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机构设计

第5章机构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五章 注射模设计
第四节 合模导向机构 第五节 推出机构
双向推出机构
动、定模都设推出机构。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五章 注射模设计
第四节 合模导向机构 第五节 推出机构
点浇口模具顺序推出机构
潜伏浇口断离和脱模
推制件和推流道同时进行,浇口断离位置可能产生 的碎屑会滞留于浇பைடு நூலகம்的空腔里,以致下一模注塑时又充入 型腔,形成制品表面一些小麻点(“胶屎”)。采用差动 顶出法:先推制件,推杆上行封闭了浇口断截面后,再推 出潜伏浇口凝料。
(三)推件板推出机构
特点:在塑件周边的端面施加推力,作用面积大,推出力大 而均匀,且不留推出痕迹。
设计要点: 相关零件的配合关系 避免推件板脱落
• 型芯设锥面和略微扩径的设计 • 针对盲孔软质壳体塑件的进气装置
推管推出机构应用示例
推件板推出机构应用示例
(四)活动 镶块及凹模推出机构 (五)综合推出机构
(二)导套
1、导套的结构形式
导柱与导套的配用
导 向 孔 要 通 气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五章 注射模设计
第四节 合模导向机构 第五节 推出机构
精密定位装置
锥面(或斜面)定位的最大特点是配合间隙为零,故 而定位精度高。
安装在模具内部的精定位装置

安装在模具边侧的精定位装置

设在内模镶块四角的精定位块
了间隙配合,使动模和定模相对位置正确,保证 型腔形状和尺寸精确。
导柱定位误差分析
(3)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塑料熔体充模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单向侧压力,导
柱也会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移动模板对导柱的弯矩作用。模板越重、移动距
离越远,导柱所承受的弯矩也就越大。
导柱直径、长径比分析
二、导柱导向机构
1.导柱的结构形式 带头导柱 有肩导柱 带销导柱 无头导柱
推杆行程+k
S
l L
图5-24 推杆安装关系
D+1 D d+1
df6/H7
8)推出机构的复位、导向与支承
➢ 复位杆
H8/f7配合
➢ 对推板的导向与支承
1X45°
H L
a)
b)
c)
d)
图5-25 复位杆的形式
a)
b)
c)
(二)推管推出机构
一般,当塑料管的高度大于10mm,采 用推管推出。设计要点: 推管的结构形式 推管内径与型芯的配合。 推管外径与模板孔的配合
脱模力的计算 脱模力:是指将塑件从型芯上脱出时所需克服的阻力。
塑件脱模时的型芯受力分析
初始脱模力:开始脱模时的瞬间所要克服的阻力(最大 阻力)。以后脱模所需的力为相继脱模力(小于初始脱模 力)。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五章 注射模设计
第四节 合模导向机构 第五节 推出机构
一、简单推出机构
推杆推出机构 推管推出机构 推件板推出机构 推块推出机构 活动镶块或凹模推出机构 多元件联合推出机构
推出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保证塑件不因推出而变形或损坏。 不影响塑件的外观及使用要求。 推出机构动作可靠、灵活、制造方便。
(二 )推出机构的分类
按动力来源分: 手动推出机构 机动推出机构 液压推出机构 气动推出机构
按模具结构分为: 简单推出机构 双推出机构 二级推出机构 顺序推出机构 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

设锥面,防止分型面横向错动



大型模具常采用的四周锥面定位结构


三板式模具的导向合模机构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五章 注射模设计
第四节 合模导向机构 第五节 推出机构
第五节 推出机构设计
为将塑料制品和浇注系统凝料从成型零件上或模具内 脱出而设计的专门机构,称为推出机构(或为脱模机构)。
二、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一)抽芯距确定与抽芯力计算
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斜导柱受力分析
结论: 倾斜角a增大,则斜导柱所受弯矩增大,开模力增大。
斜导柱几何尺寸设计
结论: 倾角a增大,则开模距缩短,斜导柱工作长度亦缩短。
(一)推杆推出机构 特点:推杆设置位置自由度较大,加工简单、更换方
便、推出效果好。 设计要点: 1)推杆位置的设置
2)推杆断面形状 3)推杆轴向结构形式 4)推杆的直径
a)
b) c)
d) e) f)
图5-17 推杆端面形状
5)推杆的安装与固定形式
D+1 D
H3
H2 H1
推杆行程+k
S
l
L
H3
H2 H1
沿长方向导柱结构分为三部分:固定部分、导向部分和 引导头。
(3)材料
导柱应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坚韧而不易折断的内芯, 因此,多采用20钢经渗碳淬火处理,或T8A、T10A经淬火 处理,硬度为55~55HRC。表面粗糙度Ra0.8~0.4 。
(4)配合精度
导柱、导套与固定孔之间采用较紧的过渡配合H7/k6, 配合长度一般在孔直径的1.5~2倍之间。导柱与导套采用 H7/f6或H8/f7间隙配合。配合面的长度达到导柱直径的 1.5~2倍即可。
九、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
脱螺纹机构要求,塑件与螺纹型芯或型环之间除了要有 相对转动以外,还必须有轴向的相对移动,螺纹塑件需设 有止转结构。 •手动脱螺纹机构
•强制脱螺纹机构
•机动脱螺纹机构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五章 注射模设计
第六节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第六节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当塑件上带有与开模方向不同的内外侧孔或侧凸凹等 结构阻碍塑件直接脱模时,必须将模具成型这些结构的零 件制成可侧向移动结构的零件,以便在脱模之前先抽掉侧 向零件,否则塑件就无法脱模。 一、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的分类 • 机动分型抽芯机构 • 液压或气动驱动抽芯机构 • 手动分型抽芯机构
导柱导向机构设计内容:布置导柱的位置、确定导向零件 结构、尺寸和材料、选用导向零件标准件。
2.导柱结构技术要求 (1)导柱的布置 根据模具的大小,采用2~4根导柱导向。导柱一般布置在 模板的四周。 保证合模的方向唯一,型腔和模板的强度。 导柱设置在定模或动模均可,多数设在型芯一侧。
(2)导柱的形状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五章 注射模设计
第四节 合模导向机构 第五节 推出机构
第四节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一、合模导向机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合模时,引导动模与定模正确地合拢,避免型芯或凸模先 行进入凹模或型腔内,以保证不损坏成型零件。
导 柱 端 部 设 计
导柱导向长度分析
(2)定位作用 模具闭合后导柱与导向孔(或导套)之间采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