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形与几何”微课课例研究

“图形与几何”微课课例研究

龙源期刊网
“图形与几何”微课课例研究
作者:孟秀儿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08期
目前,微课教学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

问题一:从网上搜索小学数学课堂微课视频,内容繁杂,但大部分微课呈现的是“浓缩课”,就是从传统一整节课例中截取一段,去掉思考、自学和互动时间把一节传统课压缩10分钟内的“课例片段”微课,重难点不突出,经常会出现现有的微课去配合教学设计,而不是微课服务于教学,有生搬硬套之嫌。

问题二:现有的微课大多是以单个微课存在,没有配套的形成一门课程,微课使用效果不理想。

单个微课大多没有配套的教学设计、教学多媒体,也没有课后练习。

如何把微课更好地运用到课堂当中,让这样的现象有所改观,这成为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前期准备
微课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以下几个部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笔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筛选,找出适合做微课的内容进行研究。

概念性的内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主要指概念性、单位进率关系等内容;方法性的内容: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方法性的内容,如三角形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操作性的内容: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用圆规作图等。

微课教学设计及制作经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单个优秀的微课无法联系相关的知识,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余永真教授提出“系列微课”,也就是专题式微课。

针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选择某个较小专题内容,设计有效的微课专题系列,利用FLASH软件,camtasisa studio v6.0.2等软件进行制作。

微课的应用及课堂教学设计制作微课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教学。

我们利用微课教学破解“图形与几何”这一教学难题,让微课的火花点亮教学课堂。

典型课例分析
公式推导课——《圆的面积》①课前准备:课前通过微课演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向学生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

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想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

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微课,小弘姐姐和小毅弟弟的对话,利用马儿吃草的问题,提出问题,马儿能吃到草的面积有多大?从而来解决半径为5米的圆,面积有多大?③合作探究:学生们同桌合作,动手操作剪拼图形纸片。

最后教师通过微课演示把抽象化为具体:“把圆分为4份,8份,16份,32份……拼剪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

”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④交流反思:每个小组上台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反思在操作的过程中的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