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昊伏羲陵

太昊伏羲陵

太昊伏羲陵讲解词田韶旭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羲皇故都、水城淮阳参观游览。

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太昊伏羲陵。

我们的车子正在驶向太昊陵,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太昊陵的基本概况。

太昊伏羲陵,坐落在淮阳县城北关,古蔡河的北岸,大门面对碧波万顷的龙湖。

陵区占地8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建筑雄伟,规模宏大,有“天下第一陵”之称号。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到达太昊陵,请大家跟我一起去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太昊伏羲陵吧!【好了,朋友们,XXXXX的停车场已经到了。

下车之前提醒大家,我们的旅游车是(颜色)的旅游车,车牌号为(豫XXXXXX).我们的导游旗是(颜色)的。

请大家紧跟团队,以防走散。

我们在此游览时间是(X)小时,现在是(时间),(时间)准时在车上集合。

现在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您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游览参观。

】(洪武驻跸碑亭)位于我们左前方的是洪武驻跸碑亭,亭下石碑上刻有“洪武驻跸”四字。

“洪武”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驻跸”指皇帝外出途中休息小住之意。

这是为纪念朱元璋亲临致祭太昊伏羲氏而修建的碑亭。

“洪武驻跸”四字为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亲笔手书。

碑文详细记述了朱元璋与太昊陵庙的渊源。

关于朱元璋和太昊陵的故事,我会在后边的讲解中给各位慢慢道来。

那么为什么说太昊陵是“天下第一陵”呢?这首先要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说起。

大约在6500年前,生于甘肃天水一带的太昊伏羲氏率领自己的部落,沿黄河向东逐水草而牧,最终选择了富饶的黄淮平原,并定都宛丘。

后据考古发现淮阳县城东南的平粮台,正是宛丘故城遗址。

当年的伏羲氏率领部族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创下了伟大的功绩。

伏羲氏在宛丘创造了“龙”的形象,龙就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

至今天下华人仍骄傲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据史书记载:伏羲生活在淮阳,死后葬在淮阳。

“太昊”即是后世子孙对伏羲的赞词。

“太昊”的称号则表示伏羲功德无量,象太阳当空,光明普照大地。

伏羲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民间称他为“人祖爷”。

在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上,伏羲位“三皇五帝之首,百王之先”,伏羲生活的年代比炎黄二帝整整早了1500年。

中华民族正是从这里开始由蒙昧走向文明。

其次我们从太昊陵庙建造的规制上,也可以看出太昊陵的地位非同一般。

据《陈州府志》记载,这里早在春秋的时候就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宋以来由于皇帝的颁诏祭祀,太昊陵庙得到不断扩建,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存建筑大部分是大明皇帝太祖朱元璋颁诏修建,后来又经过明清两代多次修葺、重修、扩建,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因为太昊陵庙是按照伏羲先天八卦的数理兴建的,所以至今仍是中国帝王陵庙中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的孤例。

在中国古代十八大名陵中,位居首位,因为太昊伏羲氏是公认的人文始祖,故有“天下第一陵”的美誉。

太昊陵自古就是华夏子孙寻根谒祖,祈福纳祥,旅游观光的圣地,香火延绵数千年,历久不衰。

每年农历的初一,十五及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的古庙会上,世界各地的华人纷纷涌向太昊陵庙祭祖上香。

香客日达几十万人。

2008年3月22日(农历二月十五)参与庙会人数达82万多人,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太昊陵祭祀活动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伏羲文化广场)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是伏羲文化广场,可以容纳100万人聚会。

这里曾经在2004年和2006年举办过两届“中华姓氏文化节”,是我国目前祭祀祖先的最大的文化广场。

这条河叫蔡河,相传太昊伏羲氏就是在这条河里得白龟,根据龟背纹理而创八卦。

河上有桥三座,叫渡善桥,桥全长25米,敞肩式青石桥,桥头四石狮护卫。

到了这座桥就会忘记一切邪欲杂念,一心向善。

民间又把他称作“面桥”,意思是来祭拜伏羲氏的善男信女,来到这里马上就可以和人祖爷见面了。

大家过桥时,一定不可忘记人祖爷的教诲:要一心向善啊!(午朝门)【午朝门前】各位游客,这个大门是太昊陵景区的第一道大门。

因为大门朝南与子午相对,故称“午朝门”,又叫“午门”。

大家对这个名称一定不陌生,因为北京故宫的大门也叫午门,不同的是北京故宫的午门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建的,这里的午门则是朱元璋建造的。

