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居与建筑文化
潮汕民居
潮汕文化
——端午节
伟 大 爱 国 诗 人 屈 原
穿 越 时 空 的 隧 道
端午节来源于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 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 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 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 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 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 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 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 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以晶莹洁白的糯米 饭拌入香肠、瘦肉、 虾米、香菇、蛋黄 丝等为馅料。有拌 入“绿豆沙”、“芋泥” 为甜馅裹包的,称“ 潮式双烹粽球”。
枕头粽——因形似枕头而得名,虽也以糯米为
原料,但其制作方法和渗入的液汁,却绝无仅有。 枕头粽的制作非常精细考究。首先要从当地山上采 来诸如鸭脚木、埔荆之类的小灌木,烧成灰末,掺 水搅匀、滤出,使之成为碱液后,再把精选的糯米 洗净浸于其中,隔24小时以后,糯米变成金黄色, 再用加工漂制的竹叶包扎。这种竹叶是从高山采下 来的白竹之叶,经煮后放进小溪中让活水冲浸,去 掉杂质,直至竹叶变得柔软,洁白透明。经包成枕 头形后用芦苇丝缠绕捆缚再放进锅鼎熬煮10小时 以上。枕头棕色泽金黄,光滑柔润,既可见米粒状, 切开则似粉粿.吃时蘸粉糖,软而不沾,甘甜可口。
关帝庙 场是 与 以 所潮 石 其 人雕精 祭 美 祀壁绝 ,画伦 祈所的 福闻嵌 的名瓷 ,
·
天后庙
雕房 、屋 栩顶 栩部 如的 生二 龙 戏 珠 石
简单路线图
石牌村
一西史本其石石 平南称乡完牌牌 原濒“属整始村 。临金半建创, 榕龟平制于全 江宝原难元称 ,地地以朝揭 西”带考末东 北。。证年县 中东居。,炮 离部地 系台 溪为呈 多镇 ,桑龟 姓石 中浦状 多牌 部山形 混村 系脉, 居。 , ,
龙舟有多种,一种是双头 尖的“公鸡船”,一种是 具有龙首、龙尾样子像龙 的龙舟。
新船下水要祭龙头。比赛之前,要举 行开赛仪式:分别把龙舟划到妈祖庙 前祭拜“龙尾爷”,龙首朝庙门,划 进划退参拜三次,谓“三参灯”,保 佑旗开得胜。 龙舟下水之前,先派人沿岸给商家送 请贴、送“明糖”,请他们届时莅江 观赏。商家接到请贴,就要备妥彩标, 插在江边,龙舟经过时即点燃鞭炮表 示迎接,并赠与彩标。龙舟上的人把 彩标带回之后,又把它转赠给村里尊 敬的人,以示吉祥。
五、石木结构
潮汕地区的民居、祠堂、宫、庙多采 用石木结构。因潮汕地区多雨地湿。 所以极少采用木柱,一般都用石柱, 向墙外挑出部分又多用石梁,上部梁 架采用杉木。而且构架的装修和彩绘 都非常美观。
六、木雕 金漆木雕的应用、 精细的雕刻技术, 令人叹为观止。 它和黄杨木雕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潮汕民居的木雕, 集中在通廊、拜亭和厅堂檐下, 梁架斗拱、门窗户扇, 最是木雕艺人大显身手的好地方。
四、嵌瓷
潮汕嵌瓷工艺始创于明末清初。初期的嵌瓷, 只是利用碎陶片在屋脊上嵌贴成简单的花卉、 龙凤图案作为装饰。到了清末,瓷器生产作 坊专门生产各色盘碗,供嵌瓷之用;废旧瓷 器陶器,也兼用。
古代潮州 的陶瓷产 品“白如 玉,薄如 纸,明如 镜,声如 磬”,远 销海外, 令世人瞩 目
嵌瓷艺人将 瓷碗进行剪 裁之后,把 陶瓷片镶嵌、 粘接、堆砌 而成人物、 花鸟、虫鱼、 博古等各种 造型。
探 寻 端 午 的 由 来
端午品牌活动介绍
•祭祖 •吃粽子、栀粽 •赛龙舟 •喝、洗“龙须水” •挂五瑞 •佩香囊 •浴药汤 •上山采青
祭祖
粽子史的背后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 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 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 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 叶包米代替竹筒。
潮式双烹粽球——— 潮人包裹粽子 多
七、彩绘
中国古代建筑的彩画装饰,使用于 木构件,包括门、窗、柱、梁等的油饰 和粉彩绘画。 油漆中的楹梁彩绘,俗称作锦。 除了美化屋居之外,还着眼于防蠹 防腐的实用功能。潮汕民居继承了这一 传统,又有所发扬。
条中我 大看们 梁到可 的,以 彩屋从 绘顶这 ,中张 间图 那片
八、壁画
在潮汕地区小至民居,大至庙堂到处都能 见到壁画,它们用当地的海产资源贝壳烧煅成 贝灰,然后搅拌成灰泥,做墙面批挡,效果很 好。它固结性强,耐水浸,耐高温。可保存时 间长。
梧冈书屋
俊德公词
梧冈书屋平面图
梧冈书屋立面图
屋檐
斗
斗是方形木块,形状象量米装酒的 斗,上大下小。在整个斗栱构造中,斗起上 下承替联接作用,放在栱、昂、枋、柱的交点或者端点,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称 呼。在柱子(檐柱、金柱)上面的叫坐斗或大斗,是一攒斗栱重量集中的地方, 所以尺寸较大。在翘或昂的两端托着上一层栱与翘、相交点的叫十八斗。
“龙须水”
龙是我国最为广泛的图腾崇拜之一。民间传 说五月五日为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 的水能使人身体健壮,能治好疾病。故这一 天人们喜欢挑“龙须水”也就是龙舟划过的 溪水回家贮存、食用。说是“龙舟水”经久 不变质,格外清甜,饮后能消灾祛病保平安, 妇女用它洗头还能治头风。
挂五瑞
