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临颍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8-2025)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1第三章村镇体系规划 2第四章村庄布点调整规划3第五章空间管制和资源利用规划4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6第七章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系统规划7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7第九章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8第十章给水设施规划9第十一章排水设施规划10第十二章电力设施系统10第十三章燃气与供热规划10第十四章通信设施规划11第十五章防灾规划11第十六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11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11第十八章实施对策与建议12第十九章附则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临颍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引导、调控临颍县域城镇建设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依法制定的指导临颍县域城乡建设活动的法律性文件。
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对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条款执行。
第四条指导思想1. 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土地集约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2. 坚持统筹发展原则,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从促进县域整体发展角度进行空间资源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配置。
3. 坚持控制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从县域长远发展出发,确立以控制为主,适度引导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08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146号文发布)《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文发布)《河南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技术细则(试行)》(豫建村镇〔2007〕14号)《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中原城市群规划(2006~2020)》《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加快省25个重点县(市)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临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8~2025年,其中:近期2008~2015年,远期2016~2025年。
第七条规划范围本规划的范围为临颍县行政管辖范围,面积821km2。
第八条规划重点1. 结合发展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临颍县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策略,实现增长方式转变。
2. 统筹考虑城镇和乡村、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发展,优化县域空间结构。
3. 预测县域城镇化水平,合理布局县域城镇体系和农村居民点。
4. 综合布局县域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第九条文本中加下划线的内容为强制性条款。
第二章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十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依托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等交通线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轴线,通过建设产业基地、发展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动工业走廊内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整合,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第十一条战略目标与步骤近期(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4亿元,年均增长13.3%左右,人均达到38500元以上;全县总人口控制在8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30%,含乡驻地城镇化率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00元和9000元。
远期(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年平均增长11.1%左右,人均达到89300元;全县总人口控制在84万人以内,城镇化率40%左右,含乡驻地城镇化率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人均预期寿命75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2%以上。
社会经济发展近期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远期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0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6亿元,年平均增长9.5%左右,人均达到58700元;全县总人口控制在82万人以内,城镇化率35%左右,含乡驻地城镇化率40%。
第十二条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1. 推进产业结构整体优化。
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强化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器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依托良好交通优势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三次产业比例由现状的20:67:13调整到近期的10:72:18和远期的5:73:22。
2. 实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巩固粮食生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
