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0
三、法律方法
(一)内容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 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 总和。
▪ 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 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 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 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 法律方法的内容,不仅包括建立和健全各种法 规,也包括相应的司法工作和仲裁工作。
21
(二)法律方法的特点 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
(三)法律方法的作用 1. 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 2. 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3. 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企业应根据国家、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制 定自己的管理规范,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有效 地调节各种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宏观法规在 本单位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避免与法律、法规 有悖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8
二、经济方法 (一)内容 • 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
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的经济利益之间的 关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的管理方法。 • 经济手段——包括价格、税收、信贷、 工资、利润、奖金、罚款以及经济合同 等,不同的经济手段在不同的领域中可 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19
(二)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 人们除了物质需要以外,还有更多的
精神和社会方面的需要。在现代生产力 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物质利益的刺激作 用将逐步缩小,人们更需要教育,以提 高知识水平和思想修养。再者,如果单 纯运用经济方法,易导致讨价还价、一 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因此,要注意将 经济方法和教育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既要发挥经济杠杆各自的作用,更要重 视整体上的协调配合。
(一)基本含义 是指对管理系统的某些手段、环节和运行
机制等,采取特定的方法和措施,使之构成 一个具有自适应和自循环特征的管理封闭线 路,以实现管理系统自如地吸收、加工和做 功的良性运行。 (二)管理封闭的回路和环节
封闭回路一般由决策、执行、监督、反馈 等机构及信息输入和输出装置等环节或子系 统有机组合而成。以上要素、环节或手段有 机地组合在一起,就构成管理的相对封闭体 系。
权威性、强制性、层次性
(三)行政方法的作用
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 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能够迅速有力地贯彻 上级的方针和政策,对全局活动实行有效的 控制。
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 段。
行政方法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 职能,使全局、各部门和各单位密切配合, 前后衔接,并不断调整它们之间的进度和相 互关系。
22
四、数学方法 五、教育方法 1. 人生观及道德教育 2.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3. 民主、法制、纪律教育 4. 科学文化教育 六、信息方法
现代化管理手段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 心的,包括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在内的 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
23
6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整合原则 (一)基本含义:按系统整体功能和目标要求,对
管理系统及其要素和层次进行科学分解和明确分 工,在分解和分工基础上,予以合理而有效的组 织协调和综合。 (二)管理整合原则的基本观点 1、整体优化的观点 2、分工严谨的观点 3、综合有序的观点 (三)管理系统的整—分—合良性循环
10
• 控制系统
环境
环境
施控者
控制作用 反馈作用
• 简单的反馈形式
受控者
输入(人力、资金等)
运行过程
发现偏差
纠正措施
反馈
纠正过程
输出(目标)
11
五、管理弹性原则 弹性——指力的作用的特性,即
物体因受外力作用暂改变形状, 但随着外力的消失而随之恢复其 原状的性质。 管理弹性——指动态管理行为和 静态管理机构所具有的可塑性或 环境适应能力。
4. 现代管理既然是一种实践活动,就 必然存在后果问题。
13
(三)管理的局部弹性和整体弹性及其 优化
局部弹性——是指一个管理系统必须在一 系列管理方案、步骤或环节上保持可以适 当调节的伸缩性,特别是在重要的关节点 上要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整体弹性——是指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生存本领。
如何保持良好的整体弹性:
1、优化系统内单个要素的素质。
2、优化管理系统诸要素的结构。
3、提高管理系统及其要素和层次同环境在 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沟通频率和强 度,在彻底开放、协作和竞争的良性环境 中实现整体弹性优化。
14
六、管理反馈原则 (一)基本含义
现代管理的控制活动,主要通过指令 控制和反馈控制两类方式来完成。指令 控制可为反馈控制定向,反馈控制则是 指令控制得以顺利实现的可靠保证。现 代管理要求配置精通专业的管理反馈人 员,建立完备的反馈机构,保持畅通的 管理反馈信息通道。只有这样,才能顺 利实现管理控制,取向系统整体目标。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 原则和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2、掌握管理的基本原则 3、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方法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管理的基本方法
2
第一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一)系统和系统思想
从管理的角度界定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若 干个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整体”。
积累,企业文化管理的关键是对员工的工作风格进行引导。
5
三、责任原理 (一)职责到位..\经典故事及实例\故事六(狗与老鼠).ppt (二)职位设计和授权要合理 1、权限:责权对等 2、利益:物质利益及精神上的满足 3、能力:要“量力而行” 四、效益原理
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
五、权变原理
权变是指相机而变、随机制宜、随机应变
4
(三)人本管理的方式 1、情感沟通管理
要认识到:沟通并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
2、员工参与管理
也称“决策沟通管理”,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不再局限于对
员工的问寒问暖,员工已积极参与到决策中。 3、员工自主管理
表现为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很强,能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4、人才开发管理:公司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工作,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提高。 5、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公司管理的长期
15
(二)管理反馈的具体形态 1. 依据其对管理系统运动状态的影响,可分为
正反馈和负反馈; 2. 依据其对管理系统效用的有无,可分为有效
反馈和非有效反馈; 3. 依据其同管理系统整体目标的关系,可分为
简单反馈、程序反馈、追踪反馈、最优化反 馈等。 (三)管理反馈的优化机制 1. 要建立健全管理系统的信息反馈机构; 2. 要使管理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反馈回来。
8
三、管理的动力原则
(一)管理动力原则的基本含义
现代管理强调,管理活动必须具有强大的 动力,尤其要求管理者要最优地组合、正确 地运用管理动力,从而使管理活动持续有效 地发展下去,并取向管理组织整体优化功能 和目标优化。
(二)管理动力的基本形态
1、物质动力
2、精神动力
3、信息动力
9
四、管理相对封闭原则
亚里士多德断言“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1+1>
2
(二)组织管理中的系统思想
1、目的性与竞争性原则
2、层次性与专业化原则
3、整体性与控制性原则
4、开放性与关联性原则
5、适应性与动态性原则
3
二、人本原理
(一)人本管理的观点 1、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2、员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二)人本管理的原则 1、个性化发展准则 2、引导性管理准则 3、环境创设准则 4、人与组织共同成长准则
16
第三节 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行政方法 (一)内容
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 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 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 的管理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行政组织中的职务 和职位来进行管理。它特别强调职责、职权、 职位,而并非个人的能力或特权。
17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对应原则的基本含义
建立一个与其要素的能量相对应的具有不同 层次及能量的合理的结构体系,使管理的各要素 及其行为动态地纳入相应的能级中去,形成管理 系统得以良性运行的“场”和“势”,进而达到 优化管理系统整体功能和目标的目的。 (二)管理系统的能级动态优化 1、不同管理岗位能级必须具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2、不同专业岗位的能级必须动态对应
12
(二)管理的弹性特征
1. 现代管理作为大系统,它所面临的 不是单因素或少量因素,而总是众 多的问题。
2. 现代管理作为耗散结构系统,其存 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即管理 系统及其诸要素和层次同环境之间 时刻处于频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交换之中。
3. 现代管理加入“管理人”这个变量 之后,其沟通和联系更趋复杂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