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英语国贸1004班第三小组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状况,反映大学生对信用卡的了解程度以及信用卡给大学生带来的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并预测大学生信用卡的发展趋势。
二.调查背景
1.问卷发放地点:湖北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中南大学(长沙)
2.调查方法:随机抽样
3.调查形式:发放纸质调查问卷
4.问卷回收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2份,回收率为94%。
(三所高校每所发放100份)
5.调查对象及办卡状况:参与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大一15人(5%)、大二206人(73%)、大三51人(18%)、大四10人(4%)。
男生127人,女生155人,男女比例接近1:1. 其中已办信用卡人数9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7%,未办信用卡人数1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3%.
三.调查基本数据分析
1.关于大学生月消费水平及消费去向
300元以下300—500元500--1000元1000元以上
人数0 79 182 21
百分比0% 28% 64.5% 7.5%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集中在500—1000元以内,应当说这个消费水平不算太高。
另外经统计大学生的消费来源有82.5%是父母供给的,无自给自足的能力,这也是造成其消费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查中,32%的大学生的消费去向在衣物、饰品上,其次有27%的大学生的消费去向在聚会吃玩上。
这说明传统的消费用途犹在,但新型消费(如对衣物时尚的追求)已蔚然成风。
2.大学生对信用卡的条款及了解程度
调查发现,65.96%的被调查者对信用卡功能及条款不太了解,只有17.38%的被调查者对信用卡功能及条款比较了解。
从一点意义上说,信用卡知识不够普及,这也是影响很多大学生没有办理信用卡的重要原因。
3.办卡人数
282名大学生中,有66%的人未办理信用卡,只有34%的人办理了信用卡。
大学生拥有信用卡的数量是微乎其微的,高校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开拓仍是冰山一角。
万事达卡发布最新“2008年大学生理财观念与行为调查报告”,本次调查首次将台湾地区大学生纳入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从今年五月开始、六月结束,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及台湾五个地区30所大学的2500多名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显示,内地学生(24%)拥有信用卡
4.大学生对信用卡消费的态度
此次调查中,有90人(31.91%)支持信用卡消费,他们认为,大学生持有信用卡消费有利于提早进行信用了解,培养理财观念,同时可以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84人(29.79%)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学生没有自控能力,会增加家庭负担;108人(38.30%)保持中立,认为有没有信用卡影响不大。
5.办信用卡后,消费是否有所提高
调查已办理信用卡的大学生中,55人(49%)每月消费没有提高,43人(38%)每月消费有小幅度提高,14人(13%)每月消费明显上升。
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很强的。
但信用卡的出现无疑也刺激了部分大学生的消费。
6.没有办理信用卡的原因
从调查结果看来,大学生没有办理信用卡的主要原因是对信用卡不了解和没有刷卡需求,其次担心会引起过度消费、形成不良习惯。
7.如果有机会让您办一张可享受很多优惠的学生信用卡,您是否会办理,91人(55.49%)选择会,73人(44.51%)选择不会。
这也就是说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还是很有潜力的。
四.调查总结
信用卡消费代表着一种新型消费方式,这一消费方式有着许多传统消费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可以使其尽快熟悉信用卡消费这一新型消费方式,有助于培养其诚信消费的观念,并可有助于创建大学生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为大学生毕业后贷款消费打下良好的信用基础。
其次,信用卡增加了大学生的可支配资金数,在必要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备用应急资金,发挥其时间价值与机会成本。
再次,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有助于其今后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可是另一方面,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进行超前消费,购买服装、手机、电脑或MP3等时尚物品,容易导致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
此次调查中发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信用卡的功能及条款,有些人甚至以为银行卡就是信用卡。
这说明大学生对我国信用体系并不了解。
究其根本是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的不完善。
政府、银行与学校要共同监管大学生信用卡的发放过程,努力建立有关信用卡
和银行卡使用的法律环境、支付基础环境、信用风险评估和征信管理体系。
引导学生了解信用卡知识,更大程度上发挥大学生信用卡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