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妇产科学产道异常章节
才能决定是否可以经阴道分娩 • III级绝对性狭窄,必须行剖宫产术
(2)产程进展异常:根据骨盆狭窄程度、胎位情况、胎儿大小及产力强弱情况 表现各异。
• 当骨盆人口平面狭窄而致相对性头盆不称时,常见潜伏期及活跃期早期产程 延长,经充分试产,一旦胎头衔接,活跃晚期产程进展顺利。
• 绝对性头盆不称,即使产力、胎儿大小及胎位均正常,胎头仍不能人盆,常 导致宫缩乏力及产程停滞,甚至出现梗阻性难产。
8.5~9.5㎝ ≤8.0㎝
分类
(1)单纯扁平骨盆 :骨盆入口呈横扁圆形,骶岬向前下突出,使骨盆入口前后径缩短而横
径正常。
(2)佝偻病性扁平骨盆:骨盆入口呈横的肾形,骶岬 向前突,骨盆入口前后径短。骶骨变
直向后翘。尾骨呈钩状突向骨盆出口平面。由于坐骨结节外翻,耻骨弓角度增大,骨盆出口横径变 宽。
中骨盆平面狭窄
3. 骨盆出口平面狭窄的处理
骨盆出口平面狭窄阴道试产应慎重。用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 状径之和估计出口大小。
① 若两者之和> 15cm,多数可经阴道分娩,有时需行产钳助产或 胎头吸引术助产。
② 若两者之和≤15cm,足月胎儿不易经阴道分娩,应行剖宫产术 结束分娩。
4.均小骨盆的处理
① 若估计胎儿不大,产 力、胎位及胎心均正常,头盆相称,可 以阴道试产。
② 若胎儿较大,头盆不称,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5.畸形骨盆的处理
根据畸形骨盆种类、狭窄程度、胎儿大小、产力等情况具体分析。 若畸形严重,明显头盆不称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软产道异常与处理
阴道异常
阴道横膈 阴道纵膈 阴道包块
1. 阴道横隔多位于阴道上、中段。 2. 若影响胎先露部下降,当横隔被撑薄,此时可在
2. 中骨盆平面狭窄的处理
① 中骨盆平面狭窄主要导致胎头俯屈及内旋转受阻,易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 位。产妇多表现活跃期或第二产程延长及停滞、继发性宫缩乏力等。
② 若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更低,可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为枕前 位,待其自然分娩,或行产钳助产或胎头吸引术助产。
③ 若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第三节 产道异常
Abnormal Birth Canal
骨盆的组成
骨盆的骨骼 女性骨盆是躯干和下肢之间的骨 性连接,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 块髋骨组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 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骶骨由 5~6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由 4~5块尾椎合成 。 骨盆的关节 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 关节。
• 中骨盆平面狭窄较入口平面狭窄更常见 • 主要见于男型骨盆及类人猿型骨盆 • 以坐骨棘间径及中骨盆后矢状径狭窄为主
Ⅰ级 Ⅱ级 Ⅲ级
测量径线
临界性狭窄 相对性狭窄 绝对性狭窄
坐骨棘间径
10.0㎝ 8.5~9.5㎝ ≤8.0㎝
坐骨棘间径+中骨盆后 矢状径 13.5㎝ 12.0~13.0㎝ ≤11.5㎝
(2)产程进展异常:胎头多于宫口近开全时完成内旋转,因持续性枕后(横)位引 起继发性宫缩乏力,多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甚至停滞。
(3)其他:胎头受阻于中骨盆,强行通过以及手术助产矫正胎方位等易导致胎 头发生变形,软组织水肿,产瘤较大,严重者发生胎儿颇内出血、头皮血肿及胎 儿窘迫等,阴道助产则可导致严重的会阴、阴道损伤和新生儿产伤。严重的中骨 盆狭窄、宫缩又较强,可发生先兆子宫破裂甚至子官破裂。
• 偏斜骨盆的特征是骨盆两侧的侧斜径(一侧髂 后上棘与对侧髂前上棘间径)或侧直径(同侧 髂后上棘与髂前上棘间径)之差> 1cm。
• 骨盆骨折常见于尾骨骨折使尾骨尖前翘或骶 尾关节融合使骨盆出口前后径缩短,导致骨 盆出口狭窄而影响分娩。
临床表现
1.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1)胎先露及胎方位异常:臀先露、肩先露或面先露等发生率是正常骨盆者3
骨盆的类型 女型 扁平型
类人猿型 男型
• 女型(gynecoid type):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
横径较前后径稍长,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 ≥10cm。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我国妇女占5258.9%。
• 扁平型(playtypelloid type):骨盆入口呈扁椭圆形,
入口横径大于前后径,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 变直向后翘或深弧形,故骶骨短骨盆浅,较为常见, 我国妇女约占23.2%-29%。
类人猿型(anthropoid type) :骨盆入口呈长椭圆形, 入口前后径大于横径,骨盆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 较突出,坐骨切迹较宽,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 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骶骨往往有6节, 较其他类型深,我国妇女约占14.2%-18%。
