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规划技术方法1

环境规划技术方法1


水污染要素:物质、量、功能、时间
名词定义--浓度
3、浓度:单位容积内所含有物质的质量。
(M / V ) 瞬时浓度: C ( x, y, z, t ) lim V 0
a、时间平均浓度
1 C t ( x, y , z , t 0 ) T

t 0 T
t0
C ( x, y, z , t )dt
20%的水质为劣Ⅴ类;
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灌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废
堆占地200万亩,合计约占10%的耕地面积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 虽然污染的常规因子有所控制,但一些新问题又不断出现。比如, 区域性灰霾问题,POPS(杀虫剂、二噁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问题等。此外,环境污染事件威胁群众健 康问题比较突出,全国平均每年有150起污染事故。
主要内容:
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人口、环境意识、生活水平、生
产布局等。 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环境污染预测:各污染物的总量、浓度以及分布的变化, 可能出现的新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 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生态环境预测:城市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的贮量、消 耗量、地下水位等,城市绿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城 市化趋势等;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农业耕地数量和质量, 盐碱地的面积和分布,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分布;此外还 包括区域内的森林草原、沙漠等的面积、分布以及区域 内的物种、自然保护区、风景的变化趋势。
pn=(1+a)np0
分析:1、指数模型假定增长率是常数,人口数值呈几何级数增长; 2、取适当的时段求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a是预测的关键;3、指数模型会产生假象。
指数增长示例
某地区人口预测
70000 60000 50000
人口(人)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985
y = 0.59026 e0.00572 R2 = 0.9689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标准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
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 1983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为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项目共计109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 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 类:1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类主要适用于集 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3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 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 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4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 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 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pn=p∞- an(p∞-p0)
(p∞-pn)/(p∞-pn-1)=a a表示增长速度递减率 p∞-p1=a(p∞-p0) p∞-p2=a(p∞-p1)=a2(p∞-p0) p∞-p3=a(p∞-p2)=a3(p∞-p0) -----p∞-pn=a(p∞-pn-1)=an(p∞-p0)
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N N
=总质量/总容积
名词定义--负荷
4、污染负荷
单位时间负荷: 排放总量/排放时间 = m/T = QC
单位长度负荷:
排放总量/河段长度 = m/L
思考题:
假设污水场的喷流或者河流断面A-A,该断 面的流速为u(x,y,t),瞬时浓度为C (x,y,t),求该断面的平均浓度?
环境规划技术方法
第四类 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982年首次发布,1996年为第一次修订,2000年为第二次修订,本 次为第三次修订。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二级。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评价一个地区或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各个时期的
degradation of a body of water by a substance or condition to such a degree that the water fails to meet specified standards or cannot be used for a specific purpose.
环境规划第4讲
规划技术方法-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王荣和、毛献忠
环保部官员称26%环保重点城市空 气不达标
―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 2011年11月6日在广州 召开,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在会上透露,我国环境污 染仍然严重 26%的环保重点城市和17%的地级市不达标,空气质量达不到国 家二级标准;


演变趋势; 为控制污染和环境治理找出重点和提出要求; 为制定城市环境规划、城市建设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为制定城市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等 提供依据; 预测拟建城市各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环境评价的工作和内容
污染源调查 监测项目的确定 监测网点的布局
获得环境污染数据
人口的净增长率随人口的增加而减小,且当pt 趋近于p∞时,净增长率趋于0。 dpt/dt=a(1-pt/ p∞)pt pt= p∞/(1+(p∞/p0-1)e-at)
环境质量评价
(3)环境质量指数分级
结合环境质量或基准进行评价指数的分级评价。
环境质量的表征方法
环境质量指数 环境质量评价图

单一污染物的环境质量评价图; 单一介质的环境质量评价图; 全环境的环境质量评价图; 为特定目的进行的环境质量评价 社会与经济发展预测方法
影响预测结果准确度的因素
人对客观规律认识的限制 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 受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影响
受预测区间长短及时间尺度的影响
受信息状况的影响 社会因素的制约
受预测者智能结构的影响
环境预测的基本逻辑
环境预测的出发点:
人、人的 活动预测 污染源 预测 污染物 排放量
人口、社会经济……
(1)线性增长模型(linear growth model)
pn=p0+na
p1=p0+a p2=p1+a=(p0+a)+a=p0+2a p3=p2+a=(p0+2a)+a=P0+3a -----pn=pn-1+a=(p0+(n-1)a)=p0+na 其中,p0是基础年人口数;a是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 数;n是时间单位数
名词定义--污染/污染物质
1、水环境:周围有关水体的状况 2、水污染/污染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第七章 附则第四十四条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 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 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info_glossary.htm

人口预测,经济预测,能源预测,交通预测
环境质量/污染预测
大气污染预测方法 水环境污染预测
固体废物污染预测
噪声预测方法
基本要素:
在选择预测方法时,通常可考虑6个基本要素,
即:

预测方法的应用范围(对象、时限、条件等); 预测资料的性质; 模型的类型; 预测方法的精确度; 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以及使用预测方法的费用。
环境预测的主要环节:
点源、面源、线源…… 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
环境预测的主要环节:
COD、氨氮、SO2……
环境预测的目的:
环境质量
水、气、声…… 生态系统
(一)社会与经济发展预测方法
社会:人口预测 经济:国民/内生产总值(GNP/GDP)预测 能源:能耗预测
交通:交通预测
1、人口预测

上述预测的关键是求算r值。人口自然增长率(r)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 之差,常表示为人口每年净增的千分数。其计算方法是:在一定时空范 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之比,并 用千分比表示。而平均人口数是指计算期(如年)初人口总数和期末人口 总数之和的二分之一。
城市人口数学模型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 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第一类 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稀濒危海洋生物
保护区 第二类 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 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三类 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b、空间平均浓度
1 C ( x0 , y 0 , z 0 , t ) V
C ( x, y, z, t )dV
V
名词定义--浓度(续)
c、一组样品的平均浓度
假设有N个样品,各样品的容积为Vi, 其对应浓度为Ci,i=1, 2, … , N,则该 组样品的平均浓度为:
C 1 Vi C i / 1 Vi
评价方法 预测方法 规划方法
一、评价方法
评价对象

污染源评价(社会经济活动) 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准则 评价方法
国家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 包括固废、噪音等。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