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药物治疗评价-临床药理学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药物治疗评价-临床药理学
对症治疗:
地西泮,普萘洛尔
精选课件
17
精选课件
18
➢ 迟发性运动障碍
又称迟发性多动症,表现
为口-舌-颊三联症:吸吮、舔 舌、咀嚼,以及四肢舞蹈样动 作,系长期大量用药所致,停药 后仍长期不消失,甚至恶化;
中枢抗胆碱药不但无效,反 而使之加重.若早期发现,及时 停药,可以恢复 .
DA受体数目、敏感性 突触前膜DA释放
• 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不良反应多。
• 代表药物氯丙嗪(低效价)、氟哌利多(高效价)等
• 以改善阳性症状和控制兴奋为主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主要阻断5-HT2A和D2受体
• 较少产生锥体外系反应和催乳素升高,不良反应少
• 代表药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
• 对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改善作用,更适用于首发患者、阴性症状明
➢治疗精神病一般采用口服给药,剂量因人而异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精选课件
21
一、吩噻嗪类 — 哌嗪类
奋乃静(perphenazine)
• 抗精神病作用和镇吐作用较氯丙嗪强(约6倍) • 对急性幻觉、妄想和情感淡漠效果较好 • 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反应,但对心、肝、
肾、肺的影响很小 • 门诊多作首选,住
⑵ 中脑-皮层: 调节认知、思想、感觉、 理解、推理能力
⑶ 中脑-边缘叶: 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⑷下丘脑-漏斗柄-垂体: 调控垂体激素分泌
(结节-漏斗〕
体温调节
延髓化学感受区 (呕吐中枢)
调控呕吐反应
精选课件
8
药物作用和机制
• 药物的治疗作用包括三个方面:(1)抗精神病作用,即抗 幻觉、妄想作用和激活作用;(2)非特异性的镇静作用; (3)预防疾病复发作用。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药物治疗评价
临床药理学教研室 汪建云
精选课件
1
1 精神分裂症
2
帕金森病
3
癫痫
精选课件
2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
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
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
病。
遗传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
均起重要作用 精选课件
3
临床表现
感知觉障 碍
思维障碍
情感障碍
1、减药、停药或改氯氮平治疗 2、停用抗胆碱药 3、对症治疗,利血平
重在预防
精选课件
19
2、内分泌紊乱:表现为催乳素增多而性激素减少 3、外周抗胆碱样副作用:阻断M-Ach受体的症状 4、心血管系反应:阻断α受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5、过敏反应:皮疹、皮炎,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
少等造血系统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肝损害
6、药源性精神异常:兴奋、躁动、抑郁、幻觉、妄 想意识障碍等
7、恶性综合征:表现为高热、肌僵直、妄想、意识 不清和循环衰竭;治疗可用DA受体激动药(如溴 隐亭)及对症治疗
精选课件
20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I型精神分裂症(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幻 觉妄想为主)的治疗,尤其对急性患者效果显 著,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对II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12
作用机理
• 主要阻断脑内 多巴胺受体
• 是长期应用产 生不良反应的 基础
精选课件
13
氯丙嗪阻断的受体种类
DA受体:抗精神病 M-受体:抗胆碱作用 -受体:致体位性低血压 5-HT受体:潜在的抗精神病
精选课件
14
作用与疗效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消除幻觉、妄想,生活能自理, 主要与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及中脑—皮层通 路的DA2受体有关。
镇吐作用:小剂量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D2 受体,大剂量则直接抑制呕吐中枢,对晕动病 所致呕吐无效。
对体温的影响: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 体温能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精选课件
15
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阻断-受体: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体位性低血压) 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阻断M-受体:作用较弱(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
意志行为 障碍
精选课件
4
分为两型:
Ⅰ型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 动性缺乏)
精选课件
5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 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缺损 • GABA神经元的退变 • NA功能的不足 •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 • 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
精选课件
6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学说
院病人也常用
精选课件
22
一、吩噻嗪类 — 哌啶类
硫利达嗪 (thioridazine)
• 抗精神病作用比氯丙嗪弱。 • 锥体外系反应比氯丙嗪弱。 • 适用于轻症精神病患者,门诊多喜用。
精选课件
23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作用比较
药物
氯丙嗪
抗精神病
++
剂 量(mg/d)
300-800
副作用 镇静作用
+++
• 目前,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通过阻断脑内DA(主要为D2)受 体和5-HT受体其作用
• 高5HT2/D2受体作用比例,即药物与5HT2受体的亲和力大 于与D2受体的亲和力;比例高者,锥体外系发生率低并能 改善阴性症状。
精选课件
9
抗精神病药
• 按药理作用分
•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
• 主要阻断D2受体
显、有明显情感障碍,对药物耐精受选课性件差的患者。
10
抗精神病药
二甲胺类 氯丙嗪*
吩噻嗪类 哌嗪类 奋乃苯类
氟哌啶醇
结 构
硫杂蒽类
泰尔登
分 其他药物
五氟利多
氯氮平
精选课件
11
一、吩噻嗪类 — 二甲胺类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第一代经典抗精神病药
精选课件
内分泌系统作用
阻断下丘脑结节-漏斗DA通路之DA2受体,导致催 乳素分泌增多,卵泡刺激素、促皮质素和生长激素 分泌减少
精选课件
16
不良反应
1.锥体外系反应: 震颤麻痹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样受体 纹状体DA功能↓
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治疗
抗胆碱药:安坦
(不用左旋多巴?)
锥体外系反应 ++
降压作用
+++
镇吐作用
++
奋乃静 +++ 8-32 ++ +++ + +++
硫利达嗪 +
150-300 ++ + ++ +
-目前唯一得到广泛认可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枢DA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左旋多巴、促DA释放的苯丙胺可致/加重精神分裂症 •未治疗的Ⅰ型患者,脑内DA受体数目显著增加 •目前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均是DA受体拮抗剂
-阻断多巴胺受体(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
精选课件
7
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及主要功能
⑴ 黑质-纹状体: 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