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浴疗法PPT课件
.
17
各种中药浴功用及适应证
四号中药浴(风湿浴)
功 用: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适应症:风湿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
.
18
中药浴疗程
足浴
适应症: 1、保健 2、下肢及足部发凉者 3、上热下凉体质
.
19
中药浴疗程
● 每周一次,3-4次/疗程 ● 治疗过程
浸浴40分钟 浴后在浴室卧床休息2小时
中药浴疗法
.
1
什么是中药浴
中药浴是中医外治法中一种特色疗法。它 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原则 ,选取适当的中草药,经加工制成中药浴液, 进行全身、半身沐浴或局部浸浴(如坐浴、足 浴、面浴、目浴等),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 的一种中药外治疗法。
.
2
中药浴源流
《殷墟卜辞》记载有22种疾病使用了外治法,其 中就包括了药浴。
● 药浴后24小时避免着凉、摸凉,禁止冷饮食 ,避免接触毒物。
● 治疗后,原地睡眠,不能少于2小时
.
14
各种中药浴功用及适应证
一号中药浴(扶正浴)
功 用:益气活血,舒经通络,平衡阴阳,强健体质。 适应症:1、亚健康状态:体质差、易疲劳、睡眠差、
易感冒、肠胃不适, 精神不振。 2、各种慢性疾病者:通过药浴增强抗病能力。
.
12
中药浴禁忌症
● 血压过高者。 ● 高热大汗者。 ● 皮肤有开放性伤口者。 ● 严重心脏病患者。 ● 对中药浴过敏者。
.
13
中药浴注意事项
● 药液温度保持在37°~ 39°之间,不宜过烫, 以免灼伤皮肤。
● 过饥、过饱,或极度疲劳、酒醉后不宜药浴
● 药浴时患者如出现头晕症状,可暂停药浴。
● 因药浴引起皮肤过敏,应立即停止药浴。 ● 药浴后应卧床休息2个小时。
《黄帝内经》有“摩之浴之”、“行水渍之”等 药浴法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其有邪者 ,渍形以为汗”的药浴发汗袪邪法。
《伤寒杂病论》记载用百合洗方洗身以治百合病 、苦参汤洗浴治疗狐惑病等。
《本草纲目》收载了多首沐浴、热浴、坐浴药方 。
《理瀹骈文》提出:“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奠定了 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
7
中药浴的现代作用机理
药浴透皮吸收原理 ● 通过渗透角质层细胞膜,入细胞内; ● 大分子及水溶性物质通过毛孔、汗孔被吸收 ● 通过表皮细胞间隙渗透进入真皮。
.
8
中药浴的现代作用机理
水合作用原理
水合温热作用一方面使毛孔开放,促进药物的穿 透、扩散,利于药物的吸收;皮肤湿度越高,角质层 水合程度越高,其渗透和吸收能力也越强,药物活性 和渗透扩散系数增加,促进药物的吸收。可见,中药 浴实则是中药治疗与现代物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
热浴本身就出汗,药力相助,毛孔大开,则发汗 更为透彻,邪随汗出,邪去正安,从而达到康复目标 。
.
6
中药浴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作用机理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具 有吸收、渗透、感觉、分泌、排泄等多种功能,药浴 疗法正是利用了皮肤的这些生理机能来治疗疾病,故 皮肤的生理特点是药浴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
3
中药浴的中医作用机理
药气循经,直达病所
药浴作为一种外治方法治疗疾病,主要是 根据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人体是以脏腑为中心 ,以经络为联系,内至脏腑,外至四肢百骸, 腠理毛窍。药浴作用于肌腠,药气通过腧穴行 于经络,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发挥行气血, 调阴阳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4
中药浴的中医作用机理
.
9
中药浴的现代作用机理
反射原理
分布于皮肤的大量自主神经末梢及特殊感受器,在药 浴作用下,神经末梢由静止状态进入活动状态,通过神 经系统的反射与传导,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 节,同时改善内脏、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 ,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
10
中药浴的治疗作用
.
15
各种中药浴功用及适应证
二号中药浴(袪邪浴)
功 用:发汗袪邪,逐水驱毒。
适应症:1、肾病水肿。 2、慢性肾衰(氮质血症) 3、外感(风寒型)
.
16
各种中药浴功用及适应证
三号中药浴(肤疾浴)
功 用:养血活血,疏风止痒。 适应症:1、尿毒症引起的皮肤瘙痒。
2、各种慢性皮肤病。 3、服用激素引起的皮肤痤疮。
.
20
病志书写
慢性肾炎 中医辨证:脾肾两虚,水湿不化。治宜:
健脾益肾,化湿逐水。中药浴方:... 慢性肾衰
中医辨证:肾气衰败,浊毒留滞。治宜: 益肾降浊。中药浴方:...
.
21
谢谢!
.
22
● 活血通络,促进血液循环。 ● 发汗驱邪,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 ● 药气循经,直达病所,调节脏腑功能 。 ● 扶助正气,增强免疫,消除疲劳。 ● 平心安神,改善睡眠。
.
11
中药浴在我院临床适用范围
● 肾炎水肿 ● 慢性肾衰(氮质血症) ● 皮肤瘙痒,慢性皮肤病。 ● 风湿免疫病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 ● 肾病合并外感。 ●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手足麻疼) ● 康复保健:缓解疲劳,改善睡眠。 ● 降脂减肥。
草木之性,浴取其气
药浴所用药物多为芳香走窜,辛散通阳、活血通络 之品,此类药物气味俱厚,经煎煮及热水浸泡,药气 极易逸出,从肌肤腠理进入人体,发挥“通经走络, 行气活血,开结行滞,直达病所”等多重功效。
.
5
中药浴的中医作用机理
药浴并施,发汗驱邪
汗法是中医袪邪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居八法之首 。在我院常见的“水肿”病,中医有“开鬼门,洁净 府,去菀陈莝”三大治疗原则,其中的“开鬼门”就 是发汗法,是治水三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