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T27930-2011国标充电合约协议CAN报文汇总整编

GBT27930-2011国标充电合约协议CAN报文汇总整编

GB/T 27930-2011

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

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

1、ID:1801F456 (PGN=256) CRM

(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2、ID:180256F4 (PGN=512) BRM

(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

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1、ID:180656F4 (PGN=1536) BCP

(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

2、ID:1807F456 (PGN=1792) CTS

3、ID:1808F456 (PGN=2048) CML

4、ID:100956F4 (PGN=2304) BRO

5、ID:100AF456 (PGN=2560)

三、充电过程:

1、ID:181056F4 (PGN=4096) BCL

2、ID:181156F4 (PGN=4352) BCS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9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

3、ID:1812F456 (PGN=4608) CCS

(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充电状态,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50ms)

4、ID:181356F4 (PGN=4864) BSM

5、ID:181556F4 (PGN=5376) BMV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单体电压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

6、ID:181656F4 (PGN=5632) BMT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温度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

7、ID:181756F4 (PGN=5888) BSP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预留报文,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

说明:

1、BMS中止充电原因:

a)1~2位:达到所需求的SOC目标值(00:未达到,01:达到需求,10:不可信状态);

b)3~4位:达到总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总电压设定值,01:达到设定值,10:

不可信状态);

c)5~6位:达到单体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01:达到,10:不可信状态)

2、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

a)1~2位:绝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b)3~4位:输出连接器过温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c)5~6位:BMS原件、输出连接器过温(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d)7~8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e)9~10位:电池组温度过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3、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

a)1~2位:电流过大(00:正常,01:电流超过需求值,10:不可信状态)

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电压异常,10:不可信状态)

说明:

1、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

a)1~2位:达到充电机设定的条件中止(00:正常,01:达到设定条件中止,10:不

可信状态)

b)3~4位:人工中止(00:正常,01:人工中止,10:不可信状态)

c)5~6位:故障中止(00:正常,01:故障中止,10:不可信状态)

2、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

a)1~2位:充电机过温故障(00:温度正常,01:充电机过温,10:不可信状态)

b)3~4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连机器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c)5~6位:充电机内部过温故障(00:内部温度正常,01:内部过温,10:不可信)

d)7~8位:所需电量不能传送(00:传送正常,01:不能传送,10:不可信)

e)9~10位:充电机急停故障(00:正常,01:急停,10:不可信状态)

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

a)1~2位:电流不匹配(00:电流匹配,01:电流不匹配,10:不可信状态)

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异常,10:不可信状态)

四、充电结束阶段:

1、ID:181C56F4 (PGN=7168) BSD

2、ID:181DF456 (PGN=7424) CSD

(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统计数据,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250ms)

五、发生错误:

1、ID:081E56F4 (PGN=7680) BEM

(BMS发送给充电机,BMS统计数据,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250ms)

2、ID:081FF456 (PGN=7936) CEM

六、多包发送过程:

2、0x1CECF456(充电机应答多包发送请求,周期50ms) TPCM_CHG

GBT27930-2011国标充电协议CAN报文整理

GB/T 27930-2011 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 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 1、ID:1801F456 (PGN=256)CRM (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2、ID:180256F4 (PGN=512)BRM (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

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1、ID:180656F4 (PGN=1536)BCP (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 2、ID:1807F456 (PGN=1792)CTS 3、ID:1808F456 (PGN=2048)CML

4、ID:100956F4 (PGN=2304)BRO 5、ID:100AF456 (PGN=2560) 三、充电过程: 1、ID:181056F4 (PGN=4096)BCL 2、ID:181156F4 (PGN=4352)BCS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9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 3、ID:1812F456 (PGN=4608)CCS (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充电状态,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50ms)

