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教学大纲Obstetric and Gynecology(供五年制临床肿瘤、眼科、全科、麻醉本科专业用)前言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学科组成的一部分,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较广且独立性较强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妇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
妇产科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和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本课程需要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相关知识作基础。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谢幸、苟文丽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版《妇产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妇产科学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及见习(门诊及病房)两大部分,在课堂讲授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授课中条理分明,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基础理论,阐明妇产科基础知识及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适当介绍国内外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并说明某些课题研究方向,使学生逐步熟悉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
通过见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病例讨论,CAI、SP模型、幻灯、示教等方法达到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将来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同学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供共60学时,3学分。
其中课堂讲授48学时,见习12学时。
本课程为校考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
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由见习报告、课后作业组成。
绪论0.5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妊娠生理 1妊娠诊断 1异常妊娠4(2+2)妊娠期特有疾病 3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3(内科)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 1胎儿异常与多胎妊娠 1胎盘与胎膜异常 3羊水量与脐带异常自学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自学 3自学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胎儿干预正常分娩 3异常分娩 2第一章 绪 论目的与要求1、掌握妇科学、产科学的研究范畴。
2、掌握怎样学习好妇产科学课程。
3、熟悉妇产科学近代进展。
教学内容1、妇科学、产科学的研究范畴;2、妇产科学近代进展。
3、怎样学习好妇产科学课程。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目的与要求1、掌握女性骨盆的形态与结构,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
2、掌握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3、熟悉盆腔血管、淋巴与神经的分布。
4、自学了解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教学内容分娩期并发症 2 正常产褥 自学 3 产褥期并发症 1 妇科病史及检查 自学 3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1 外阴及阴道炎症 1 子宫颈炎症0.5 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2 3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0.5 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 1.5 外阴肿瘤子宫颈肿瘤(宫颈癌) 2 子宫肿瘤2 卵巢肿瘤与输卵管肿瘤 2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2 2 生殖内分泌疾病3 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 1 计划生育 1 妇女保健自学 自学 合计 4812总计601、女性骨盆的组成部分、骨盆的分界、骨盆类型。
2、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3、盆腔血管、淋巴与神经的分布并介绍其临床意义。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目的与要求1、掌握卵泡的发育过程和性激素的分泌。
2、掌握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3、熟悉性激素的生理作用、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4、了解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1、卵巢内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以及它所分泌的性激素,包括雌、孕和雄激素。
2、卵巢性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和所引起的周期性变化。
3、下丘脑、垂体和卵巢轴的相互关系及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第四章妊娠生理目的与要求1、掌握卵子从受精到受精卵的输送、发育、着床的过程。
2、掌握胎盘的形成和结构,熟悉胎盘的功能。
3、熟悉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4、了解妊娠期母体的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受精和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过程。
2、胎盘的形成、结构、胎膜、脐带、羊水,胎盘功能。
3、妊娠母体生殖系统、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
第五章妊娠诊断目的与要求1、掌握早期、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2、熟悉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及判定。
教学内容1、早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及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2、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3、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种类及其判定。
第六章异常妊娠第一节流产目的与要求1、掌握流产的不同阶段诊断和处理。
2、熟悉几种特殊类型流产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不同的处理原则。
3、了解流产的常见病因和病理变化教学内容1、一般讲解流产的定义。
2、流产的常见病因和病理变化。
3、流产的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和处理4、稽留流产、复发性流产、感染伴流产的几种特殊副处理。
第二节异位妊娠目的与要求1、掌握输卵管妊娠的处理原则。
2、熟悉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各种辅助诊断方法,力求做到早期诊断。
3、了解异位妊娠的定义及分类。
教学内容1、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
2、输卵管妊娠的病因,一般讲解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3、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各种辅助诊断方法。
4、各种异位妊娠与流产,黄体破裂出血,盆腔炎的鉴别。
