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说明(人防、节能环保)

设计说明(人防、节能环保)

设计说明(人防、节能环保)
9.6人防
(1)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80000平方米,全部为多层建筑,按照人防规定,应设人防建筑面积为7200平方米。

设计中在北侧学术交流中心地下一层设人防工程,设计为平战结合的防空地下室,平时为车库,战时为核六级、常六级、甲类人防二等人员掩蔽所,防化等级为丙级。

人防建筑面积为7200平方米。

(2)防空地下室共分为四个人防分区,每个分区的掩蔽面积1000平方米,掩蔽人数1000人。

每个人防分区至少两个出入口,并有一个直通室外。

(3)防空地下室的疏散宽度、距离均满足《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要求。

(4)每个人防分内设战时生活水箱,设战时饮用水箱,战时安装。

人防给水管单独接入。

需冲洗部位设冲洗用水龙头,防空地下室排水采用机械排出,战时配手摇泵。

给水管、压力排水管穿越防护隔墙时,在防护单元隔墙内侧设置防护阀门。

(5)通信设备、应急照明等为一级负荷,正常照明、重要风机水泵、等为二级负荷。

战时应急照明采用蓄电池做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小时。

配电箱,灯具等用电设备均应采用防潮性能好的定型产品。

本人防工程采用两路电源进线,一路引自市电,一路引自战时区域电源,自防爆波井引入人防区域。

(6)地下室的汽车库均为六级二类人员掩蔽人防工程。

设置清洁,滤毒,隔绝式通风。

通风系统平战结合。

平时的排风系统战时转换为送风系统。

(7)所有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和密闭隔墙的各种电缆管线和预留备用管,应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应选用管壁厚度不小于 2.5mm的热镀锌钢管。

(8)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及悬板活门应在底板及墙体混凝土浇注施工前一次安装到位,并在安装过程中与生产厂家密切协作,达到人防部门对防护设备竣工验收标准。

平战转换中的预制构件应与工程施工同步做好,存放位置详见地下室平面图,预埋件、预留孔(槽)等应在施工中一次就位。

临战时需完成的内容有:平时出入口封堵、排烟道封堵、干厕及贮水间砌筑、贮水箱安装,转换时限要求为15天,其余的均一次施工到位。

9.7节能设计
1. 设计依据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2002)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 /T 1522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2. 节能设计
(1)规划布局
在校园的规划布局上,充分考虑湛江市的气候特征,顺应夏季的主导方向,组团式布局校园建筑的各功能组团,在组团间设置绿化或湖面,形成主要风道,确保校园空间的空气流通畅通。

保留北侧设置11层的学术交流中心和教师公寓,适当阻挡冬季北风的侵袭,调节校园内的小气候。

通过对校园整体风环境和人环境的分析,合理布置湖面,树林和广场的位置,使其对校园的小气候调节起到最大的作用,降低校园的能耗。

(2)建筑节能设计
基于湛江市气候特点及相关节能规范的要求,本工程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采用节能经济型墙体和屋顶构造等措施,有效减少夏季空调及冬季采暖的耗电量。

具体节能措施如下:
①设计合理的建筑通风,提高建筑自身的通风性能。

②设计部风的首层架空,增加空气的流动性,促使院落内部空气流通。

③采用具有较高热性能指标,而价格又比较适中的外墙材料。

④设计部分的屋顶绿化,减少屋顶的热吸收和热散失。

⑤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合适的窗墙比,减少外窗比例,增强建筑整体的热工性能。

⑥适当提高窗户和玻璃的热工性能,增加气密性,减少热损耗。

⑦外墙主要采用浅色的饰面材料,减少热辐射的吸收。

(3)空调节能设计
空调机及通风机均选用高效率、低能耗产品。

①空调系统根据负荷的需求,自动调节空调设备的容量输出和控制设备启停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②空调室外机能效比≥2.6,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4.8条的规定。

(4)电气节能设计
建筑电气节能的原则是: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不是简化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降低其功能标准。

