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名称

案例名称

案例名称: 《water talk》学年:2008
一、学情分析
素质教育和现代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形成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种双向互动型课堂教学既强调师生互动,又重视教学相长。

我所任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比较缺乏主动性,学生个性相对比较沉闷。

另外一方面,到了初二,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因而如何在课堂上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帮助他们实践语言,巩固语言和拓展语言是很关键的一点。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巩固有关“水”的一些重要知识;
2、激发学生研究“水”的兴趣,培养他们获取知识,互相交流探讨的语言能
力;
3、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水”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必要性。

三、教学设计思想
“Water talk”是Oxford English 8B中相对比较容易设计的一个章节,因而如何破除陈规,另辟蹊径,上出新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于是我尝试了一些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课堂活动的设计,力求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研究为手段,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为重点。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本课是带有复习和拓展性质的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阅读和理解过课文,于是我提出2个问题请学生做课前准备。

⑴水循环的过程是怎么,用英语怎么说;
⑵你了解哪些有关“水”和“水资源”的知识。

第二步:上课铃响,我走进教室,因为有所准备,我感觉到学生比平时要兴奋一些。

我先不动声色的请他们做一个游戏:Guess—Who am I?接着我逐一给出几个clue sentence (People can’t live without m e. Animals and plants also need me. I can change in 3 forms…)学生们很快大声喊出:You are water.这样一来既帮助他们复习了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语言点,又使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第三步:我趁热打铁继续提问:Suppose you are a drop of water now. Who would like to tell us the long journey of yourself ?由于事先有所准备,班上一位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女生举起手来并拿着软盘到电脑旁,不一会儿,大屏幕上便出现了一幅题为 My Long Journey的流程示意图,该图简单而清晰,于是她点着鼠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一步步讲述水流动的过程。

我发现同样的内容和形式,如果我上去讲的话,效果显然没这样好。

这个女生刚讲完,另外一位男生又举起了手,于是我请他再来讲。

只见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flash的动画,大家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这位男生也充满了成就感。

图画生动可爱,并且这位男生比
前面女生介绍得更加详细。

女生把sea作为the water journey的最后一站,而男生又把sea作为另一段journey的开始,讲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水循环的过程,使大家对课文中讲述的水的流动和循环过程有了更完整更生动的了解。

第四步:请全班再次齐读课文。

第五步:我提出:Next, let’s learn more about water. First, I will give you a question. Then, each of you can present any questions about water.于是我提出一个问题来抛砖引玉:What does water look like?学生们愣了愣。

我马上又换了问句:Does water has any color?这一下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

这个说Water hasn’t any color.那个说Water has no taste.另外一个又说Water has no smell…正当大家回答热烈时,有个男生举手这样说到:I don’t think water always has no color, taste, or smell. When it is dirty, it has color, taste and smell.另外一个男生又站起来说:When we put water into some things, it has a shape. “Excellent! Good thinking!”我立刻肯定和表扬了这两位男生,接着复述强调了一下他们的答案:Yes, when water is clean, it has no color, taste or smell. And it has a shape when we put it into some containers.接下来学生们有的根据课文,有的根据实际生活提了许多有关“水”的问题请其他同学来回答。

其中有两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一个是“When does water change its form?”另一个是“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学生们回答得比较热闹。

最后,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water resource?我先肯定他:It’s a really good question.然后我先不让学生回答,而是引入到下一个环节:Let’s identify some important fasts about water resource.
第六步:请学生用百分数来填空,完成一段有关水资源各种比例的科普性短文。

当屏幕上出现了一些我加粗加深的有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时,学生们不禁感叹道:Water is really precious!于是自然而然引入到下一步的讨论。

第七步:小组讨论“Since water is precious, what can we do to save it?”给学生进行了几分钟的小组讨论后,我请各组各派一名代表进行一个Report(report the results of their discussion)在此过程中不乏一些令人欣喜的答案:After we wash our faces, we can use the water to wash our feet. After we wash our feet, we can use the water to flush down the toilets. We can use the waterless Handwash to wash our hands instead of using water.…
五、教学反思
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

教师以教材为依据,又不限于教材。

巧设问题,启发思维。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关的信息,思考解决的方法,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

2、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表现出参与的积极性。


师及时地留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整节课上,教师仅起着组织和指挥作用。

教师注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设疑探疑,因势利导。

课堂80%的时间是学生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动”了起来,变“被动”为“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

沈季于2009-3-17 21:17:28编辑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