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成果电力1

QC成果电力1

前言随着电力系统向大机组、高电压和跨省全国联网的现代高科技大电网方向发展,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电路上传输越来越多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实时数据和生产管理信息。

科学技术进步,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元器件在电力通信设备中广泛应用,一方面使电力通信设备功能和性能明显提高,设备自身故障大为降低;另一方面其工作耐压低、抗强电磁干扰性能弱的特点在电力系统强电磁场的特殊环境下,对精密的通信设备造成危害日趋严重,使通信设备故障率依然居高不下。

其后果不但损坏了昂贵的设备,更严重的是造成电力通信中断,使支撑现代化电网运行的继电保护、安全控制、调度自动化等实时信息中断,危及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所以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降低外界因素造成电力通信设备故障,是电力通信人员面临的新课题。

(1)过电压:在电气设备或线路上出现高于正常工作的电压。

因雷电引起过电压称为“雷电过电压”;高压电网异常操作、负载剧变、断线、接地、短路等故障而引起的过电压称为“强电过电压”。

0 小组概况1、小组名称:通讯班QC小组2、成立时间:1995年3月3、本次课题:降低电力通信设备故障率4、登记注册号:5、课题类型:现场型6、活动时间:2002年4月至2002年12月7、活动次数:活动期内每月2次,出勤率98%8、小组历年活动情况:小组成员一览表P1 选题理由P2 现状调查调查(一)为了掌握活动的一手资料和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小组成员对2001年1月至2002年4月(共计16个月)的值班日记和故障处理登记簿中的所记录的各类故障进行分类调查统计。

通信设备故障调查表N=38调查跨度:2001年 1月至2002年4月 调查者: 日期 :2002年4月30日制图:时间 : 2002年4月30日通信故障排列图调查(二)为了进一步调查近年来通信设备故障情况,根据多年的通信设备故障记录统计资料,继续进行纵向调查,对各年过电压(主要是雷电过电压和强电过电压)造成通信设备故障占年度设备总故障的比率进行统计分析。

多年过电压故障占设备总故障比率表调查者: 日期 :2002年4月10日98年度99年度2000年度2001年度绘图:时间:2002年4月10日多年过电压故障占设备总故障比率示意图从以上横向和纵向调查中发现:A、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科技含量高的元器件在通信设备中大量应用,设备元器件自身内在故障明显下降,但其工作电压低,抗干扰能力差的弱点,在电网强电磁场环境下更易暴露,使外界因素对设备危害造成故障逞逐年上升趋势;B、当变电所附近出现雷电或电网强电异常时(主要是单相接地故障时地电位升高的反击),瞬间强大的过电压、过电流和电磁感应往往使常规的防雷保安器失去保护作用,同时危害多台通信设备,造成设备大面积损坏的恶果;C、在2001年度调查周期内雷电和强电过电压造成通信设备故障台次占设备总故障台次70%以上,影响了电力系统通讯的安全畅通。

P3 目标值的确定制图:时间:2002年5月3日2.目标值的设定的依据:A、由于电力通信专用网传送的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数据和信息极为重要,雷电和强电过电压对通信设备的损坏将直接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所以各级领导重视,活动的时间、费用和人员配合容易落实。

B、班组开展QC活动多年,经验丰富,成果显著,有较强的组织实施能力,小组成员专业素质强,有一定的防雷电和防强电过电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本次课题目标值的实现在组织上、技术上是有保证的。

C、把活动目标值的过电压故障定为总故障的20%以下,已考虑到过电压对电力通信设备影响理论上的复杂性和实践中探索性,是比较切合实际情况;通信设备故障率≤3%是电网标准通信站要求,通过努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P4 分析原因从现状调查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雷电和强电过电压造成通信设备故障所占比例相当大。

为此,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按照人、机、料、环、法、测等6大因素进行分析。

从中我们发现雷电和强电过电压二者对通信设备危害的形式虽然不同,但造成设备故障的因素基本相同,其实质是一样,所以利用因果图绘出过电压时通信设备故障的所有因素。

绘图:吴飞龙时间:2002年5月5日因果分析图P5 确定主要原因对原因分析中12个可能对通信设备造成故障的末端因素,小组成员分工负责,进行逐条鉴别确认,排除影响不大的原因,找出确实对通信设备故障产生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小组进一步活动制定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要因确认表P6 制定对策表为了小组目标值的实现,针对经过“要因”论证后确认的高、低压电缆同沟敷、钢绞线感应电压大和施工不规范三个主要因原,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对各种见解进行进一步评价、论证,归纳出如下实施对策表。

对策表制表:时间:2002年5月10日D 对策实施办公楼与林中变电所通信音频电缆全长近3Km,利用就近的10KV 实施1高压输电力线路的杆塔资源进行同杆架设,工程由莆田局外请施工队实施。

由于施工队伍凭自己经验,按电信部门习惯进行施工,音频电缆投入运行后来通信终端设备故障时有发生。

鉴于施工队伍性质复杂,QC 小组按对策措施计划,要求施工队对钢铰线进行接地时,施工部门以要增加材料、人工费及电信部门线路都没有这样作为由,不予接受,使本方案实施一度陷入困实施2挫折惊喜境。