节能的途径之一是合理配置建筑设备,并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和管理。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设计标准等综合要求,合理进行供配电、电气照明、建筑设备及系统的控制设计,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灵活适用、高效节能。

①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治理谐波是提高供电质量、节约能源的又一途径,本工程在配电系统中采用了功率因数的补偿、谐波治理措施。

②将变压器(变电所)设置在负荷中心,尽量减少低压侧线路的长度,降低线路损耗。

③选用高效低耗器。

力求使变压器的实际负荷接近设计的最佳负荷,提高变压器的技术经济效益,减少变压器能耗。

④照明光源与灯具选择,结合使用场所的环境要求并考虑环境因素对光电参数的影响,在满足视觉作业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节能型光源和高效灯
具,其效率不低于55%。

使用优质电子镇流器和三基色T5或T8荧光灯。

在教室、实验室设置黑板灯。

照明须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照明功率密度值的要求。

(5)给排水节能设计
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①大便器采用容积为3/6L双按键冲洗水箱,小便器采用自闭式冲洗阀。

②卫生间洗手龙头采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

9.8环保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 建筑节能措施
(1)建筑室外热环境的节能设计:硬化行人路面、广场地面采用体积蓄水率不低于12%的连锁型路面砖铺装;建筑的朝向采用南北向。

(2)建筑热工功能节能设计:建筑采用浅色饰面建筑布置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以减少空调和人工照明带来的能耗。

(3)利用立面的自身凹凸体型和外窗水平百叶遮阳,避免阳光直射,减少夏天热辐射量。

3. 排水系统
(1)室外污水工程设计
①园区污水管道情况:位于本工程西南侧和有现状污水沟,允许本工程污水排入。

②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

③室外排水管采用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排水管,柔性胶圈承插连接。

④本工程采用砖砌检查井,全部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位于非行车道上者为轻型。

(2)生活污水系统
①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洗涤废水分流排水管道系统。

②各污水立管直接伸顶通气。

③排水管暗装在管道井、吊顶或墙槽内。

④排水管采用PVC-u消音螺纹塑料排水管,粘接。

⑤吊顶内排水管道采用泡沫橡塑管壳进行防结露,厚度为10mm。

4. 卫生防疫措施
公共卫生间内的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开关冲洗阀,防止人手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疾病。

室内所用排水地漏增设存水弯,且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

5. 隔振、降噪、环保、节能及其它技术措施
(1)为降低噪声,防止振动,室内压力管内(消防管道除外)流速控制在干管1.2m/s以下,支管0.8m/s以下。

(2)本工程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防止对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

排水管部分采内螺旋消音排水管,可有效减少水流噪音。

(3)空调机凝结水排水设独立排水系统,排至屋面或雨水井,以防其它排水管道的有污染气体串入室内。

(4)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

(5)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

(6)给水系统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0.45MPa。

(7)所有给水水泵基础设置减震垫,水泵出口处及各压力管道干管中设柔性接头或金属波纹管,以降噪隔振。

(8)水泵出口设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及泄压阀以防止水锤。

9.9 内外建筑装饰材料
1 墙体
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砖200厚,M10水泥砂浆砌筑,内隔墙加气混凝土砖200厚,用M5石灰水泥砂浆砌筑。

外墙根据造型需要采用白色或彩色45*45外墙砖,内墙采用内墙漆,卫生间部分采用200*300高瓷片贴至1.8米高。

2 地面
功能用房地面主要采用600*600抛光砖,部分重要建筑的大堂和入口平台采用花岗岩(具体尺寸和颜色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卫生间采用300*300防滑地砖,体育馆运动场地地面采用pu图层地面。

3 天花
大部分建筑天棚采用涂刷白色内墙漆,重要建筑(如行政楼、图书馆,对外交流中心等)在主要的公共空间如大堂,走廊的采用石膏板或铝合金吊顶。

4 门窗
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学生使用较多的功能建筑房门主要采用铁板门,行政楼采用木板门。

窗户主要采用88系列铝合金窗框,6厚透明白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