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蒋洪亮(2012年1月31日)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是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个全局性的重要会议,也是继2006年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市委、市政府围绕城市建设召开的又一次专题会议,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江阴城建史上前所未有,足见我们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为江阴城市发展确立新目标、增创新优势的动员大会,更是一次事关全局、决胜未来的誓师大会。
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和每一个江阴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临战的姿态、请战的精神、决战的斗志,迅速掀起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建设热潮,为江阴发展构筑强势载体,为全市人民打造美好家园。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从去年底就开始酝酿、研究,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市委常委会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形成了今天会上下发的有关计划、意见。
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电视宣传片,对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充满了无限憧憬和期待。
稍后,沈市长将作专题部署,希望各级各部门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四个单位还要作表态发言。
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以高度的自觉、战略的眼光,全力开启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新征程城市是展示一个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窗口,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特别是对于县级来说,城市在提高一个地方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在增强一个地方老百姓的自尊心、自豪感、认同感,在凝聚一个地方民心、民智、民力上的作用,无可替代。
经过江阴历届班子和几代江阴人的共同努力,江阴的城市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不可否认,与先进地区比,与群众期盼比,与上级要求和江阴新的城市定位比,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与我们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地位还不相称,提升城市能级已经成为江阴发展大局的当务之急。
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
1、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是确立、巩固江阴在全省全国领先地位的战略选择。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都要有理想和抱负。
对江阴来说,打造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心城市、巩固提升在全省全国排头兵的地位,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抱负。
经过全市人民几十年的团结拼搏,江阴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全国县域发展的领头雁、科学发展的先行者,我们的经济总量特别是工业经济总量,始终名列县级城市前列。
在这样的高平台上实现我们城市的抱负,应该说是顺理成章,但相信每一个江阴的干部都和我一样,会觉得有点底气不足。
这其中,最让我们忧心的就是江阴的城市。
江阴城市的空间框架、形态品质、功能配套,与昆山、张家港、常熟、宜兴已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我们不正视问题、不痛下决心、不迎头赶上,这种差距将迅速拉大、无法逾越,打造澄张靖城市组群中心城市的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江阴在全省全国排头兵的地位来之不易,如果因为城市这块“短板”而受到影响,江阴的干部不会答应,江阴的人民不会答应,江阴的历史更不会答应。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江阴城市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定打造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心城市的目标追求,来一场大刀阔斧的城市革命,通过“十二五”的努力,打造一座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使城市和经济比翼齐飞,成为现代化大厦的强劲支撑,奠定江阴在全省全国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
2、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是推进江阴优化提升的迫切需要。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在工业化初期,有什么样的产业就会有什么样的城市;在工业化后期,有什么样的城市就会有什么样的产业。
当前,江阴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将更为明显。
推动江阴优化提升,必须把城市作为重要平台和载体,把发展城市产业作为重点路径和主攻方向,只有建强城市载体,才能更大范围地集聚高端要素,只有大力发展城市产业,才能推动产业结构调轻调高调绿。
随着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形成,长三角一体化、锡澄一体化已进入加速期。
一体化对江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面临“同城效应”带来的机遇,也面临“虹吸效应”带来的考验,是成为外部要素的集聚地,还是成为本地要素的输出地,关键看我们城市的功能、品质和能级。
事实上,近几年江阴的制造业资本、服务业资本正呈现流出之势。
如果我们无动于衷、任其自流,江阴的发展堪忧、前途堪虑。
我们要以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为契机,优化城市形态,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能级,充分发挥城市支撑服务经济的载体功能和集聚高端要素的磁场效应,为加快江阴优化提升注入澎湃动力。
3、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是还原江阴城市本质、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路径。
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本质和特色,这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标签和内在基因。
江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头枕长江,青山环抱,滨江优势、山水特色、人文魅力、开放气质,这些都应该是江阴城市的特质。