我们反复说明了在电力高压线路下同杆架设音频电缆和电信部门单独路由线路所处的电磁环境的根本不同,强调高压线下悬挂音频电缆的钢绞线进行接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后经领导协调,施工部门最终按照通信人员的要求,对钢绞线每隔200米左右重新进行接地,接地网电阻改造后,现场实测均符合≤15Ω的技术指标要求,使小组活动方案终于得到了实施。

实施后情况如图所示。

方案1实施示意图随后7月份的一次台风袭击时,林中变电所多条10KV 电力线故障跳闸,架设音频电缆的电力线7#杆附近钢绞线接地引下线熔断,部分设备接口盘不同程度受损。

这说明过电压时对地扩散电流之大超过我们预计,经讨论后采用规格φ10m/m 的镀锌圆钢筋替代原截面积35mm2接地引下线,并采取措施继续改善接地电阻,后来类似过电压情况时,都未发生接地线熔断现象。

一个县级电力调度单位以同样方式架设一条到林中变电所的音频电缆,由于吊线没有分段接地,此后2次线路过电压时,都造成相关通信终端设备损坏,音频电缆不同程度报废,而本部门通信设备运行正常,安全畅通。

220KV 林中变电所是一所大型变电站,由于平面布置限制,继电保护室和通信楼微波机房之间有200多米的距离,原保护信号通过普通音频电缆连接到微波设备后,经通信机房数字微波设备与华能福州电厂实现保护信号双向微波传输。

实践证明,普通音频铜芯电缆在变电所强电磁场环境中受过电压电磁干扰严重。

QC 小组结合微波高频保护相关设备改造,在有关部门支持下,采用了抗电磁干扰性能强的光纤电缆设备替代原来在高压电缆沟内的250米音频电缆,并在通信传输设备和继电保护装置侧增加了结论:电力线路过电压时,通信设备达到0故障目标。

实施3光电转换器,实现了重要的保护信号光/电转换传输, 由于本局继电保护班人员的积极配合,本方案实施顺利。

方案实施后,变电所发生1次过电压故障,通信设备未出现损坏。

方案2实施后保护信号光电传输示意图我们吸取非专业队伍施工不规范的教训,在变电所及线路接地网改造施工中,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小组成员除了机房值班外,其他人员全部跟随施工队伍,主动介入进行现场全过程监督管理:(1) 对接地点接地电阻测试达不到规定时,马上要求加长延伸接地镀锌扁铁,扩大接地网面积,直到重新测试接地电阻符合技术要求,实测数据如下表; (2) 对部分线路音频电缆与10KV 高压电线垂直距离达不到2.5米的,要求把音频电缆从10KV 电力线路上降下来进行重新调整,使之符合要求;(3) 在跨越公路二处,通信电缆与公路最小垂直距离不到5.5米安全距离要求时,在公路两边杆塔上戴帽铁塔加高2米,使通信电缆同时满足与地面及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

通过小组成员克服困难,不辞辛苦的细致工作,使本方案完全按对策方案实施。

实施后接地电阻实测值结论:变电所强电过电压时,通信设备达到0故障目标C 效果检查上述方案实施后,小组对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份通信设备故障进行分类统计,并与活动前《多年过电压故障占设备总故障比率表》进行分析对比,可以看出雷电过电压和强电过电压对通信设备造成损坏的故障台次,已从活动前16个月的平均占设备总故障71.05%下降至观察期的14.28%。

说明通过活动,明显降低了过电压时危害造成电力通信设备的故障,省通信调度部门年终考核统计报表显示:本部门通信设备总故障已下降到2.3%的良好状态,,小组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

活动前后过电压故障所占比率对比表制表: 时间:2003年2月28日2468101214元件老化接触不良电源故障雷害过电压故障强电过电压故障其他频数0102030405060708090100累计%绘图: 时间:2003年2月28活动后通信故障排列图制图: 时间:2003年2月28日活动前后效果对比图活动后,通信设施故障下降,设备直接检修费用比去年同期减少14.8万元.活动前后设备检修费用表 单位:万元通过QC 小组活动,降低过电压对电力通信设备的危害,通信设备故障大大减少,确保了电力调度通信安全畅通,电网继电保护和自动化信息在电力通信专用中通道安全可靠传输,为支撑现代化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A2 总结及今后打算1、通过QC小组活动,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参与意识,进一步丰富了过电压对通信设备危害的理论知识和防范的实践经验,详见活动成果雷达图。

2、降低了过电压对电力通信设备造成的危害,为电力系统运行实时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减少了隐患。

3、对计算机MIS网络终端设备通过架空音频电缆连接的,拟采用光电隔离器等技术措施,以进一步确保微电子数据设备免受残余感应电压的影响,实现我局提出设备“零故障”目标,这有待今后课题活动的进一步检验。

过电压理论知识团队精神参与意识过电压防范经验质量意识QC知识QC小组活动成果雷达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