大门通高10.35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红门金钉,中门为9排9路,两侧是7排9路。

门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是标准的帝王规制。

大门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大家请看这“八字墙”有什么特点?【游客回答后引导】“八字墙”向两边斜敞开,这是古代工匠特意设计的,可以给人带来很宽敞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显示了午朝门容纳八方游客的胸怀。

古时候文武大臣只能从两侧的东西天门进入太昊陵,午朝门是为皇帝和御祭钦差专建的。

今天我们大家就享受一回皇帝的待遇,从午朝门进入太昊陵。

(千年古槐)大家请看前面这棵古槐树,它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传说这棵树很有灵性,从不允许外界亵渎它,我们看到树从根部往上裂开一道很大的缝隙,就这道缝隙,是最具灵性的地方,过去常有玩皮的小孩子从缝隙中钻过去,可只要一钻,准卡在里边,怎么着都出不来,这时候必须向人祖爷祷告求情,才能出来。

不过,为了保护古树,现在对它加强了管理,不允许孩子再钻来钻去,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开裂的树干,始终生长旺盛,枝繁叶茂。

大家去过古寺名刹,古槐倒不少见,但是像这样树干开裂,生长旺盛的古槐却非常罕见。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呢?当然是太昊陵这片神奇的土地了。

当年伏羲氏率领部族沿黄河东迁,在宛丘定都,看中的就是这块神奇的风水宝地。

六千年前,伏羲氏在这块风水宝地创制了先天八卦,从此这里便充满了神奇。

仅在太昊陵就有“九大奇观”,今天我们见到的“古槐迎春”是太昊陵第一大奇观。

随着我的介绍,大家还将实地感受到其他奇观的魅力,我先给大家留一道题,看哪位游客能在我讲完之后记住太昊陵“九大奇观”的名称。

(午朝门)请大家向上看,正中间的匾额是宋高宗赵构书写的“龙师人皇”,太昊伏羲氏在这里创造了龙的图腾,“龙师人皇”是后人对他的尊称。

右面是原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书写的“中华始祖”,左面是欧阳中石书写的“昊德宣猷”,东西面是宋代理学家朱熹书写的“观法于天”、“观象于地”;背面是民国总统黎元洪书写的“象天法地”。

这些题词从不同侧面褒扬了人祖伏羲氏的功绩,从题词者的身份,我们不难看出伏羲氏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是何等的不凡。

(甬道)大家请向前看,我们面前的这条主甬道全长750米,是太昊陵的中轴线。

主甬道上青石铺墁,两旁古柏参天,使陵区愈显庄严肃穆。

这两边是太昊陵景区的整体效果图和基本情况介绍,大家可以欣赏。

从图示中大家可以看到,太昊陵的主体建筑均贯穿在这条中轴线上,如果从午朝门开始把所有的大门都打开,可以一直看到伏羲氏的陵墓,这就是“十门相照”。

太昊陵的“十门相照”在建筑上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点,从午门开始每过一个门均向左偏一点,把这些偏移的点连成一条线与地球子午线的夹角恰好是地球磁偏角的度数。