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3. 落实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的战略任务,以提升工业化水平为核心,重点培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器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聚集。
4. 以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提高效益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和生态旅游,完善公共设施配置。
第十三条产业布局1.以京广沿线产业带构建为主导,重点培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器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引导企业集聚,强化城关镇、杜曲镇在县域经济发展龙头地位和在工业化进程带动地区发展的作用。
2.推动县域北部乡镇和许昌市的联动发展,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县域南部应加强与漯河的联系,发展食品工业,推进产业经济和社会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拉动地区。
3.在东西两侧以繁城、王岗为主要集聚点,强化其农业基础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第三章村镇体系规划第十四条县域人口全县总人口近期达到79万人,远期为84万人,2020年82万人。
第十五条城镇化水平近期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30%,城镇人口达23.7万。
2020年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35%,城镇人口28.7万人。
远期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40%,城镇人口达33.6万。
第十六条城镇化水平(含乡驻地)近期含乡驻地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5%,乡镇镇区人口达27.6万。
2020年含乡镇驻地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0%,城镇人口32.8万人。
远期含乡驻地的城镇化水平达到45%,乡镇镇区人口达37.8万。
第十七条乡镇建制建议建议大郭乡撤乡建镇,其余乡镇建制不变。
第十八条空间结构规划根据对县域空间结构的分析,规划形成“一带、一轴、三区”的空间格局。
一带:南北向以京广铁路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形成的南北向交通走廊发展带,重点发展工业,成为临颍县交通走廊产业带。
以县城为中心,带动南北两侧的城镇和产业发展。
一轴:东西向贯穿全镇,由杜曲-城关-瓦店形成的贯穿县域的交通联系轴,同时也是服务县域农村地区的商贸发展轴。
三区:将临颍县分为三个空间片区。
中部片区:以县城所在的城关镇为中心,包括杜曲镇、石桥乡、王孟乡、固厢乡、巨陵镇、台陈镇和皇帝庙乡。
依托其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工业,成为中原城市群郑新漯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片区:包括繁城镇和大郭镇。
该区集中了现状经济基础较好,规划以农业和地方特色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业。
东部片区:包括窝城、王岗、瓦店、三家店和陈庄,规划以王岗镇和瓦店镇为主导,王岗镇发展成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贸城镇,瓦店应发挥其商贸优势,规划成为东部片区的商贸中心,窝城应利用邻近许昌和商贸发达的优势,可发展档发产业,强化商贸职能。
第十九条乡镇等级规模结构1. 等级结构规划将县域城镇分为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乡镇3个等级:中心城镇临颍县城,为县域中心。
重点镇繁城、杜曲、王岗。
繁城为西部的边界商贸城镇,社会文化特色显著;杜曲为近郊工业重点镇,经济实力较强,规划期内考虑作为以工业为主的重点镇,远景考虑并入县城;王岗镇在现有基础上加强乡镇经济发展,力争成为带动县域东部发展的中心。
一般乡镇一般乡镇包括其余11个乡镇,按照其规模又分为两个亚级:一般乡镇(I)和一般乡镇(II),因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上而非空间上的隶属关系,因此在等级结构中仍视为一个等级。
一般镇(I)指发展条件较好的一般镇,包括瓦店、大郭和窝城,大郭为西部的三级城镇,窝城和瓦店为东部地区王岗南北两侧的三级镇。
一般镇(II)为其余8个乡镇。
2. 规模结构临颍县城人口规模为20~30万人,建议规模20万人;繁城、杜曲和王岗3个重点镇人口规模为2~4万人,其中王岗的现状规模较小,建议规模2.0万人,繁城和杜曲建议规模为3.5万人;瓦店、大郭、窝城为1.0~1.5万人,其余各乡镇规模为0.5~1.0万人。
表1 规划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表(人口单位:万人)城镇等级数量人口规模城镇名称(建议规模)县域中心城120~30县城(20)县域重点镇32~4繁城(3.5)、杜曲(3.5)、王岗(2.0)一般乡镇110.5~1.5其中一般乡镇(I)31~1.5瓦店(1.5)、大郭(1.0)、窝城(1.2)一般乡镇(II)80.5~1石桥(0.8)*、固厢(0.65)、巨陵(0.8)、台陈、皇帝庙(0.65)、三家店(0.8)、王孟(0.8)、陈庄(0.65)*石桥乡集镇现状人口仅0.19万人,主要是因为镇区由老镇区搬迁至新镇区,规划考虑将新老镇区结合,因此增幅较大。
第二十条城镇职能类型结构综合型:临颍县城,1个。
工业型:杜曲镇、王岗镇,2个。
商贸型: 瓦店镇、窝城镇、繁城镇,3个。
集贸型:其余9个乡镇。
第四章村庄布点调整规划第二十一条村庄发展策略将村庄分为并入城镇村庄、集聚发展村庄、控制发展村庄和撤并村庄四类。
规划期末,共有除原有43个城中村以外,有57个村庄并入城镇,合计城镇范围内的村庄为100个,撤并14行政村,集聚发展村庄73个,控制发展村庄202个,行政村由367个调整为353个,详见附表一。
表2 村庄发展策略表与中心镇区/乡驻地距离<1.5km 与中心村距离<1.5km与中心村距离>1.5km>500人并入城镇村庄控制发展村庄控制发展村庄250-500人并入城镇村庄控制发展村庄控制发展村庄<250人并入城镇村庄撤并村庄(并入中心村)附近有基层村:撤并村庄(并入附近基层村)附近无基层村:控制发展村庄注:1 “距离”为两个居民点CAD形状几何中心的距离第二十二条村庄等级规模规划1.按照村庄等级,将乡镇驻地以下的村庄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两个层次。
表3 规划村庄规模等级表村庄等级层次村庄规模层次中心村(人)基层村(人)大型村>5000>2000中型村3000-5000500-1000小型村2000-3000<5002.中心村规划表4 规划中心村一览表乡镇名称中心村大型村(>5000人)中型村(3000-5000人)小型村(2000-3000人)总计73个中心村城关镇三里头村繁城镇面坊、锅壅口、尼庄村、司马庄、双路姚、吴刘大杜杜曲镇铁西中心(贾庄)、朱集、申安张王岗镇水牛宋、墩台李、寺后、赤鲤岗、岗李韩场、善庄阎、谢庄、承差桥台陈镇木锨吕、王曲、邓庙、临涯张、大沟桥裴墩、梁阁、祁庄、田庄巨陵镇潘庄、齐庄、纺车刘、大段瓦店镇龚庄、杨裴城、大李、十里头三家店镇邢庄安庄、平宁城、边刘郑庄窝城镇窦庄前胡、湖里曹、白坡大郭乡闫庄、李城、、葛岗、路西、社东胡桥、陈策皇帝庙乡商桥、大袁李小坡固厢乡小师、新赵石桥乡马庙驼铺、大吴、三角袁庄陈庄乡夏城洛程、大蒋庄、后研岗、贾太石王孟乡轩庄、娄王、华庄、陈留东、伍汲杜3. 中心村建设模式内部更新模式:适用于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通过原村庄的改造更新形成中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