4、ID:181356F4 (PGN=4864)BSM 5、ID:181556F4 (PGN=5376)BMV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单体电压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 6、ID:181656F4 (PGN=5632)BMT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温度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概要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较上年增加1.8万个,同比增速58%。 作为实现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的基本要素,电动汽车充电用接口及通信协议技术内容的统一和规范,是保证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 2015年12月底,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在京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等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新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标准有何亮点? 此次5项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 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交流充电占空比和电流限值的映射关系与国际标准兼容,并为今后交流充电的数字通信预留拓展空间。 新标准有何意义?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直流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信协议等国家标准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为世界4大直流充电接口标准。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 1、ID:1801F456(PGN=256 (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 BYTE1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1,偏移量:0,数据范围:0~100 BYTE2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ASCII码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2、ID:180256F4(PGN=512 (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BMS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V1.0,表示为: 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 BYTE1 BYTE2 BYTE3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 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 BYTE4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A·h,0.1A·h/位,0A·h偏移量,数据范 围:0~1000A·h BYTE5 BYTE6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V,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 围:0~750V BYTE7 BYTE8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码 BYTE9 BYTE10 BYTE11 BYTE12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 BYTE13 BYTE14 BYTE15

新版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发布

新版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发布 2015年12月28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等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出席会议并讲话。 电动汽车充电用接口及通信协议作为实现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的基本要素,其技术内容的统一和规范,是保证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此次5项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交流充电占空比和电流限值的映射关系与国际标准兼容,并为今后交流充电的数字通信预留拓展空间。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直流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信协议等国家标准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为世界4大直流充电接口标准,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充换电领域的影响力。 田世宏指出,新标准对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为充电设施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确保了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避免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充电“孤岛”,有利于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对促进电动汽车产业政策落地,增强购买使用电动汽车消费信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一步,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将会同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有关行业部门加强对新标准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加快推动产业政策引用新标准,推动充电设施产品认证与准入管理制度使用新标准,促进充电设施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按新标准组织生产,已建、在建充电设施要按新标准进行更新升级换代。同时,国家标准委将加快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加强充电设施互操作性测试、充电站安全防范、运营服务等配套标准的制定工作,为充电设施管理、运营、维护等各环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郑栅洁指出,当前我国正处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广泛布局的初期,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效避免因充电设施与车辆不兼容问题可能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方便电动汽车用户使用,促进我国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新标准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准入,把符合新国标作为充电设施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加强新标准的执行约束性和强制性。同时,国家能源局还将开展充电设施互操作性测试活动,开展充电服务平台的信息互通标准研制,实现充电结算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促进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产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较去年底增加1.8 万个,同比增速58%。 (来源:国家标准委)

安全协议期末复习

Protocol 协议Security Protocol 安全协议Trusted Third Party 可信第三方Cryptographic protocols 密码协议Key agreement or establishment protocols 密钥建立协议 Entity authentication protocols 认证协议Electronic commerce protocols 电子商务协议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安全多方计算协议 Security Properties 安全属性Confidentiality 机密性Integrity 完整性Authentication 认证性Non-repudiation 不可否认性Fairness 公平性Attacks Against Protocols对安全协议的攻击Cryptographic attacks 密码攻击Passive attacks 被动攻击Active attacks 主动攻击Passive cheaters 内部攻击Active cheaters 外部攻击Dolev-Yao threat model Dolev-Yao攻击者模型 Eavesdropping 窃听Modification 篡改Replay / Preplay 重放Man-in-the-Middle 中间人攻击(预重放)Reflection 反射Denial of Service 拒绝服务Typing Attack 类型攻击Cryptanalysis 密码分析certificate manipulation 证书操作protocol interaction 协议交互Parallel session attack 并行会话攻击secret splitting 秘密分割secret sharing 秘密共享Threshold Cryptography 门限密码Threshold Encryption 门限加密Threshold Signature 门限签名subliminal channels 阈下信道Covert channel 隐蔽信道Side channel 边信道bit commitment 比特承诺fair coin flipping 公平的硬币抛掷oblivious transfer 不经意传输Key Transport Protocols 密钥传输协议 Key Agreement Protocols 密钥协商协议Group key secrecy 群组安全Backward secrecy (Join) 后向安全Forward secrecy (Leave) 前向安全Key Independence 密钥独立Freshness 新鲜性timestamps 时间戳nonce 随机挑战Counters 计数器Online password guessing 在线字典攻击 Offline password guessing 离线字典攻击 Password Protocols 口令协议Deniable Authentication 可否认的认证协议 Authentication with user anonymity 匿名认证匿名认证 Zero-knowledge proof 零知识证明Graph isomorphism 图同构Trust Negotiation 信任协商Digital Credentials 数字证书Blind Signature 盲签名Partially Blind Signatures 部分盲签名 Fair Blind Signatures 公平盲签名Coin tracing 现金追踪Owner tracing 属主追踪batch verification 批验证batch signatures 批签名Proxy Signature 代理签名Group Signatures 群签名Ring signatures 环签名Multisignature 多重签名Non-repudiation protocol 非否认协议Non-repudiation of origin(NRO) 起源否认Non-repudiation of receipt (NRR)传递的否认Inline TTP 内联TTP Online TTP 在线TTP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CAN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报文协议分析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 电为负。一、握手阶段:1、ID:1801F456(PGN=256)(充电机发送 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BYTE1充电机 编号(比例因子:,偏移量:,数据范围:)100~100BYTE2充电 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码 /ASCIIBYTE3BYTE4BYTE5BYTE6BYTE7、2ID:180256F4(PGN=512)(发 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BMS41250ms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表示为:BMSV1.0byte2,byte1--- 0x0001,byte0---0x00BYTE1BYTE2BYTE3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 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BYTE4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位,·偏移量,数据范/Ah0.1Ah/0Ah 围:·0~1000AhBYTE5BYTE6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数据范围:位,偏移量,/V0.1V/0V0~750VBYTE7BYTE8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码BYTE9BYTE10BYTE11BYTE12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BYTE13BYTE14BYTE15BYTE16电池组生产日期:年(比例:偏移量:数据范围:年位,,)1/19851985~2235BYTE17 电池组生产日期:月(月位,偏移量:月,数据范围:月) 1/01~12BYTE18电池组生产日期:日(日位,偏移量:日,数据范围:日)1/01~31BYTE19电池组充电次数,1次/位,偏移量:0次,以BMS统计为准 BYTE20BYTE21BYTE22电池组产权表示(:租赁,:车自有) 01BYTE23预留BYTE24~40车辆识别码(vin)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1、ID:180656F4(PGN=1536)(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

