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真题汇编

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真题汇编

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高考真题汇编1.[2018·全国卷Ⅰ]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D解析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正确;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B正确;HNO3可以将磷酸亚铁锂滤渣中的Fe2+氧化为Fe3+,得到含Li、P、Fe等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Fe3+,C正确;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错误。

2.[2018·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

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固体颗粒。

因此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A正确;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铵盐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正确;NH3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转化为铵盐,因此NH3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由于氮肥会释放出氨气,因此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D正确。

3.[2018·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解析A项,NaHCO3能与HCl反应,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而与其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而与其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而与其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作食品干燥剂有对应关系。

4.[2018·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B.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答案A解析FeCl2溶液中含Fe2+,NH4SCN用于检验Fe3+,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 4SCN 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A 错误;KAl(SO 4)2·12H 2O 溶于水电离出的Al 3+水解形成Al(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Al 3++3H 2O Al(OH)3(胶体)+3H +,B 正确;实验室可用NH 4Cl 和Ca(OH)2混合共热制NH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C 正确;Cu 与FeCl 3溶液反应生成CuCl 2和Fe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FeCl 3===CuCl 2+2FeCl 2,D 正确。

5.[2018·江苏高考]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HCO 3(s)――→△Na 2CO 3(s)――→饱和石灰水NaOH(aq)B .Al(s)――→NaOH (aq )NaAlO 2(aq)――→过量HCl (aq )Al(OH)3(s)C .AgNO 3(aq)――→氨水[Ag(NH 3)2]+(aq)――→蔗糖(aq )Ag(s)D .Fe 2O 3(s)――→Al 高温Fe(s)――→HCl (aq )FeCl 3(aq) 答案 A解析 A 项,NaHCO 3受热分解生成Na 2CO 3、CO 2和H 2O ,Na 2CO 3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 3和NaOH ,两步反应均能实现;B 项,Al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AlO 2和H 2,NaAlO 2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Cl 、AlCl 3和H 2O ,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C 项,AgNO 3中加入氨水可获得银氨溶液,蔗糖中不含醛基,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D 项,Al 与Fe 2O 3高温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 2O 3和Fe ,Fe 与HCl 反应生成FeCl 2和H 2,第二步反应不能实现。

6.[2017·北京高考]根据SO 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解析A对:SO2通入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B对:SO2通入H2S溶液中,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产生黄色沉淀,该反应中SO2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

C错: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反应:5SO2+2MnO-4+2H2O===5SO2-4+2Mn2++4H +,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D对:S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发生反应:Na2SiO3+SO2+H2O===H2SiO3↓+Na2SO3,该反应符合“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则酸性:H2SO3>H2SiO3。

7.[2017·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A解析A对:Na2O2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该过程吸收CO2产生氧气,故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错:ClO2中Cl元素为+4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C错:SiO2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光导性,与其硬度大小无关。

D错:NH3可作制冷剂是由于液氨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与其溶解性无关。

8.[2017·江苏高考]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Fe ――→Cl 2点燃FeCl 2――→NaOH (aq )Fe(OH)2 B .S ――→O 2点燃SO 3――→H 2O H 2SO 4 C .CaCO 3――→高温CaO ――→SiO 2高温CaSiO 3 D .NH 3――→O 2催化剂,△NO ――→H 2O HNO 3 答案 C解析 A 错:Fe 在Cl 2中点燃生成FeCl 3,化学方程式为2Fe +3Cl 2=====点燃2FeCl 3。

B 错:S 在O 2中点燃生成SO 2,化学方程式为S +O 2=====点燃SO 2。

C 对:CaCO 3=====高温CaO +CO 2↑,CaO +SiO 2=====高温CaSiO 3。

D 错:NO 与H 2O 不反应,不能生成HNO 3。

9.[2016·全国卷Ⅱ]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 .NaHCO 3、Al(OH)3B .AgCl 、NaHCO 3C .Na 2SO 3、BaCO 3D .Na 2CO 3、CuSO 4答案 C解析 A 项,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固体全部溶解;B 项,加入足量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但仍有固体存在;D 项,加入足量稀硫酸并振荡后,固体全部溶解。

故A 、B 、D 均不符合题意。

10.[2016·浙江高考]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 +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 2、CO 2、SO 2、NO 、CO ,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的流程,可以得出固体1为CaCO3、CaSO3和过量的Ca(OH)2的混合物,A正确;气体1为N2、NO、CO的混合物,通入X,然后再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为NaNO2,若X为空气且过量,则反应后的产物中没有NaNO2,这与题图流程不符,B错误;气体2为N2、CO,因“无污染气体”为N2,故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C正确;NH+4与NO-2能够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D正确。

11.[2016·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D解析SO2具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漂白纸浆,A错误;NH4HCO3中含有N元素,可用作氮肥,B错误;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于净水,C错误;Al2O3的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正确。

12.[2016·江苏高考]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SiO 2――→HCl (aq )SiCl 4――→H 2高温Si B .FeS 2――→O 2煅烧SO 2――→H 2O H 2SO 4 C .N 2――→H 2高温、高压、催化剂NH 3――→HCl (aq )NH 4Cl(aq) D .MgCO 3――→HCl (aq )MgCl 2(aq)――→电解Mg答案 C解析 SiO 2不与盐酸反应,A 错误;SO 2与H 2O 反应生成H 2SO 3,B 错误;制备Mg ,应电解熔融的MgCl 2,电解MgCl 2溶液得不到Mg ,D 错误。

13.[2015·安徽高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 2CO 3、NaHCO 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 .H 2、SO 2、CO 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 2SO 4干燥D .SiO 2既能和NaOH 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 C解析 Na 2CO 3受热不分解,A 错误;Fe(OH)3胶体为红褐色,B 错误;三种气体均不与浓硫酸反应,C 正确;SiO 2为酸性氧化物,除氢氟酸外,SiO 2不能与其他酸发生反应,且SiO 2与氢氟酸反应没有生成盐和水,SiO 2+4HF===SiF 4↑+2H 2O ,D 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