但由于种种制约,目前,江阴城市的本质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优势没有充分彰显出来,滨江而不亲水、枕山而不近山、开放而不大气,这些都是制约江阴城市发展的症结所在。
我们推进滨江花园城市建设,其目的就是要彰显江阴有山有水、有江有河的自然禀赋,让城市更亲山、更近水、更秀美;就是要挖掘江阴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让城市更有底蕴、更有内涵、更有精气神;就是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完善和形象提升,让城市更开放、更大气、更现代,最终建成具有国际气息、现代气质、江阴气派的现代化城市,以更具活力魅力的崭新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屹立在扬子江畔。
4、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是响应广大市民建设美好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园的务实举措。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家园。
应该成为城市建设的根本方向和价值追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比过去更加强烈,要求享有的城市生活服务内容更广、标准更高。
目前,我们的城市还不能完全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我们要把人本化、生态化、宜居化作为滨江花园城市的价值取向,按照“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的投入力度,通过一年一年的努力、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城市的宜居宜业品质,让市民生活得更加舒适、舒心、舒畅,真正把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成市民高度满意、高度认可的幸福家园。
二、把握工作重点,以攻坚的姿态、节点的突破,迅速掀起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热潮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是全市域的系统工程,只有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快出形象、出好形象,才能揭示城市愿景、积蓄发展动力、增强百姓信心。
要大力实施建设滨江花园城市五年行动计划和标志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迅速掀起城市建设热潮,尽快展现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现实模样。
今年是开启这一新征程的第一年,我们要以重点工作的突破、首战告捷的战绩,为城市未来发展打好基础、锁定胜局。
1、要以一流规划引领城市建设。
刚才播放的电视宣传片中,无论是滨江地区还是运河两岸的规划设计,都让人为之震撼、为之振奋,都让人心驰神往、心潮澎湃。
当然,片子重点展示了主城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比这个范围更广、蓝图更大、愿景更美好。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规划的水平直接决定城市建设的水平。
在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完善细化规划作为头号工程,以一流规划引领建设。
要突出全域抓完善。
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总纲,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完善各片区、各专项规划,形成以总规、详规、控规为主的规划体系,实现各片区控规全覆盖,把江阴988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全部纳入规划的掌控之中,通过五年、十年循序渐进的实施,把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美好蓝图,变成暨阳大地上的生动现实。
要突出重点抓深化。
主城区是滨江花园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引爆点。
要按照生态示范区、交通便捷区、现代宜居区、功能核心区、休闲旅游集聚区的定位,对现有规划作进一步细化深化,加快完成以“一江一河”标志区为代表的重点地段、重点地区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真正把“八里沿江、十里运河”建成现代化城市的样板区、展示滨江花园城市魅力的新窗口。
要突出刚性抓执行。
规划的价值只有在刚性执行中才能得到体现。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更改规划,任何开发、建设行为都必须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进行。
要严格执行规划,在规划控制区域,一律不新增工业用地、不新注册设立工业企业,工业用地不准分割转让,不准改扩建厂房,不准进行项目技改,所有已批未建项目一律停止。
违法建设是规划管理、城市管理的“顽症”,规划、城管和属地镇街要加强执法监管、开展专项整治,重点要建立快速发现、查处机制,确保老违建“负增长”、新违建“零增长”,防止违法建设扩散蔓延,成为社会倾向性问题。
2、要以城乡一体提升城市形态。
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是事关江阴整体发展的重大方略,决不能局限于核心区和主城区的小范围,而必须是面向全市域的大手笔。
如果把江阴比作一个大花园,那么我们每个镇街,就是精致耐看的“园中园”,每个村、社区,就是点缀其中的盆景和亮点。
江阴城镇开发起步较早,也正因为起步早,我们的镇级开发不同程度地留下了低层次、粗放式的烙印。
现在,我们各个板块都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唯经济效益至上、为开发而开发的陈旧观念,更加注重形态提升,更加注重功能完善,更加注重风貌协调,加快实现由重眼前向重长远、由重局部向重整体、由点状开发向成片打造转变。
我们每个板块都是滨江花园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要按照全市总体规划,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在优化环境形象、完善功能配套、塑造个性特色上下功夫,真正把每个板块都建成可圈可点、亮点纷呈的花园城镇。
从今年开始,市里将每年组织一次花园城镇建设集中观摩活动,通过看亮点、看变化、比作为、比业绩,激发各个板块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内生动力。
3、要以高效拆迁扫清建设障碍。
建设滨江花园城市,拆迁是头等大事。
能否首战告捷,关键看能否在拆迁上撕开口子、打开局面。
要坚持“惠民、依法、阳光、和谐”八字方针。
惠民,就是要让群众在拆迁中得实惠,特别是安臵房的建设,必须按照选址合理、套型实惠、质量优质的要求来建设,真正使拆迁的过程成为让利于民、造福于民的过程。
依法,就是各项拆迁活动必须依法、合规进行,讲程序、讲手续,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阳光,就是各项政策必须统一、透明,决不能让先拆迁的人吃亏、后拆迁的人沾光。
和谐,就是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理解拆迁、支持拆迁、自愿拆迁。
要突出三个重点地区。
一是城区已开拆区域,特别是南门地区和城西地区,要迅速打破僵局、抓紧扫尾,争取上半年全部拆除到位;二是沿江沿河搬迁企业,要逐个上门动员,逐个制定方案,确保上半年所有企业签订搬迁协议,年内实质性启动搬迁;三是沿江民房拆迁,要加快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启动安臵房建设,争取年内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