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日本
新罗
隋
天竺
唐
非洲
欧洲
国家安定统一
经济文化繁荣
隋 唐
对外开放政策
对外交通发达
友好 往来
日本 新罗 天竺 非洲 欧洲
使节、留学生、商人
新 罗
➢政治:仿唐制(如科举); ➢经济: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隋 唐
玄奘西游
➢传播唐朝文化; 天 ➢学习佛教精髓; 竺 ➢《大唐西域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次数
概
况
1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被风浪所阻。
2 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 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3
东渡未能成行。 因官府出面阻止。
4
未果。 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
遭遇台风,失败。 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交往活跃
1.著名外贸城市:长 安、洛阳、广州、、扬州 。
2.唐朝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 二1.从批.与贞,日观同本年来的间的往开还来始有,留日学本生来和中国留的学僧遣唐等使。 有十多 2遣唐使回国后,以 唐朝的制度 为模式,进行政
治改革;参照 汉字 , 创制日本文字。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
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
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 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理解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原因和对历史发展产 生的重大影响。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封建时代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的对外 开放的区别。
①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 ②经济文化处 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 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大 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 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中国象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8、从贞观年间起,先后遣唐使来中国达10多次
的国家是( D )
A.新罗 B.波斯 C.大食 D.日本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中日两国在隋唐时期交往密切 2.日本遣唐使来中国 留学生 留学僧 使团向唐朝赠送礼品,唐朝回礼,这实际是两国的
贸易
3.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制度、建筑、钱币和文 字、唐诗、书法、茶道、菜肴、习俗 )
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社会生活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个
盛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 )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在汉唐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B )
A.瓷器 B.丝绸 C.纸张 D.茶叶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 C )
的
等
关 系
时间方:面唐保玄唐宗朝时人期的某些风尚
鉴真东渡 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影响: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
贡献
三.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派 使节和 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
官吏。
4.与天竺的交往:贞观年间,玄奘 前往天竺取 经,后写成《大唐西域记》。
“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 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 样的例子的。……”
——赖肖尔《当今日本人》
材料说明日本民族有何特点?
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探究问题2:
唐朝到日本去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谁? 他什么时候去的?他东渡日本第几次才成功?
鉴真 唐玄宗时 第六次才成功
鉴真,唐代律宗 僧人。俗姓淳于, 扬州人。晚年受 日僧礼请,东渡 扶桑,履险犯难, 双目失明,终抵 奈良。在传播佛 教与盛唐文化上, 有很大的历史功 绩。
3、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唐朝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当时世界上 最先进的国家,对亚非欧各国具有巨 大的吸引力
总结重点:
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 唐人 )。 2、唐朝赴日本的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 鉴真 )。 3、 隋唐时期,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新罗)
4、 “唐风洋溢奈良城”指的是唐文化对哪国的影响?
(D )
A.鉴真 B.郑和 C.义净 D.玄奘
5、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佛殿是 (唐招提寺 ),主持设计修建的是 (鉴真)。
6、 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
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那么 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开始于:B(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7、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是因为( A )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中国唐装
日本和服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 本,后来日本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
唐朝的“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珎”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这段材料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日本向唐朝 派遣使节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讲经处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玄奘回长安后, 经过20余年的努 力,专务翻译从 天竺带回来的佛 经。对佛教的传 播作出杰出贡献。
玄奘译经图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影响:
对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 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 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1)图一是日本唐招提寺,它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
明珠。你知道它的设计者是谁吗?
鉴真
(2)图二、图三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深受 唐朝的影响,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领域
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政治
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 文化 社会生活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 日本 )
5、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唐朝最杰出的使者是
( 玄奘 )
6、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
(《大唐西域记)》
7、鉴真东渡日本,精心设计的一座寺庙,至今犹存,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这座寺庙是( 唐招提寺)
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
唐玄宗时期的是
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
C.以佛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
因是( A )
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
⑤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思考
隋唐时期和各国保持频繁贸 易往来的原因有哪些?
1.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住经商,不加重税 收.
2.唐政府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和中国人通婚或 在中国任官.
3.海路陆路交通发达. 4.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 5.唐朝经济富庶、国力强大、文化昌盛.(最根本原
一、唐与日本
探究问题1:
从何时开始日本有使者到中国来? 唐朝时遣唐使来中国概况如何?
6
东渡成功 753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日本唐招提寺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注:太清,指天空
学习方式 日本派谴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和学习
唐
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与 日 本
唐朝对日本 文化的影响
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3、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
二、唐与新罗
崔致远
新 罗
新罗与唐朝的交流表现在哪 些方面?
政治制度 科技成就 贸易交流 艺术交流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 首位
1、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
唐朝 口首位
与新 3、文化交往:新罗 采用科举制
罗的
选官、 引入中国医学、天文、
关系
历算等成就:朝鲜音乐传入
遣唐(隋)使
➢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鉴真东渡
日 ➢经济:与唐经济贸易 本 ➢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
、建筑、雕塑、医学等)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哪 些?
1、唐朝时期对外交通便利,是对外交 往的必要条件
2、其次是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唐 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 他们在长安居住
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饮食、服饰、茶道、重阳节登高等风俗
3. 最,有传影播唐响朝的文是化唐鉴朝真赴日,本第的使六节次和东僧渡人日中本,成 功, 在日本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 ,被日本视为
艺术明珠
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新罗 日本
天竺
交往范围:与亚洲以致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交往表现:很多外国人到中国贸易、学习、居住。
一、频繁的贸易往来
填图:
①A是___天__竺___, B是____新__罗____, C是___日__本_____。
②如果你是唐朝出访团的团长,你认为出访这些 国家应该准备哪些唐朝时的特产
丝绸、唐三彩、茶叶等
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唐朝对日本影响深远。 请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