悬插“五瑞”端午佳节,潮汕人家,相 沿都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 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 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等“五瑞”。 旧俗传乃“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 此乃古代潮人先贤针对“恶月”瘟疫猖 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 辟邪。《潮州府志》载:唐宋年代, 潮州环境湿热,夏暑湿气交蒸,蚊虫 群舞,瘴毒为灾,故此古俗忌为“恶 月”,更是蛇、蝎、蜈蚣、壁虎、蟾 蜍“五毒”蛰动的节令。悬挂“五瑞”是 利用草药散发出来的阵阵芬香,以驱 瘟辟邪而保安康。现今挂“五瑞”的习 俗在有些地方已经淡去。
细节· 美
1.厝头 2.窗户 3.大门 4. 嵌瓷 5.石木结构 6.木雕 7.彩绘 8.壁画
一、厝头
厝头 ——潮 汕厝头 称屋 角 历来都讲 究五行,有金、 木、水、火、 土。金式厝头 为三角;水式 为波浪或三个 金式组合。后 来还有金生水 式、土生金式 等改进型。
居厝头多 数为土、 金、木式, 少数为水 式,极少 数为火式, 这和北方 的屋角有 较大的差 别。
二、窗户
相比北方民居, 潮汕民居窗户 一般都很小。 原因大致有二: 一,潮汕地区 多台风,窗户 做小,提高建 筑的挡风性; 二,窗户开得 太大,在风水 上讲容易“漏 掉财气”。
窗户一般都 取其吉祥的 意思,大多 是八仙法器, 或是福寿之 类的。 特点 就是木结构 或者石结构 的。
枕 头 粽
栀粽———— 它是用栀子(俗称黄枝或
枝子)捣碎后浸泡去渣, 将黄色液体渗入蒲姜碱液, 再渗入糯米粉浆中,搅匀 后倒入铺奠裸布的竹粽黄 色,能助消化,增食欲, 祛疫病。
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 臣屈原死去,于是有 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 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 舟以纪念之。借划龙 舟驱散江中之鱼,以 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上山采青
端午序属初夏,蚊虫繁生、人易被感染生病。 据传,端午这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 青草的时间,所以在昔时,人们要上山采一 些草药,如金银花、麦冬、天冬、山葡萄之 类回家备用,以除疾病。据说这时采的草药 比起平时得来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另外, 上山采青也可以多吸取大自然的清新空气, 这对身体健康本身也是十分有好处的。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 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 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 内有朱砂、雄黄、香药, 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 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 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浴药汤
“浴药汤”的风俗,在文献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比插艾 挂蒲还早。《大戴礼记· 夏小正》中写到:五月,“ 蓄兰为沐浴也。”可知这种习俗在周代已经普及, 所以端午节也别称为“沐兰节”。在潮汕,这种浴药 汤的习俗也长期存在。清顺治《潮州府志》和清乾 隆《揭阳县志》都有“(端阳)采百草为汤以浴”的 记载。这比起古时单用泽兰沐浴,显然减少了驱病 避邪的巫术色彩,而增加了卫生保健的作用。
中脊和嵌瓷。民居中的中脊可分为高、中、低 脊。一般后大厅顶为高脊,前厅为中脊,次房 或花巷厝为低脊,厝头的顺延方向为垂带。
常见的有中脊通花嵌瓷、浮肚嵌瓷。神庙脊上 龙凤及百花百鸟,瑞兽、吉祥图案嵌瓷作品。 是潮式建筑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嵌瓷作品形象生动,历久而不变形不褪色,它是潮汕地区 一种独特的民族建筑装饰工艺。
潮汕民居特性
潮汕民居重装饰,乾隆《潮州府志》已经提到。所谓“鸟革 翚飞”,所谓“雕梁画栋”,赞叹的都是民居装饰的华美。 潮汕民居的装饰,有两个特点。一是装饰的类型多,主要有 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嵌瓷和彩画。一是装饰的部位广, 大凡石木部件、门窗户扇、墙头屋脊、外墙檐下……无不施 以装饰。 潮汕民居的装饰特别注重门面:花岗岩石门框,厚厚的漆 门扇;门肚或石雕,或泥塑,或彩绘,山水花卉,真行篆隶, 各具姿态;门楼顶部和屋脊饰以潮汕嵌瓷,花鸟虫鱼,人物 故事,琳琅满目。华美艳丽的门面,暗示着潮汕人的文化取 向。
关帝庙
国王庙
行程
石牌村
天后宫
三山国王庙
三山国王是广东潮州及台湾潮 州籍民所奉的地方守护神。指 潮州独山、巾山、明山三位山 神。据称,宋太宗封此三山神 为国王,故有此称。 据不完全统计,粤东地区各地 已知的三山国王庙超过200座。 其中,揭阳60座,汕头65座, 潮州25座,梅州45座,汕尾19 座。 揭阳石牌村的三山国王庙,正 中的主庙供奉三山国王;主庙 的左边是“天后宫”,供奉妈 祖;右边是关帝庙。关帝庙求 财,妈祖庙求子。
三、大门
由于大门是宅院 的出入口,是宅 院内外空间的分 隔标志,故潮人 对大门赋予重点 装饰和艺术处理。
宅门的大小、 门槛的高低, 装饰的繁简 直接反映出 家族身份地 位的高低, 故均不惜资 财,从选料、 工艺、式样 都尽力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