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2020/12/18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一、环境标准体系
红色代表掌握, 黄色代表了解,
白色是熟悉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 应用范围; (3)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红色代表掌握, 黄色代表了解,
白色是熟悉
n 4.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1)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 原则; (2)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 (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 (4)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
(5)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与特点。
一、环境标准分类
国家级(GB)和地方级(DB)。
国家级分六大类,地方级仅有二类(质量与排放)。
国标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 如被强标引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二、六大国标各自特点
1பைடு நூலக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
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
n ②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根据 工艺流程确定排污环节和主要污染物,同时进行建设项目 影响区域的环境现状调查;
n ③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因 子,明确评价重点;
n ④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评价工作等级。编制 评价大纲或工作方案。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n 7.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的编写
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要求 及内容。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1.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n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n ①研究有关文件(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 和环境功能区划、技术导则和相关标准、建设项目依据、 可行性研究资料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
n 5.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
(1)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2)掌握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3)掌握主要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及特点。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红色代表掌握, 黄色代表了解,
白色是熟悉
n 6.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
(1)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原 则; (2)掌握常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与特点; (3)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和 预测环境影响时段; (4)掌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 内容; (5)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 则。
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一、(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 及各自的特点
(6)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除上述标准外,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还需要统一的技 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
度、监测技术、环境区划、规划的技术要求、规 范、导则等)。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可分为各环境要素的环 境影响评价导则、各专项或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排放氰化氢的排气筒 不得低于( )
A 15m B 50 m C 30 m D 25 m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有关标准部分考试题
n 土壤质量分类中,Ⅰ类适用于(ABD )
n A 自然保护区 B 集中式茶园 C 基本农田保护区 D 集中式牧场
n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适用于(BCD)
(二)各类标准之间的关系
(1)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3)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4)了解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 准之间的关系。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一、(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 及各自的特点
①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 用规划;
②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 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二、(1)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 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凡颁布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区,执行地方
n A 火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B 化工厂生产装置排 放的大气污染物(恶臭物质除外)C 电镀厂生产 装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恶臭物质除外) D 钢铁 厂高炉排放的NOx
n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排放氰化氢的排气 筒不得低于(D )
n A 15m B 50 m C 30 m D 25 m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1.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n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n ①做进一步工程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 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n ②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 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 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
n ③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 措施和工程措施。
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一、(2)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本导则适用于涉及有 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
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
评价。 (7)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本导则适用于水
编制环评大纲→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评估环 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2(1).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 依据
n 环评按环境要素(大气、水、声、生态
等)分别划分评价等级;
n 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
(一、二、三级); n 总纲中只对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划分工
四类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如何?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二、(3)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 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①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是制订污 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
②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 手段、措施;
③环境基础标准是为制订环境质量标准、污染 物排放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确定总的原则、 程序和方法;
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未作出规定的,应执
行国家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严于国家 排放标准(环保法规定)。
制定上,国标未规定的污染物,或虽已规定但较松
不符合地方特殊要求的,可制定地标。
特殊情况:一般地标须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但制
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标准的,须报经国务
院批准(大气法规定)。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
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
规定(指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 检验方法、生产方法、操作方法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环境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导则、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等。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一、(2)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
环评技术导则共有18个,主要有: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本标准适用于建 设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 价。城市或区域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应参照
使用。
A 取消氮氧化物指标 B 修改NO2一级标准 C修改NO2二级标准 D 修改NO2三级标准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有关标准部分考试题
n 环境基础标准包括(ACD )
n A 标准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 B 编制质量标准和 排放标准的基础数据 C 标准中需要统一的符号图 形 D 标准中需要统一的信息编码
n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中(AC )
二、(3)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 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环境质量标准是(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 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 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和)实现 环境质量标准的手段(和控制规定)。
两者是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与核心内容,集中 体现了其基本功能,是实现其目标的基本途 径和表现。
一、(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 及各自的特点
(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 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
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在环境管理中起
着特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度; 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 (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 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
利行业的防洪、水电、灌溉、供水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其他行业同类工程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 参照执行。
资源环境技术与方法
一、(2)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本导则适用于国务院有关 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编制 的下列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④环境方法标准是制订、执行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技术依据资源环之境技术一与方法。
作业:有关标准部分考试题
环境基础标准包括( )
A 标准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 B 编制质量标准和排 放标准的基础数据 C 标准中需要统一的符号图形 D 标准中需要统一的信息编码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中( )
(2)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厂矿企 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 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可参照本标准 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