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型:新授课序号:14学习目标1、识记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
2、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3、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结合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案一、中华民族之魂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①中华文化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是维系。
②支撑。
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④是中华民族之魂。
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团结统一:(2)爱好和平:(3)勤劳勇敢:(4)自强不息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地位:2、重要性:3、特点: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也有。
②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
③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2、课堂探究案:(1)20世纪初,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①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②这种精神为什么能称为“中国的脊梁”?(2)今天,我们为神舟九号而激动,很多人更被神舟九号的研制团队所感动。
这支团队,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
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他们“一切为了祖国”的精神永恒地刻在太空。
他们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相关知识分析:A神舟九号研制团队怎样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请列举出一些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如“抗洪精神”,至少写出三个。
)B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什么作用?(3)辨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没有关系。
【选择题】1、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团结统一B.爱国主义C.自强不息D.勤劳勇敢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在当代中国,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时代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典故与“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说明了中华民族具有的()精神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奋勇敢D.自强不息4、“我的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传唱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歌曲:A.旋律优美,朗朗上口B.抒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C.讴歌了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品格D.反映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风貌5、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下列行为符合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的是①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②辛勤劳动,建设祖国③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④维护传统礼仪,热爱大自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下列诗词格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位卑未敢忘忧国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7、下列成语或典故中能反映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是A.同舟共济B.天道酬勤C.舍生取义D.愚公移山8、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
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
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
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这表明中华民族是________的民族。
()A.自强不息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团结统一3、课后巩固案1.团结统一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④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明为()A.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B.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力量C.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D.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3.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主要表现在()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是中华民族之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4.“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精神.()A.团结统一B.爱国主义C.勤劳勇敢D.热爱和平5.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说明中华民族具有______________精神。
()A.团结统一B.自强不息C.爱好和平D.爱国主义6.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B.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社会主义就是新时期爱国的具体表现C.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情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内涵,无明确的具体标准D.爱国主义通过实际的言行具体体现出来7.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力量④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到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从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古往今来,几多中华儿女以悲壮的付出和牺牲延续中华民族命脉,强健中华民族肌体!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课后记:这节课了解和掌握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明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我们要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
7、1永恒的民族精神导学案答案2、课堂探究案:(1)①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干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它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它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表现: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等,B、“神舟九号”卫星研制团队同舟共济,统—行动,展示了团结统一精神;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壮大了和平的力量,展示了爱好和平精神;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展示了勤劳勇敢精神;他们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使命,展示了自强不息精神;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
(3)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是正确的。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之一。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
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题目观点没有看到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因而是不科学的。
选择题:1—8 BADBABDB3、课后巩固案1—7 DCAACCA8、名人名句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②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