仅支付了一部分。

(3)A立即审查企业发行债券和支付利息的资料。

•发现企业上年12月份发行了3年期公司债券400万元,年利率为9%,每年2月5日付息一次,其中本公司职工购买了100万元。

•企业共提利息36万元,并计入财务费用。

2月份支付利息时作了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270000贷:银行存款270000但账面上没有支付给本单位职工利息9万元的任何记录。

◆问题企业将应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债券利息9万元并入当月工资,然后挤入管理费用。

致使2月份的费用重复计入,隐瞒利润9万元,少交企业所得税。

◆调账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90000贷:管理费用90000借:所得税费用22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2500第十章案例1:库存商品审计◆发现疑点审计人员在审计某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甲商品”明细账时,发现摘要栏中注明领用甲商品40000元。

审计人员调阅了有关记账凭证,其记录为:借:销售费用40000贷:库存商品40000审计人员判断是内部用库存商品,但未见增值税进一步处理的相关内容,决定进一步调查。

◆追踪查证(1)查看相关原始凭证审计人员查看了该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为一张企业内部报销单;(2)审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没有发现“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记录。

(3)询问相关经办人员该企业领导承认此批商品在国庆节前分给职工作为福利。

◆问题按制度规定,若企业将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用于职工福利等,应将购入材料、商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入在建工程等,作出如下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商品(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该企业把库存商品用于职工福利,直接列入“销售费用”,一方面减少了企业当期应交的增值税;另一方面,多计费用,减少了本期利润,少交的企业所得税。

◆调账(1)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46800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800销售费用40000 (2)借:所得税费用1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00案例2:周转材料审计◆发现疑点审计人员在审计企业2007年5月份“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明细账时,发现摘要栏中注明领用办公桌、沙发250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