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CAN报文协议解析

CAN新国标电动汽车充电报文协议解析说明: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一、握手阶段:1、ID:1801F456(PGN=256)(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BYTE0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BYTE1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偏移量:,数据范围:)100~100BYTE2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码/ASCIIBYTE3BYTE4BYTE5BYTE6BYTE7、2ID:180256F4(PGN=512)(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个字节,周期,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BMS41250ms包发送过程见后文)BYTE0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表示为:BMSV1.0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BYTE1BYTE2BYTE3电池类型,01H:铅酸电池;02H:镍氢电池;03H:磷酸铁锂电池;04H:锰酸锂电池;05H:钴酸电池;06H:三元材料电池;07H:聚合物锂离子电池;08H:钛酸锂电池;FFH:其它电池BYTE4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位,·偏移量,数据范/Ah0.1Ah/0Ah围:·0~1000AhBYTE5BYTE6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数据范围:位,偏移量,/V0.1V/0V0~750VBYTE7BYTE8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码BYTE9BYTE10BYTE11BYTE12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BYTE13BYTE14BYTE15BYTE16电池组生产日期:年(比例:偏移量:数据范围:年位,,)1/19851985~2235BYTE17电池组生

国标BMS协议ID对照表

1、充电机和BMS地址 充电机地址86(0x56) BMS地址244(0xf4) 2、充电机辨识报文 报文代码报文ID 源----目的CRM(PGN256) 0X180156F4 充电机----BMS 第1字节0X00:不能辨识。 0XAA:能辨识 第2字节充电机编号:1~100 第3字节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ASCII) 3、BMS和车俩辨识报文 报文代码报文ID 源----目的BRM(PGN512) 0X1802F456 BMS----充电机第1~3字节BMS通讯协议版本号 第4字节电池类型 第5~6字节蓄电池额定容量 第7~8字节蓄电池额定总电压 第9~12字节电池生产厂商 第13~16字节电池组序号 第17~19字节电池组生产日期.年.月.日 第20~22字节电池组充电次数 第23字节电池组产权标识 第24字节预留 第25字节车俩识别码(VIN) 4、动力蓄电池充电参数报文 报文代码报文ID 源----目的BCP(PGN1536) 0X1806F456 BMS----充电机第1~2字节单体动力蓄电池最高允许充电电压 第3~4字节最高允许充电电流 第5~6字节蓄电池标称总能量 第7~8字节最高允许充电总电压 第9字节最高允许温度 第10~11字节整车动力蓄电池荷电状态 第12字节整车动力蓄电池总电压 5、充电机发送时间同步信息报文 报文代码报文ID 源----目的CTS(PGN1792) 0X180756F4 充电机----BMS 第1~7字节年月日时分秒 6、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报文 报文代码报文ID 源----目的CML(PGN2048) 0X180856F4 充电机----BMS 第1~2字节最高输出电压

