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第一章
2、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评价
• • • • •
(1)老年人口系数的评价 (2)老年化指数的评价 (3)人口老龄化的综合评价 (4) 长寿水平的评价 (5)人口老龄化的分类标准
(二)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 1、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 2、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 A、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 B、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 C、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
• • 1、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 2、在发展中国家将60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
• (二)我国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标准
• • 1、 将60岁作为划分老年人的标准 2、 45-59岁为老年前期 、 60-89岁为老年期 、90岁以上为长寿期
• • • • •
(三)人类年龄划分其它标准 1、日历年龄 2、生物年龄 3、心理年龄 4、社会年龄
老年时期会面临的3种适应与挑战 • 1、自我分化对过度关注工作角色 • 2、超越身体对过度关注身体格模式理论
• • • • • • • • 1、重新组织型 2、集中型 3、成功撤离型 4、持续性 5、压缩型 6、寻求援助型 7、冷漠型 8、人格瓦解型
六、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五、老化的心理学理论
• (一)人的需求理论:
• 最具有代表的是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 论” • (1)生理的需要 • (2)安全的需要 • (3)爱与归属的需要 • (4)自尊的需要 •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自我概念理论
• 包括“本我”和“自我”两部分 • “本我”指情绪经验的我 • “自我”指知觉和思考经验的我
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人体从出生到成熟期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形态和功能发生进行性、衰 退性变化,称为老化。
二、老化的特征
• • • • 1、积累性 2、普遍性 3、渐进性 4、内生性
二、老化理论与老化过程
• • • • • • • • • • • • • 二、老化理论与老化过程 三、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1、基因理论:细胞定时老化论、基因突变论、 理论基因功能论 2、细胞损耗理论 3、免疫理论 4、分子串联理论 5、脂褐质和游离放射物资理论 6、神经内分泌理论 7、失误论 8、甘油化论 9、废物论 10、胶原质论
第一章
绪 论
老年人口调查
• 1、目前全球老年人口约为7.39亿 • 2、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32亿,占全球 • 老年人口20%。 • 3、2011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1.85亿人, • 占总人口的13.7%,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8%。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 (一)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标准(WHO)
纳自己的生命,作自我肯定。
• 2、自我整合的目的二: • 将生命中发生的是有序的排列在时间序列上,二是和
过去的悲伤、懊恼达成妥协。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一种生命 的总回顾。
回顾的4种“怀旧形态”
• • • • • 1、“证明能力存在”型 2、”设定界限“型 3、”不朽的过去“型 4、”重复“型 以上由卡斯特本提出
第二节 老年护理学概论
• • • • • • • 1、老年护理学起源 2、老年护理学的研究内容 3、老年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1)观念发生转变 (2)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的转变 (3)学科间的合作加强 4、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
第三节
老化的理论
• 一、老化的定义 • 老化即衰老,是所有的生物种类在生命延续过
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 (1)第一阶段(过渡阶段) • (2)第二阶段(发展阶段) • (3)第三阶段(高峰阶段)
2、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 • • • • • • • • • (1)老龄人口为世界之首 (2)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快 (3)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 (4)女性老年人比例高 (5)文化程度低 (6)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7)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8)老年人婚姻关系稳定 (9)主要依靠家庭养老 (10)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发生的
五、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 • • • • • 1、提高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 2、建立并完善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4、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 5、创建适合于老年人的文化建设 6、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开发老年人资源,提高自 我养老能力 • 7、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承受能力 • 8、制订长期人口发展规划 • 9、各地区间人口发展不平衡,应采取不同的政策
三、人格发展理论
•
• • • • • • • •
精神科医生艾瑞克森将整个人生过程从出生到 死亡分为8个主要的阶段: 1、婴儿期 2、幼儿期 3、学龄前期 4、学龄期 5、少年期 6、青年期 7、成年期 8、晚年期
• 自我整合:接纳生命的意思 • 1、自我整合的目的一: • 主要是以成熟的心灵和威严以及不畏死亡的心态来接
四、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现实问题
• • • • • 1、健康状况比较差,医疗保健水平不高 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服务有待发展 3、精神文化生活少,社会问题多 4、高龄老年人和老年女性是最脆弱的老年群体 5、人口老化对老龄工作带来的影响
6、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 • • (1)改变了人口的抚养比 (2)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以及劳动力资源不足 (3)社会保障的费用增加 (4)现有的产业结构调整
• (四)人口老年化
• 概念 :老年人口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 1、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数超过总人数的7% • 2、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数超过总人数的10%
二、人的寿命
• (一)平均期望寿命延长 • (二)最高寿命的探索
三、人口老年化的现状与趋势
• (一)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与评价
• • • • • • • • 1、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 A、老年人口系数 B、老年年人口指数 C、老龄化指数 D、年龄中位数 E、性别比 F、抚养系数 G、长寿水平
• • • • • • • • 1、隐退理论 2、活跃理论 3、持续理论 4、次文化理论 5、年龄阶层理论 6、社会环境适应理论 7、角色理论 8、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
• • • • •
11、线粒体损伤理论 12、自由基破坏理论 13、代谢理论 14、长寿和衰老理论 15、期望寿命和功能健康理论
四、老化的物理与化学刺激理论
• • • • • • • • 外在刺激因子包括: 1、机械力量(外伤) 2、有毒物质(空气污染、空气中的臭氧) 3、环境污染(杀虫剂、水中含铅、磷) 4、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5、温度(在高温生活的人较早老化) 6、辐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