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天堂里的烦恼
内容:
作者:忻榕(Katherine Xin)弗拉迪米尔·普奇克(Vladimir Pucik)
中美合资企业众联针织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的庆典即将举行,总经理迈克·格里夫打电话给美国总部的老板比尔汇报发言提纲,并希望借机能得到比尔的祝贺。
不想比尔对合资公司的现有业绩根本不满意,在他看来,一个成立了10年的合资公司却只有4%的投资回报率委实令人失望,他的期望值是20%。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建议比尔要大刀阔斧地裁员,推行生产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
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中方常务副总经理李勤林交给迈克一份新提案,建议众联收购一家亏损的乡镇企业华缨公司,以扩大公司规模,创立新品牌。
虽然在此之前的10年中,合资公司已经收购了3个亏损的企业,并使它们扭亏为盈;但是,迈克断定比尔不会再同意这次收购,比尔对扩张根本没兴趣,他要的是尽快提高投资回报率。
左右为难的迈克意识到,如果双方谈不拢,自己在中国的经理生涯可能会黯然收场。
忧心忡忡的迈克强作欢颜出现在庆典会场。
中方将这次庆典当成是一个总结过去、开拓未来、鼓舞员工士气的大好机会,他们还请来了合资公司所在地的昆海市市府领导。
在庆典上,无论是公司中方代表还是当地政府的致辞都盛赞众联公司1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是副市长,对合资公司10年来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所做的巨大贡献褒扬有加。
迈克的中方老搭档李勤林也在庆典上向大家公布了酝酿之中的新收购计划和树立众联品牌的宏伟目标,迈克认为李勤林这样在公开场合给大家一种期许让他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回到家的迈克向妻子琳达吐苦水,琳达对丈夫的处境非常理解,她认为美国总部的人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
在中国生活了几年的他们已经对这个文明古国的文化有了初步了解,由此对中国人的某些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持理解态度。
更重要的是,因为丈夫是外籍经理,他们一家在中国过着优裕的生活,而这是他们在美国无法享受到的。
迈克希望他们即将考察的华缨公司不至于太糟,这样他在中国的幸福生活还有可能继续下去。
华缨公司对被收购表现出极大的热忱。
在迈克一行人考察华缨公司时,面对着传统和现代、先进和落后交织在一起的场景,迈克再次陷入困惑。
公司高管人员对新技术的学习热情以及对市场的熟悉程度令他叹服,但车间中陈旧的机器和落后的生产管理流程又令他失望。
迈克是应该向比尔力荐这桩收购,还是将比尔的态度向中方摊牌?
专家观点
祖杰(Eric Jugier)专家
专家背景:米其林(中国)投资公司总裁,该公司位于中国上海。
观点:迈克必须跟当地政府领导加强沟通,以使中外合作双方进一步了解彼此的合作目标。
徐浩洵专家
专家背景: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
观点:很多外资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声称如果给他们再次进入中国的机会,他们将建立一个百分之百的全外资公司,而不是合资公司。
迪特尔•图罗夫斯基(Dieter Turowski)专家
专家背景: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负责收购与兼并业务的执行董事,该业务部门位于英国伦敦。
观点:哈特兰公司应该考虑跟中国以及其他低成本的国家或地区建立一个合资企业关系组合,以此降低与某一个伙伴合作失败而导致的风险。
保罗•比米什(Paul W. Beamish)专家
专家背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理查德•毅伟商学院(Richard Ivey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亚洲管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观点:很多合资企业最大的花费之一是外籍经理们的薪资,也许裁减外籍经理可以省出一部分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