新国标: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协议详解

新国标: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步骤详解 一.握手阶段 (1)充电机发送CRM报文(ID:1801F456)其中第一个Byte为00(表示此时充电机主动发送识别,请求握手)。 (2)当BMS收到充电机的CRM报文后,启动数据传输协议TCPM(由于数据长度大于8,共41)传输电池组身份编码信息BRM: ①首先BMS发送RTS报文(ID:1CEC56F4),通知充电机准备发送多少包数 据。 ②当充电机收到BMS发送的RTS报文后,作出应答信号,回复CTS给 BMS(ID:1CECF456)。 ③当BMS接收到充电机的应答报文CTS后,开始建立连接发送数据DT (数据长度为41Byte,共分为6包,ID:1CEB56F4)。 ④当充电机接受到了接收完BMS发送到数据报文DT后,回复CM给BMS 用于消息结束应答(ID:1CECF456)。 (3)当充电机接收到了BMS发送到电池身份编码信息BRM后,回复辨识报文CRM给BMS (ID:1801F456第一个Byte为AA)。 (4)若上述3步中任何1步骤出现异常,通讯将不能往下进行,等待超时复位。 握手阶段CAN卡接收数据解释: 帧ID 帧格式帧类型数据长度数据 1801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CRM 1CEC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0 29 00 06 ff 00 02 00 TPCM_RTS 1CECF456数据帧扩展帧0x08 11 06 01 ffff 00 02 00 TPCM_CTS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1 00 01 00 04 8c 0a f8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2 15 ff ff ff ff ff ff TPCM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3 ffffff ff ff ff ff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4 ff ff ff ff ff ff ff TPCM_DT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5 ff ff ff ff ff ff ff 1CEB56F4 数据帧扩展帧0x08 06 ff ff ff ff ff ff ff 1CEC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13 29 00 06 ff 00 02 00 1801F456 数据帧扩展帧0x08 aa 01 00 00 00 00 00 00 CRM 二.参数配置阶段 (1)BMS发送蓄电池充电机参数BCP给充电机,启动数据传输协议TCPM(由于数据长度大于8,共13)。 ①首先BMS发送RTS报文(ID:1CEC56F4),通知充电机准备发送多少包数据。 ②当充电机收到BMS发送的RTS报文后,作出应答信号,回复CTS给BMS (ID:1CECF456)。 ③当BMS接收到充电机的应答报文CTS后,开始建立连接发送数据DT(数 据长度为13Byte,共分为2包,ID:1CEB56F4)。 ④当充电机接受到了接收完BMS发送到数据报文DT后,回复CM给BMS 用于消息结束应答(ID:1CECF456)。

GBT27930-国标充电协议CAN报文整理

GBT27930-国标充电协议CAN报文整理

GB/T 27930-2011 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 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 1、ID:1801F456 (PGN=256) CRM (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BYTE0 辨识结果(0x00:BMS不能辨识,0xAA:BMS能辨识) BYTE1 充电机编号(比例因子:1,偏移量:0,数据范围:0~100) BYTE2 充电机/充电站所在区域编码,标准ASCII码 BYTE3 BYTE4 BYTE5 BYTE6 BYTE7 2、ID:180256F4 (PGN=512) BRM

(BMS 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 ,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BYTE0 BMS 通信协议版本号,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V1.0,表示为:byte2,byte1---0x0001,byte0---0x00 BYTE1 BYTE2 BYTE3 电池类型,01H :铅酸电池;02H :镍氢 电池;03H :磷酸铁锂电池;04H :锰酸锂电池;05H :钴酸电池;06H :三元材料电池;07H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08H :钛酸锂电池;FFH :其它电池 BYTE4 整车动力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A ·h ,0.1A ·h/位,0A ·h 偏移量,数据范围:0~1000A ·h BYTE5 BYTE6 整车动力学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V ,0.1V/位,0V 偏移量,数据范围:0~750V BYTE7 BYTE8 电池生产厂商名称,标准ASCII 码 BYTE9 BYTE10 BYTE11 BYTE12 电池组序号,预留,由厂商自行定义 BYTE13

