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之《石灰吟》PPT(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之《石灰吟》PPT(完整版)
“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烧制过程中 要经历的痛苦
平常。
译文:石灰要经历过千万次的捶 打和开凿,才能被开采出深山。 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 事情。
看图记古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对偶
诗歌解读
锤:敲打。 凿:撞击,雕琢。 千、万:虚指,表示撞击次数多。
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 , 夸张
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 。 平常。
写石灰石开采和烧炼过程的艰难。
坚强不屈的精神。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 里开采出来的石灰石,把 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 常常。
齐读第三四句古诗,借助注释 理解诗句意思,说一说:诗句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碎成粉末
不怕牺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 这首诗呢?
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 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 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 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透过 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的石灰,我们 分明看到了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这就 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结构梳理 石灰吟
状物: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经历磨练
喻人: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坚守节操
坚韧不屈 堂堂正正
主题概括
《石灰吟》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 坚守高洁情操, 的决心。
拓展延伸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课堂演练 一、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平__常__。____________ 浑:___全__,__全__然__。______ 清白:_指__高__尚__的__节__操__。____
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 一语双关
既指石灰岩经烧制后成为白色的 石灰,也象征正直不阿的人品。
不怕牺牲、洁身自好的品质。
粉身碎骨也毫不惧 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 留在人世间。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 法?有何妙处?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拟人的修 辞手法,将石灰人格化,赋予石灰以人的 思想感情。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吟 咏事物的特有属性,和人的思想感情相吻 合,把一些抽象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
全,全然。
石灰的颜色
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 的精神。暗喻诗人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 身碎骨,也要做清白的人。这两句借石灰之口, 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 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译文:即使粉 身碎骨也毫不 惧怕,只要把 高尚的节操留 在人世间。 (课后第二题)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chuí záo
fén
锤凿焚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易写错
chuí
最后一横要短 一些
锤
写法:左窄右宽, 右部中间“艹”的 一横最长。
záo
凿
里面只有两横
写法:注意“凵” 框儿里面不要写成 了“羊”。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 然后与同座对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 通诗句。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再读这首诗, 注意读出石灰不怕 牺牲的精神和高洁 的品格。
(课后第一题)
伴读音乐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深入研读,领略意境。
读第一、二句诗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凿以及烈火焚烧的 情景。见到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
二、将《石灰吟》补充完整。 千锤万凿 出深山,烈火焚烧 若等闲 。 粉骨碎身 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字词听写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三题
三、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_平__沙__覆__盖__着__大__漠__,__在__月__光__下__犹__如__无__边__的__积__雪__,__月__亮__高__悬__在__燕__ _山__上__,__恰__似__一__把__弯__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即__使__粉__骨__碎__身__也__全__然__不__怕__,__只__要__能__把__高__尚__的__节__操__留__在__人__间__。__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竹__子__牢__牢__地__咬__定__青__山__一__点__也__不__放__松__,__它__的__根__深__深__地__扎__在__岩__石__ _的__缝__隙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10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今天我们做个古诗接龙的游 戏,我说上句,你们接下句,咱们开始吧。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石灰吟
于谦(1398年-1457年),字 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 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 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诗的题目《石灰吟》是什么意思? 石灰吟:吟颂石灰。 吟:吟颂。石灰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
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作 者 以 石灰自喻 ,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 和崇高的人格,表现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 好和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读第一二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 诗句意思,说说:石灰是怎样开采的?
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 为官清正,不畏强暴,关心百姓。他外出巡 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正统十四年,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 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 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百万 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 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 逆罪,判处死刑。
不怕磨难、不畏艰险
齐读第一、二句诗。
石灰还经受了什么磨难?读第三、四 句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体会到了石灰“勇于献身、清白 留世、洁身自好”的品质。
齐读第三、四句诗。
读读全诗,说说由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
刚强勇敢、甘愿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