5、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原则。
第三节早产目的要求1、掌握早产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2、熟悉早产的病因。
3、了解早产的预测及预防。
教学内容1、早产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2、早产发病常见原因。
3、早产的预测及预防。
第四节过期妊娠目的与要求1、熟悉过期妊娠对母儿影响及其诊断;2、了解过期妊娠的病理变化及处理。
教学内容1、过期妊娠的定义、发病因素和病理。
2、过期妊娠对母儿的影响。
3、过期妊娠诊断。
4、过期妊娠的处理方法。
第七章妊娠特有疾病第一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目的与要求1、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及对母儿影响。
2、掌握此病症的不同类型及临床表现。
3、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教学内容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
2、基本病理生理的变化和对母儿影响。
3、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对该病的预防。
第二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目的要求:1、掌握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影响。
2、熟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及治疗。
3、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定义及发病特点。
教学内容: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定义,发病的地区性、家族聚集性倾向及复发性。
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影响,特别是对围产儿的危害。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药物治疗及产科管理。
第三节糖尿病目的与要求1、掌握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
2、熟悉对糖尿病孕妇的处理。
3、了解糖尿病的两种类型。
4、了解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
教学内容1、糖尿病分类和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
2、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3、妊娠合并糖尿病处理第四节妊娠剧吐(自学)第八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第一节心脏病目的与要求1、掌握熟悉早期心力衰竭诊断。
2、熟悉妊娠伴有心脏病时心脏病与妊娠二者间的相互影响。
3、了解妊娠伴有心脏病的防治。
教学内容1、心脏病孕妇的妊娠,分娩及其疾病之间相互影响。
2、早期心衰诊断标准。
3、妊娠伴有心脏病的防治(包括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第二节急性病毒性肝炎目的与要求1、掌握病毒性肝炎对母儿的影响。
2、熟悉妊娠对病毒性肝炎影响及预防方法。
3、了解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重症肝炎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性。
2、妊娠与病毒性肝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3、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第三节贫血(自学)第四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学)第五节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目的与要求1、掌握妊娠期阑尾位置的变化、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断;2、熟悉妊娠期阑尾炎的鉴别诊断;3、了解妊娠期阑尾炎的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1、妊娠期阑尾位置的变化;2、妊娠期阑尾炎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断;3、妊娠期阑尾炎的鉴别诊断;4、妊娠期阑尾炎的治疗原则。
第六节急性胰腺炎(自学)第九章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目的与要求1、熟悉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
2、熟悉尖锐湿疣的传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
3、了解梅毒的病原体、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合并妊娠时的处理〉。
4、了解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及临床待征、治疗方法。
5、了解AIDS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1、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
2、尖锐湿疣的传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
3、梅毒的病原体、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合并妊娠时的处理〉。
4、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及临床待征、治疗方法。
5、AIDS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第十章胎儿异常与多胎妊娠第一节胎儿先天畸形目的与要求1、熟悉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的定义、诊断和处理。
第二节胎儿生长受限目的与要求1、熟悉胎儿生长受限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了解引起胎儿生长受限的病因及分类。
第三节巨大胎儿目的与要求1、掌握巨大胎儿的定义。
2、了解巨大胎儿出现的高危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
3、了解巨大胎儿诊断和处理。
第四节胎儿窘迫目的与要求1、掌握胎儿窘迫的概念。
2、熟悉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3、了解胎儿窘迫的原因、分类。
教学内容1、胎儿窘迫的概念、发病原因及分类。
2、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及各种诊断方法。
3、胎儿窘迫处理第五节死胎目的与要求1、熟悉死胎的定义和病因。
2、熟悉死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第六节多胎妊娠目的与要求1、掌握多胎妊娠的诊断方法及并发症。
2、熟悉多胎妊娠的处理原则3、了解多胎妊娠的定义及分类。
第十一章胎盘与胎膜异常第一节前置胎盘目的与要求1、掌握前置胎盘的分类、临床表现。
2、掌握前置胎盘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3、熟悉其对母儿的危害性。
4、了解前置胎盘的病因。
教学内容1、前置胎盘的病因。
2、前置胎盘的分类(如完全性、部分性、低置胎盘)及其临床表现。
3、前置胎盘对母儿双方的影响。
4、前置胎盘的诊断及处理方案。
第二节胎盘早剥目的及要求1、掌握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分类2、掌握胎盘早剥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3、熟悉本病对母儿的危害性和并发症。
4、了解胎盘早剥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预防。
教学内容1、胎盘早剥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2、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3、胎盘早剥的并发症及预防。
第三节胎膜早破目的与要求1、掌握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2、熟悉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
3、了解胎膜早破的病因。
教学内容1、胎膜早破的定义,发病因素。
2、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及对母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