充电桩新国标之协议一致性测试

一文读懂充电桩新国标之协议一致性测试 新国标,就是国家拟颁布的两个测试标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和《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 充电桩市场有着怎样的“充电隐患”?新国标如何将其“绳之于法”? 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新国标之一——协议一致性测试标准。 1.1 为何要颁布新国标 早期,国家出台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规定了充电机与BMS之间的通信协议。但是,由于标准制定过于宽泛,桩企、车企对标准的理解存在误差。如下图所示,BMS向充电机发送“蓄电池异常”的报文,但是充电机依旧向BMS回复“依旧允许充电”的报文。不顾蓄电池异常而继续正常充电,蒙混过关,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国家27930只是充电桩标准,但是没有规定具体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国家拟颁布的《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目的在于根据相关协议标准规定的要求,增加每一个实现的协议标准的可信度,检查每一个实现与协议标准的符合性,消除每一个实现与标准的理解歧义,达到充电“唯一”的目的。 那繁杂的通信协议,新国标如何进行测试呢? 1.2 新国标测什么 车桩充电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协议一致性测试规定了在四个阶段中分别检测充电机

以及BMS的技术规范,分析BMS和充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1.2.1 低压辅助上电及充电握手阶段 测试系统分别发送握手报文、辨识报文等,测试充电机是否进行绝缘检测,以及测试充电机和BMS是否都反馈正常握手及辨识报文,并在进行错误报文检验中能准确判断并输出错误报文。 1.2.2 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测试系统分别模拟充电机和BMS充电就绪状态,分别测试BMS和充电机是否做出相对应的正常反馈,完成充电参数配置,进入正常充电阶段。 1.2.3 充电阶段 测试系统发送模拟报文,考察BMS和充电机是否反馈发送充电需求、充电状态、蓄电池需求、蓄电池状态以及电压温度等信息,并检验两者对于中止充电是否准确判断,进入充电结束阶段。 1.2.4 充电结束阶段 测试系统分别发送充电中止报文,检验BMS和充电机是否正常结束充电过程。

新国标充电CAN协议解析

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BMS 一、握手阶段:(098765) 1、ID:1801F456(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2、ID:1802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1、ID:1806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三、充电过程: 1、ID:1810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需求,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50ms) 2、ID:1811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9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5、ID:1815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单体电压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 6、ID:1816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温度信息,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 7、ID:1817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预留报文,数据长度不定,周期1s,需要通过多 8、ID:1019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BMS中止充电,数据长度4个字节,周期10ms)

1、BMS中止充电原因: a)1~2位:达到所需求的SOC目标值(00:未达到,01:达到需求,10:不可信状态); b)3~4位:达到总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总电压设定值,01:达到设定值,10: 不可信状态); c)5~6位:达到单体电压的设定值(00:未达到,01:达到,10:不可信状态) 2、BMS中止充电故障原因: a)1~2位:绝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b)3~4位:输出连接器过温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c)5~6位:BMS原件、输出连接器过温(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d)7~8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e)9~10位:电池组温度过高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3、BMS中止充电错误原因: a)1~2位:电流过大(00:正常,01:电流超过需求值,10:不可信状态) 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电压异常,10:不可信状态) 1、充电机中止充电原因: a)1~2位:达到充电机设定的条件中止(00:正常,01:达到设定条件中止,10:不 可信状态) b)3~4位:人工中止(00:正常,01:人工中止,10:不可信状态) c)5~6位:故障中止(00:正常,01:故障中止,10:不可信状态) 2、充电机中止充电故障原因: a)1~2位:充电机过温故障(00:温度正常,01:充电机过温,10:不可信状态) b)3~4位:充电连接器故障(00:连机器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c)5~6位:充电机内部过温故障(00:内部温度正常,01:内部过温,10:不可信) d)7~8位:所需电量不能传送(00:传送正常,01:不能传送,10:不可信) e)9~10位:充电机急停故障(00:正常,01:急停,10:不可信状态) f)11~12位:其它故障(00:正常,01:故障,10:不可信状态) 3、充电机中止充电错误原因: a)1~2位:电流不匹配(00:电流匹配,01:电流不匹配,10:不可信状态) b)3~4位:电压异常(00:正常,01:异常,10:不可信状态) 四、充电结束阶段: 1、ID:181C56F4(BMS发送给充电机,BMS统计数据,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250ms)

