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
避免几种错误的施爱方式:
(1)过度放纵,失去合理的限制。 (2)过度牺牲,无条件付出。 (3)过度保护,孩子成为“温室花朵”。 (4)物质满足,缺乏爱的互惠与交流。 (5)质量分离,相处时间多,但交流少。
3.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美国社会 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之上提出的一个 概念,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 人物。
那么亲子关系中的什么因素构成了教育影响?这
些影响又是怎样产生教育效果的呢?
1
角
心
色
影响家庭
理
关
教育
关
系
系
2
伦理关系
3
一、角色关系
社会地位 夫妻关系 文化传统
亲子角色 的扮演
儿童的成长
如性别角色 的认同;道 德责任感的 形成;公民 义务的认知等
1.社会地位
家庭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为指标)对父 母和子女各自在家庭中的角色关系产生着影响。
亲子关系的类型
类型 A B C D E F G
生物的 社会的 心理的
√
√
√√√×√×√
×
√
√
√
×
×
×
√
×
×
×
√
1 引自台湾教育学会所编的《亲职教育》研究中
类型A:通常的血缘亲子关系(生物 √社会√心 理√)。
类型B:真实的孩子,却无心理沟通(生物 √社 会√心理X)。如:
这种亲子关系更多
表现为对立状态。
第一节 亲子关系概述
亲子关系首先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其次 亲子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法律保护下的 血缘关系。它具有三层意义:
(1)生物学意义,主要表明的是血缘关系; (2)社会学意义,主要示明的是法律、制度、地位等 关系; (3)心理学意义,主要揭示特定的情感态度、行为方 式等方面的联系。
自律精神 模式的养成; 能学习,模仿;
养成
平等,尊重、 父母的权威, 信任、尝试。 牺牲。
二、心理关系
1.心理地位 亲子关系内在表现为某种心理地位关系,父 母的影响力取决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有的孩子从内心尊敬自己的父母,则父母的角 色权威力量较易产生作用,反之则产生反作用。
2.情感交流关系
通过以上三个影视片段讨论: 亲子间如何进行情感交流,以及父母应如何表 达对子女的爱。
父母的爱为我们提供了成长中最安定的一份乐土。
儿童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 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的基本需要。 如何表达亲子之爱就成为亲子间情感交流的关键。
在正常亲子关系中,子女要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父母能将自己的的情感顺畅地传达给孩子,注意从孩子的 立场看问题,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并与之分享情感,耐 心倾听孩子的声音。一方面珍惜与子女在一起的时光,另 一方面又避免事事代替孩子去做,同时能随时让子女感受 到父母的存在。
冲突的夫妻关系。父母常常产生分歧、双方敌 对、争吵、紧张、冲突不断,导致子女内心产生严 重的焦虑与冲突,在这类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多疑、 敏感、焦虑、心神不宁、无所是从、缺乏信任,严 重的会出现变态人格及反社会人格。
健全的夫妻关系。首先是成熟的自我,而不 是唯子女成长是从;夫妻双方平等、尊重、为自己 的行为负责。有了健全的夫妻关系,才谈得上良好 的亲子关系,夫妻之爱凝结于子女的成长,以子女 的成长为归宿。
互动式重要他人
动态、直接 如:父母、兄弟、姐妹
教师、同伴群体
偶像式重要他人
静态、间接、抽象 如:毛泽东、雷锋
儿童生命的早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父母的怀抱 中度过的。儿童正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建构着他对世界的 认识,习得他所生存社会的种种规范、条件,完成社会化。 父母无疑成为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他人。但父母这一重要他 人关系不是永远不变的,也不少只有正向作用。
亲子关系具有三方面的性质
亲缘性质 亲子关系是一种血亲关系或拟血亲关系,血缘性质是与
生俱来的,是一种天然的存在,是不可选择也无法更改的。 “血浓于水” 情感属性
良好的亲子关系总是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彼此亲切 接触易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例: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 法律属性
亲子关系从法的意义规定了亲子之间的权利义务。
低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高
强调服从、尊重权威 倾向严厉的专制 语言贫乏、说理较少 不善言表,说教,棍棒 ……
注重独立、创造和报负 宽容和民主 与孩子交谈、说理较多 父母向孩子表示更多温情 ……
2.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的状况决定了家庭中父母角色的扮演,进而 影响了亲子关系的运行,构成了不同的家庭教育的效果。 失缺自我的夫妻关系。这是一种忽略自我的夫妻关系。 如古代的夫妻关系(男主外、女主内,丈夫是天)。女人 依附于男人,失缺独立的人格,夫妻双方没有建立起正向 的独立地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表达方式。 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和工具,或替孩子决一切事或 对孩子听之任之。
第三章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 逻辑起点
王廷廷 2012-10-24
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莫过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亲
子关系是一门人生哲学,更是一门人生艺术,更是一种教 育要素。在影响家庭教育的诸要素中亲子关系直接关系着 家庭的教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内容导航
Ø 1.什么是亲子关系; Ø 2.亲子关系中的教育要素; Ø 3.亲子关系的传统与超越。
类型F:名义上的亲子关系(生物 X社会√心理X), 如名义上的过继子女,承嗣子女,但未必履行亲子 职责,心理上也相互排斥。
类型G:当事人之间的约诺而表明亲子关系者,如 干爹妈与干儿女(生物 X社会X心理√)。
天才 宝贝
宝妈 与她 的干 儿女
“雪雨星风”一家
第二节 亲子关系中的教育要素
无疑,亲子关系是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
3.文化传统
家庭承载不同文化,不同文化中人们对父母 和子女角色行为的认识各不相同。不同的文化中, 亲子关系的表现各不相同,体现为不同的家庭教 育行为,在不同的亲子关系中成长出不同的儿童。 如:
日本
美国
中国
父母对孩子 谨慎、自 自由、快乐 服从 角色期待 制
家庭教育行 为
强调独立、 强调早期行为 强调知识、技
类型C:有血缘关系,也有心理沟通,因某种理由 未入籍者,(生物 √社会X心理√)。如非婚姻的 子女关系,离婚后的孩子。
类型D:收养关系,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 (生物 √社会X心理√)。
高峰与儿子 “高兴”
安吉丽娜·朱莉与她的孩子们
类型E:只有血缘关系,无社会、心理关系(生物 √社会X心理X),如私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