男型(android type) :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 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 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 骨盆腔呈漏斗形,往往造成难产。少见,我国妇女 仅占1-3.7%。
阴道、宫颈、子宫、骨盆底软组织
骨产道异常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 常见于扁平型骨盆 • 主要为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狭窄 • 以对角径为主,分3级
Ⅰ级
测量径线 正常值 临界性狭窄
对角径 12.5~13.0 ㎝ 11.5㎝
骨盆入口前后径 11.0 ㎝ 10.0㎝
Ⅱ级 Ⅲ级
相对性狭窄 绝对性狭窄
10.0~11.0㎝ ≤9.5㎝
3. 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常与中骨盆平面狭窄并存。 易致继发性宫缩乏力和第二产程停滞,胎头双顶径不能通过骨盆出口平面。不宜 强行阴道助产,否则导致严重的软产道裂伤及新生儿产伤。
诊断
病史 全身检查 腹部检查
包括既往分娩史、骨外伤、佝偻病及其他骨病史 注意形态、步态,有无脊柱及髋关节畸形,米氏菱形窝是否对 称 腹型,评估头盆关系(胎头跨耻征检查)
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常与中骨盆平面狭窄相伴行 •主要见于男型骨盆 •以坐骨结节间径及出口后矢状径狭窄为主
测量径线
Ⅰ级 Ⅱ级 Ⅲ级
正常值 临界性狭窄 相对性狭窄 绝对性狭窄
坐骨结节间径
8.0~9.0㎝ 7.5 ㎝ 6.0~7.0 ㎝ ≤5.5 ㎝
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 矢状径 >15.0 ㎝ 15.0 ㎝ 12.0~14.0 ㎝ ≤11.0 ㎝
1. 阴道包块包括阴道囊肿、阴道肿瘤和阴道尖锐湿疣。 2. 阴道囊肿较大阻碍胎先露部下降,此时可行囊肿穿
刺抽出其内容物,待分娩后再选择时机进行处理。
直视下自小孔处将横隔作X形切开。待分娩结束再 切除剩余的隔。
3. 若横隔高且坚厚,阻挡胎先露部下降,则需行剖 宫产术结束分娩。
1. 若伴有双子宫、双宫颈,位于一侧子宫内胎儿下降, 通过该侧阴道分娩时,纵隔被推向对侧,分娩多无 阻碍。
2. 若发生于单宫颈时,有时纵隔位于胎先露部的前方, 若纵隔薄可自行断裂,分娩无阻碍。若纵隔厚阻碍 胎先露部下降时,须在纵隔中间剪断,待分娩结束 后,再剪除剩余的隔。
倍以上。头先露时头盆不称的发生率高,初产妇多呈尖腹,经产妇呈悬垂腹, 临产后胎头迟迟不人盆,胎头跨耻征阳性;偶有胎头尚未衔接,但在阴道口 见到胎头产瘤的假象,扁平骨盆且骨盆较浅时,产程初期,胎头常呈不均倾 位或仰伸位人盆,耻骨联合上方仍可触及胎头双顶径,误认为胎头位置低。
• I级临界性狭窄,绝大多数可经阴道分娩; • II级相对性狭窄,阴道分娩的难度明显增加,胎儿不大且产力好,需经试产后
• 与类人猿型骨盆类似。
• 常因中骨盆及骨盆出 又称为均小骨盆 • 属正常女型骨盆 • 骨盆三个平面各径线均比正常小2cm或更多 • 常见于身材矮小、体型匀称的妇女。
畸形骨盆
• 指骨盆失去正常形态及对称性,包括跛行及 脊柱侧凸所致的偏斜骨盆和骨盆骨折所致的 畸形骨盆。
3.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胎膜早破、脐带先露及脐带脱垂;缺血缺氧,颅内出血及其他新生儿产
伤、感染等疾病。
分娩处理
1.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的处理
① 绝对性骨盆入口狭窄:对角径≤9.5cm,剖宫产结束分娩。 ② 相对性骨盆入口狭窄:对角径10.0--11.0cm,胎儿大小适宜,产力、胎位及胎
心均正常时,可在严密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试产充分与否应以宫口扩张程度 为衡量标准。骨盆入口狭窄的试产可等到宫口扩张至4cm以上。胎膜未破者可 在宫口扩张≥3cm时行人工破膜。若破膜后宫缩较强,产程进展顺利,多数能 经阴道分娩。试产过程中若出现宫缩乏力,可用缩官素静脉滴注加强宫缩。试 产后胎头仍迟迟不能人盆,宫口扩张停滞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及时行剖宫 产术结束分娩。
骨盆测量 产科检查
胎位及产程 动态监测
预示狭窄骨盆的以下情况需警惕:初产妇临产后胎头尚未衔接 或呈臀先露、肩先露等异常胎先露,或头先露呈不均倾位衔接 ,或胎头内旋转受阻以及产力、胎位正常而产程进展缓慢时。
产科骨盆测量(pelvimetry)
• 检查内容 测量对角径、中骨盆前后径、出口前后径、出口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 径及耻骨弓角度等;检查骶岬是否突出、坐骨切迹宽度、坐骨棘凸出程 度、骶凹弧度及骶尾关节活动度等
(3)其他: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等分娩期发病率增高。偶有狭窄骨盆伴有宫缩 过强和产道梗阻,表现为腹痛拒按、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检查可发现 产妇下腹压痛、耻骨联合分离、宫颈水肿,甚至出现病理性缩复环、肉眼血 尿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子宫破裂。
2. 中骨盆平面狭窄 (1)胎先露及胎方位异常:胎头衔接后下降至中骨盆平面时,由于中骨盆横径 狭窄致使胎头内旋转受阻,双顶径受阻于中骨盆狭窄部位,导致持续性枕后(横) 位,经阴道分娩受阻。
2. 对产妇的影响
胎位异常: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继发性官缩乏力,产程延长 或停滞,使手术助产、软产道裂伤及产后出血增多;产道受压过久,可形 成尿瘘或粪瘘;严重梗阻性难产伴宫缩过强形成病理缩复环,可致先兆子 宫破裂甚至子宫破裂;因胎膜早破、手术助产增加以及产程异常行阴道检 查次数过多,产褥感染机会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