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物理第3章
• b.断裂比功Wv :又称拉伸断裂比功,它有两个不同的定义,一是拉 断单位体积纤维所需作的功Wv,单位为N/mm2,即折合成同样截面 积,同样试样长度时的断裂功。
•
Wv
W Al
0
(5-102b )d
• 另一定义是重量断裂比功Ww,是指拉断单位线密度与单位长度纤维
裂伸长率b(%)(或断裂应变b),其表达式为:
•
b
(%)
,lb或 l0 l0
100
b
lb
l0 l0
• 式中:l0为拉伸前的试样长度(mm),又称隔距或夹持距;lb为拉伸断 裂时的试样长度(mm)。
• 断裂伸长率或断裂应变表示纤维断裂时的伸长变形能力的大小。
• (2)初始模量
• 初始模量是指纤维拉伸曲线的起始部分直线段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
W (5l-P11d) l 0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
• 它可在强力机测得的拉伸曲线图上用求积仪求得,或以数值积分完成。 新型电子强力仪可直接显示或打印出断裂功的数值。断裂功的大小与 试样粗细和长度有关,同一种纤维,若粗细不同,试样长度不同,则 断裂功也不同。为了纤维间性能的相互比较,常用断裂比功表示纤维 材料抵抗外力作功的能力。
0
0.1
0.2 ε=应变
0
10
20 ε=应变率(%)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
• a.断裂强力Pb: 又称绝对强力,为指纤维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或 纤维受外力拉伸到断裂时所需要的力,单位为牛顿(N)。纺织纤维的 线密度较细,其强力单位通常用厘牛顿或厘牛(cN),1 N=100 cN 。
• b.断裂强度(相对强度) Pb:考虑纤维粗细不同,表示纤维抵抗外力 破坏能力的指标,可用于比较不同粗细纤维的拉伸断裂性质,简称比 强度或比应力,它是指每特(或每旦)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单位为 N/tex,常用cN/dtex(或cN/d)。
• 一、拉伸曲线及拉伸性质指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比较不同纤维的拉伸性能时,通常采用从拉伸曲线上求特性指标,常
用的指标有强伸性、初始模量、屈服点和断裂功等四类指标。
• 1.拉伸曲线特征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
2. 拉伸阶段与性能指标
断裂强力
断裂强度(相对强度) :应力,比应力
断裂长度 断裂伸长率 初始模量
Pb
600
《高等纺织材料学》
杜赵群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2013年-2014年第1学期
《高等纺织材料学》
第三章 纤维的力学性质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
•
纺织纤维的力学性质是纺织加工和纺织品使用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纤
维制品其他物理性能充分发挥的必要基础,其中纤维受到的外力主要也是拉
伸作用,所以纤维拉伸性能是其力学性质中最为重要的。
•
•
b Lb(5-7) g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
• 目前,尚有许多强力机采用工程单位制,强力读数单位为克力(gf)或 公斤力(kgf),当断裂比应力单位采用克力/特或克力/旦时,则断裂长 度和断裂强度间的换算式应为:
•
Lb或 ptex
Lb 9 pden
• f.断裂伸长率(应变):纤维拉伸至断裂时的伸长率(或应变)称为断
• (3)屈服应力与屈服伸长率
•
在纤维的拉伸曲线上伸长变形突然变得较容易时的转折点称为屈
服点。对应屈服点处的应力和伸长率(或应变)就是屈服应力和屈服伸
长率(或应变)。
•
纤维材料的屈服点很不明显,往往表现为一段区域,通常用作图
法定出。如角平分线法,是在屈服点前后作拉伸曲线的切线1和2,再
作两切线1、2交角的角平分线,交拉伸曲线于Y点,Y即为屈服点;
• c.断裂应力σb:为单位截面积上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标准单位 为N/m2(即帕)常用N/mm2(即兆帕Mpa)表示。
• d.断裂长度Lb:以长度形式表示的相对强度指标,其物理意义是设 想将纤维连续地悬挂起来,直到其因自重而断裂时的长度,即纤维重 力等于其断裂强力时的纤维长度,单位为km。
• e.三类相对强度的表达式分别为: •
如果从两切线1、2的交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交拉伸曲线于Yc点,Yc
即为屈服点,称考泊兰(Coplan)法;如果作坐标原点和断裂点连线ob
的平行线,且与拉伸曲线转折区域相切点Y点,Y即为屈服点,称曼
列叠斯(Meredith)法。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
• (4) 断裂功指标
• a. 断裂功W:是指拉伸纤维至断裂时外力所作的功,即图5-1中P△l伸长曲线(ob)下的面积,是纤维材料抵抗外力破坏所具有的能量。 可表达为:
• 其间相互关系,可通过纤维质量表达式M=ALγ,其中,M为纤维质 量(g);L为纤维长度(m);γ为纤维密度(g/cm3)来转换。
•
b ptex 103 或 (5b-4) pden 9103
•
ptex (59-5p)den
•
Lb
p t ex g
10 3(5-6p)gden
9 10 3
b
Pb A
•
p te x
Pb N tex
pden
Pb N den
•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
• •
Lb
Pb N (5g-3)
m
• 式中:σb为纤维的断裂应力(N/mm2或MPa);Pb为纤维的断裂强力 (N);A为纤维的横截面积(mm2);ptex为特数制断裂比强度(N/tex); pden为旦数制断裂比强度(N/den);Lb为纤维断裂长度(km);g为重力 加速度(9.80665m/s2);Ntex、Nden和 Nm分别为纤维的特数、旦数和公 制支数。
0.4
0.12
强化区
应力 σ (N/mm2=MPa) 比应力 p (N/tex) 负荷 P(N)
屈服点
屈服区
断裂功
300
断裂比功 断裂功充满系数
0.2 Pa
0.06 a Y (y,y)
线性区
试样长度 20 mm 线密度 0.3 tex 纤维密度 1.5 g/cm3
0
0
0 Δla
2
4 Δl 伸长(mm)
•
即 - 曲线在起始段的斜率。
E0
Pa l0
la N tex
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
• 式中,E0为初始模量(N/tex,N/mm2,MPa,或N/den)。
• 如果拉伸曲线上起始段的直线不明显,可取伸长率为1%左右的一点 来求初始模量,但纤维拉伸前,必须处于伸直状态,即有初张力。
• 初始模量的大小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变形的难易程度,纤维的初 始模量大,其制品较挺括;反之,初始模量小,制品较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