新国标:非车载充电机与BMS通信协议详解

新国标:非车载充电机与BMS 通信步骤详解 一. 握手阶段 (1) 充电机发送CRM 报文(ID:1801F456)其中第一个Byte 为00(表示此时充电机主动 发送识别,请求握手)。 (2) 当BMS 收到充电机的CRM 报文后,启动数据传输协议TCPM (由于数据长度大于8, 共41)传输电池组身份编码信息BRM: ① 首先BMS 发送RTS 报文(ID:1CEC56F4),通知充电机准备发送多少包数据。 ② 当充电机收到BMS 发送的RTS 报文后,作出应答信号,回复CTS 给BMS (ID:1CECF456)。 ③ 当BMS 接收到充电机的应答报文CTS 后,开始建立连接发送数据DT (数据长度 为41Byte ,共分为6包,ID :1CEB56F4)。 ④ 当充电机接受到了接收完BMS 发送到数据报文DT 后,回复CM 给BMS 用于消息 结束应答(ID :1CECF456)。 (3) 当充电机接收到了BMS 发送到电池身份编码信息BRM 后,回复辨识报文CRM 给BMS (ID:1801F456第一个Byte 为AA)。 (4) 若上述3步中任何1步骤出现异常,通讯将不能往下进行,等待超时复位。 握手阶段CAN 卡接收数据解释: 帧ID 帧格式 帧类型 数据长度 数据 1801F456 数据帧 扩展帧 0x08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CRM 1CEC56F4 数据帧 扩展帧 0x08 10 29 00 06 ff 00 02 00 TPCM_RTS 1CECF456 数据帧 扩展帧 0x08 11 06 01 ff ff 00 02 00 TPCM_CTS 1CEB56F4 数据帧 扩展帧1CEB56F4 数据帧 扩展帧1CEB56F4 数据帧 扩展帧 0x08 03 ff ff ff ff ff ff ff 1CEB56F4 数据帧 扩展帧 0x08 04 ff ff ff ff ff ff ff 1CEB56F4 数据帧 扩展帧1CEB56F4 数据帧 扩展帧1CECF456 数据帧 扩展帧 0x08 13 29 00 06 ff 00 02 1801F456 数据帧 扩展帧 0x08 aa 01 00 00 00 00 00 00 CRM 二. 参数配置阶段 (1) BMS 发送蓄电池充电机参数BCP 给充电机,启动数据传输协议TCPM (由于数据长度大于 8,共13)。 ① 首先BMS 发送RTS 报文(ID:1CEC56F4),通知充电机准备发送多少包数据。 ② 当充电机收到BMS 发送的RTS 报文后,作出应答信号,回复CTS 给BMS (ID:1CECF456)。 ③ 当BMS 接收到充电机的应答报文CTS 后,开始建立连接发送数据DT (数据长度为 13Byte ,共分为2包,ID :1CEB56F4)。 ④ 当充电机接受到了接收完BMS 发送到数据报文DT 后,回复CM 给BMS 用于消息结 束应答(ID :1CECF456)。 (2) 充电机发送时间同步信息CTS 给BMS (ID :1807F456)。

小区充电桩管理协议及管理方案

小区电动车充电桩(管理站)委托管理协议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合作、双方共赢的原则,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辖区内配备的小区电动车充电管理站项目合作的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方式: 1、甲方根据选定的位置,协助厂家为辖区范围内指定的小区免费提供电动车充电设备、安装,乙方负责充电管理站的后期维护(维护内容详见附件1)及日常经营。 2、安装地址:甲方辖区范围内XX小区个,XX小区个…………… 3、合作时间:从年月日至年月日,委托管理年。 4、费用:甲方委托乙方为其台充电桩提供维护工作,期间产生的电费由乙方交纳,电费单价不高于元/度。所产生的收益由乙方用于充电桩管理站的正常维护及充电桩电费的支出。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提供安装智能电动车充电设备。设备产权归甲方所有,设备包含主机、充电端、电缆等。(使用中所需数量可按照实际需要配置) 2、指定充电桩安装小区及数量。 3、跟进厂家将智能电动车的充电设备运达并安装到位,甲乙双方验收交付使用。