究竟为什么这样设计?里面蕴藏着怎样的玄机?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

这真让今天的我们惊叹于古人的建筑智慧。

(玉带河)面前这条河叫玉带河,古代又叫做御沟,在空中俯瞰像束在太昊陵腰间的玉带一样,故名玉带河。

河上有三座桥,分别与午朝门和东西天门相对应。

这是帝王宫殿陵寝建筑的规制,南京明故宫、明孝陵都是这种规制。

玉带河穿过东、西两侧的陵墙并入护城河,而后流入蔡河。

陵墙外侧河岸边各有一口井,俗称“玉带扣”。

这种形制全国只有四处,太昊陵位居其中。

据传玉带河还有一种含义,古人凡过玉带桥者,不能携带钱币,而且玉带河的碧水可以洗去世俗的铜臭之气,净化过往者的心灵。

所以今天的游客可以把随身带的硬币掷于河中,如果投中龙头,并且硬币不落下来,则预示鸿运当头,来年大富大贵,事业龙腾虎跃。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运气吧。

大家还记得太昊陵主甬道全长是多少呢?【停顿】对!750米,不到一公里,但是如果我们沿着这条线一直向北延伸,能直达北京故宫。

因此咱们脚下这条线可以说是帝王龙脉,很有灵气。

太昊陵这块风水宝地也因此充满了神奇。

大家请看,甬道两边挂着牌子的古柏树,最年轻的都有三百多岁了。

三百岁在这里还属于未成年,因为还有好多上千年的古柏,千年古柏就很有灵性了。

(道仪门)【道仪门前】前边这道门叫道仪门。

门上右边匾额是原书协主席沈鹏题写的“开天立极”,意思是说太昊伏羲氏在此画八卦开天地,创造了中华文明。

左边是著名书法家沈尹默题写的“真道道真”,这四个字无论是从左边读还是从右边读,读音都一样,是说只有真的道才能道出真的理。

古代这道门是提示前来祭拜的皇帝钦差,过此门时必须整冠束带,武官要卸下兵器,以示对人祖伏羲的敬重。

而一般游客则要行跪叩大礼方可越过此门。

所以道仪门也昭示后人要想了解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必须懂得礼仪,有谦卑的态度,方能进入道仪门,这是完成德业的第一步。

既然古代连皇帝都要整冠束带,那么今天也请各位在此都能放下俗念,放平心态,整冠束带,以谦卑的态度走进道仪门,去拜见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吧。

大家请看,甬道两边挂着牌子的古柏树,最年轻的都有三百多岁了。

三百岁在这里还属于未成年,因为还有好多上千年的古柏,千年古柏就很有灵性了。

大家看右边这棵柏树是不是长得很有个性?【停顿】这棵柏树的树龄已有一千多年了,它整个树冠没有一个枯枝,树干长满了奇形怪状的疙瘩,周身上下生满了枝丫,这就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天然“鸟柏”。

关于“鸟柏”的来历淮阳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当年伏羲氏率部族来到宛丘这块宝地后,便决定在此地建立一个美丽的家园,就命大力神鸟率百禽飞越田野森林,飞越高山大河,把不同的种子衔回来种在宛丘。

宛丘一带从此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伏羲氏为了表彰百鸟的功劳,便把一种常绿的大树命名为“鸟柏”。

这棵千年古柏就成了太昊陵的一景。

“鸟柏叠翠”也因此成了太昊陵的第二大奇观。

(先天门)【先天门前】这座高台建筑叫先天门,“先天门”三字为明代的一位叫尧卿的御史书写的,它是根据伏羲创制的先天八卦命名的。

6500年前,伏羲氏在这里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画成八卦,被尊为先天八卦。

4000年后,周文王被拘羑里城,根据伏羲氏的先天八卦原理演变为后天八卦,后人称为《周易》。

所以说淮阳是八卦的发源地,先天八卦也自然成了中华文化的源头。

大家请看,门上那两个大字念什么?【停顿】这两个字念“滥觞”,“滥”本来指大面积的沼泽地,还有一种意思是指江河的源头。

“觞”是指用动物头上的角做成的酒杯,“滥觞”本意是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小得仅可浮起一只微小的酒杯,引申为文化源头的意思。

两边的对联“尽宇宙之妙;通天人之际”高度评价了伏羲先天八卦的地位。

1986年8月,美籍华人、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袁家骝先生参观完太昊陵后,对伏羲氏八卦的历史功绩大加赞赏,挥笔写下了“中国文化发源地”的题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