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高二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时间:50分钟必做85+选做15=100分命题人:张忠洋杨莹必做题部分一、文言基础题(本题共13小题,39分)1.下列各句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长沮、桀溺耦而耕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其脆易泮B.施从良人之所之往送之门,戒之曰起于累土C.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D.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能不龟手一也2.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听.而斫之任意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眨眼、眼睛转动B.此小大之辩.也区别好知.不好学智谋C.举直错.诸枉安置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凋零D.非由外铄.我也销毁莫.春者,春服既成晚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3分)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B.能使枉者直.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C.尧舜其犹病.诸饭.疏食饮水D.月.攘一鸡贼.仁者谓之贼4.下列各句中词语活用现象归类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大.小多少②人能弘.道③己欲达而达.人④今王鼓.乐于此⑤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⑥是以圣人犹难.之⑦图难于其易.⑧秋水时.至⑨顺流而东.行A.①/②③⑥/④/⑤⑦/⑧⑨B.①⑥/②③/④/⑤⑦/⑧⑨C.①⑥/②③⑤/④/⑦/⑧⑨D.①⑥/②③/⑤⑦/④⑧⑨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丘不与.易也参与往者不可谏.劝谏B.芒芒然...归疲倦的样子无是,馁.也萎靡不振C.歌.而过孔子唱歌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忧虑D.来者犹可追.补救,改变士不可不弘.毅广大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杖荷.蓧担着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B.今之从政者殆.而几乎没有恶.乎成名哪里C.植.其杖而芸插闻义不能徙.改变D.小人之过也必文.掩饰不愤.不启郁结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君子必自反.返回巧.笑倩兮美好B.当仁,不让.于师谦让其蔽也荡.放浪而无所持守C.抑.为之不厌不过能致.其身奉献D.诲.女知之乎教育不贰.过重复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阳之气有沴.不和其待我以横逆..横暴不顺理B.天下归.仁焉归顺见危授.命接受C.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也许两涘.渚崖之间水边D.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引来莫逆..于心意气相投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栽种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开始B.则瓠落..无所容宽大的样子为大于其细.形作名,细小的地方C.非不呺然..大也内中空虚的样子为.无为把……当作有作为D.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远离难易相成.促成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调转死而不亡.寿通“妄”,荒谬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轻视长短相形.对照C.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也,笃.于时也固定强.行者有志强大的D.此古之所谓县.解也悬无怛.化惊恐11.下列各句不全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一项是(3分)A.遇丈人造次必于是B.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其死也坚强C.子路从而后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君子学道则爱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12.下列各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谁以易之何以能田猎也而相泣于中庭B.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子何为者邪C.措杯水其肘上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D.故往贷粟于监河侯我之谓也兵强则灭,木强则折13.下列各组句子与“死而不亡者寿”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B. 王语暴以好乐C. 请买其方百金D. 报怨以德二、语言运用题(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
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
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
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
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惟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手忙脚乱千人一面蜂拥而上崭露头角B. 眼花缭乱千篇一律一哄而上脱颖而出C. 眼花缭乱千篇一律蜂拥而上崭露头角D. 手忙脚乱千人一面一哄而上脱颖而出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B.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C.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D.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B.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C.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D.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三、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19分)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
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
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
事亲以孝闻。
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
禄山既陷洛阳,杀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以三首遣段子光徇河北。
真卿腰斩子光,密藏三首。
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
代宗嗣位,车驾自陕将还,真卿请皇帝先谒五陵、九庙而后还宫。
宰相元载谓真卿..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真卿怒,前曰:“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然朝廷之事,岂堪相公再破除耶!”载深衔之。
旋改检校刑部尚书知省事,累进封鲁郡公。
德宗朝,卢杞专权,忌之,改太子太师,罢礼仪使。
真卿候杞于中书曰:“相公先中丞传....首至平原,面上血真卿不敢衣拭,以舌舐之,相公忍不相容乎?”杞矍然下拜,而含怒心。
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
时朱滔、王武俊等在坐,目真卿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相公欲建大号,而太师至,非天命正位?欲求宰相,孰先太师乎?”真卿正色叱之曰:“是何宰相耶!君等闻颜杲卿无?是吾兄也。
禄山反,首举义兵,及被害,诟骂不绝于口。
吾今生向八十,官至太师,守吾兄之节,死而后已,岂受汝辈诱胁耶!”诸贼不敢复出口。
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
”德宗复宫阙..希烈弟希倩在朱泚党中,例伏诛。
希烈闻之怒,遂缢杀真卿,年七十七。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七十八》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B.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C.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D.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人的表字。
古人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一定联系,孩子出生以后长辈便把名和字取好。
B.五陵,指的是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
C.太子太师,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称为“东宫三师”,多为虚衔无实职。
D.宫阙,指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
文中指代长安。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颜真卿预料到安禄山将造反后,做好各种城防准备,还召集文人乘船游玩饮酒赋诗,以迷惑安禄山。
河朔被攻陷,只平原郡城郭守卫完备。
B.安禄山攻陷洛阳,杀死李憕、卢奕、蒋清,派段子光拿三人的头来黄河以北示众。
颜真卿腰斩了段子光,后来又为三人用草做成身体四肢,用棺木殡葬,还为三人立了牌位并哭悼。
C.卢杞独揽大权,虽然心中畏忌颜真卿,改任他做了太子太师,并罢免了他礼仪使一职,但还是十分推崇颜真卿的才能,向皇上推荐,认为只有颜真卿才能招降李希烈叛军。
D.朱滔、王武俊等叛贼在李希烈犒赏爪牙的酒宴上诱胁颜真卿为相,颜真卿严正驳斥,誓死保持气节。
李希烈在弟弟李希倩因牵涉朱泚案被朝廷处死后,缢杀了颜真卿。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然朝廷之事,岂堪相公再破除耶!(2)相公先中丞传首至平原,面上血真卿不敢衣拭,以舌舐之,相公忍不相容乎?(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2题。
(9分)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杨万里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①,两年寒食负先生②。
[注]①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的诗句“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
②尾联作者原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既交代了游览之地,又点明了以下数句均为游览所得。
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领起全诗,有概括诗歌内容的作用。
B.颔联以“无气力”状写春之柳枝,表现柳枝娇弱婀娜之态,运用拟人手法,形象新奇;“淡晴花影”写出了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