4、督促厂家做好设备的安装工作,在使用过程中维保期内出现故障应及时通知厂家维修。若设施设备自身缺陷原因导致设施设备损坏或报废及时联系厂家进行更换调试。 5、跟进维保期内厂家维修进度。 6、监督乙方对充电管理站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7、协助厂家为乙方提供充电设备的使用说明、警示标识及其他资料。 8、为充电桩管理站配备消防设施及雨棚。 9、确保充电桩安装到位后,确保计费方式的安全性。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协助甲方做好充电设备安装所需电源及电表计量器的安装。 2、乙方根据甲方提供的各类使用说明书及其他维护充电设施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充电设施设备,确保充电桩正常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3、负责充电桩安装后的维护工作及维保期后的维护工作。 4、维保期内,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递交甲方(厂家)修复,如因厂家未及时修复造成使用人的损失,乙方不承担由此引发的责任。 5、定期巡查充电桩的使用情况,每周至少检查1次。 6、设施设备被人为恶意破坏的维修费用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维修方案。 7、充电管理站所需电费的交纳及经营费用的收支。 8、充电设备安装到位后,根据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及警示标识做好相应的标识信息(包括设备铭牌和安全警示标识)张贴工作。 9、确保甲方指定小区内的安装位置在可监控范围之内,设备不被恶意破坏。 四、免责内容

GBT国标充电协议CAN报文

G B T国标充电协议 C A N报文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GB/T 27930-2011 新国标充电CAN协议定义 说明: 多字节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电流方向:放电为正,充电为负。 一、握手阶段: 1、ID:1801F456 (PGN=256) CRM (充电机发送给BMS请求握手,数据长度8个字节,周期250ms) 2、ID:180256F4 (PGN=512) BRM (BMS发送给充电机回答握手,数据长度41个字节,周期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二、充电参数配置阶段: 1、ID:180656F4 (PGN=1536) BCP (BMS发送给充电机,动力蓄电池配置参数,数据长度13个字节,周期50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2、ID:1807F456 (PGN=1792) CTS (充电机发送给BMS,时间同步信息,数据长度7个字节,周期500ms) 3、ID:1808F456 (PGN=2048) CML (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数据长度6个字节,周期250ms) 4、ID:100956F4 (PGN=2304) BRO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

5、ID:100AF456 (PGN=2560) (充电机发送给BMS,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数据长度1个字节,周期250ms) 三、充电过程: 1、ID:181056F4 (PGN=4096) BCL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需求,数据长度5个字节,周期50ms) 2、ID:181156F4 (PGN=4352) BCS (BMS发送给充电机,电池充电总状态,数据长度9个字节,周期 250ms,需要通过多包发送,多包发送过程见后文) 3、ID:1812F456 (PGN=4608) CCS

详解5项国家电动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标准

详解5项国家电动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标准 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京发布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 中国于2011年12月22日颁布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4项国家标准。但是,对充电时的电流、电压、功率等细节并未进一步地做出详尽要求。此次5项标准修订电动车充电接口在硬件和软件层面最终实现了统一,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本文将对新国标做详细解读。 充电接口标准几经修订 中国在2006年就发布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GB/T20234-2006),这个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充电电流为16A、32A、250A交流和400A直流的连接分类方式,主要借鉴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003年提出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并未规定充电接口的连接针数、物理尺寸和接口定义。2011年,中国又推出了GB/T20234-2011推荐性标准,替换了部分GB/T20234-2006中的内容,其中规定:交流额定电压不超过690V,频率50Hz,额定电流不超过250A;直流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额定电流不超过400A。 此次新国标的充电接口标准提高了电压和电流等级,并且调整了信号针和机械锁的部分尺寸,明确了电子锁的有关要求等。 另一方面,新标准对充电设备是有很大好处的,对充电设备的推广应用有很大帮助。在此前充电设备面临谁建谁用的问题,国标重点统一了充电桩通信协议,这意味着电动车充电接口在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层面最终实现了统一,这将提高充电设备的利用率。 新国标都有哪些改变 相对于旧标准,新标准改动很多,有一些是细节上优化,譬如充电接口标准本次修订提高了电压和电流等级,从而提高了充电功率,缩短了充电的时间,并且调整了信号针和机械锁的部分尺寸,优化了连接时序等。 1.通用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