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三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
这是因为()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是由细胞构成的C.能适应环境D.能生长和繁殖2. 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 在谚语“万物生长靠太阳”中,影响生物生长的生态因素是()A.水分B.温度和水C.阳光D.其他生物4. 下列选项中均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①雷鸟的羽毛颜色随季节而变换②柳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③蚯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④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 车前草同一层的每片叶之间的夹角是137°,叶片的这种有序排列能最大效率的接受光照,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适应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影响环境6.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该生态系统中,牛羊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B.合作C.竞争D.寄生7. 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A.25℃和0℃B.有空气和无空气C.温度和水分D.有光和无光8. 下图是小磊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甲→丙D.甲→丙→乙→丁9.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10. 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箭头表示含碳物质的流动方向,则代表分解者的是()A.甲B.乙C.丙D.丁11. 以下关于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大气圈、水圈的下部和岩石圈的上部B.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动物不能像植物一样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C.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2. 下面是泽泽同学在学习《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后所作的笔记,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B.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C.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D.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400倍13. 将写有“生物”字样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正确操作应看到的图象是()A.B.C.D.14.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些细胞,他判断观察到的细胞是植物细胞。
他可能根据下列哪些结构作出判断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15. 下列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选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B.用碘液进行染色观察效果好C.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D.撕取的洋葱鳞片叶表皮越大越好16.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不易看清楚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17. 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组织B.细胞C.器官D.系统18. 与叶肉细胞的结构相比,神经细胞不具有()A.细胞壁和叶绿体B.细胞壁和细胞核C.细胞膜和细胞核D.细胞膜和叶绿体19. 小明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C.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D.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二、多选题20. 下列关于人体基本组织与结构的搭配错误的是()。
A.上皮组织——皮肤表皮B.结缔组织——血液C.肌肉组织——肌腱D.神经组织——大脑三、单选题21. “基因身份证”是记录人体特定遗传信息的芯片。
所记录的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人体细胞的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壁22. 将一粒玉米种子放在火上烧,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A.无机物、无机物B.有机物、有机物C.有机物、无机物D.无机物、有机物23. 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下列正确的是()A.④→②→①→③→⑤B.②→①→④→③→⑤C.⑤→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⑤24. 如图中描述细胞分化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25. 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一个细胞经过4次分裂后,产生新细胞的个数和每个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16个、23对B.16个、23条C.8个、23对D.8个、23条26. 某生态系统中仅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及其生活环境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B.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乙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D.甲和乙是捕食关系四、判断题27.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该图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_____)(2)①到②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_____)(3)④和⑤所示的细胞群属于不同的组织。
(_____)(4)③可以进一步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组织。
(______)(5)③④⑤中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染色体数目也不同。
(______)五、综合题28.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罗源梅岭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图中已有的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
(2)此图中的各种动物可以统称为______;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3)此图中含有________条食物链。
请写出包含蛇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
(4)此食物网中与鹰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_____;(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某条食物链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汞浓。
生物体甲乙丙丁汞浓度7 0.51 68 0.05(ppm)气污染,同时绿色植物还能通过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大多数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7)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
29. 结合图,根据显微镜的功能选择显微镜的结构相应序号或名词:(1)能调节视野亮度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更换物镜要用____________。
(3)能大幅度升降镜筒的是[___]____________。
(4)能放大物像的有⑤和 [___]____________。
30. 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植物细胞特有的、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2)细胞中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的是[___]________。
(3)克隆羊“多莉”的出生与三只母羊有关,其中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那么“多莉”长得最像_______羊,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_____中。
(4)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
(5)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⑤__________中的_______含有大量的糖分。
六、实验探究题31. 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之一,制作装片是显微观察的重要手段。
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1)将图中①?④实验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图中步骤①和②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的操作过程是对实验材料进行____________。
(3)图丙中,出现[a]______(填名称)的原因是图乙中的____(填序号)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4)小明用低倍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物像较为模糊,此时他应该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___方移动。
(5)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
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______ (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
(6)“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
”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
这种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内的________中。
七、综合题32. 针对塑料袋以及一次性塑料泡沫餐具被人们随意丢弃而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以大豆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模拟实验,探究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请回答探究实验中的相关问题:提出问题: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吗?作出假设: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不利影响。
实验材料:2粒大豆种子、2个栽种盆、土壤、塑料袋、直尺。
操作方案: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别标号为A、B,在A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盆中放入等量的加入若干塑料袋的土壤。
②将两粒相同的饱满的大豆种子分别栽种在A、B两个盆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定时浇水,培养一段时间。
③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定期测量A、B两组植株的高度(如图一);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A、B两组植株根系(如图二)。
实施计划:依据计划,按步骤完成探究活动。
(1)本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
(2)由图一可得出实验结论为:_______,A盆豆苗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本实验中只用了两粒种子,虽然都萌发生长,但是存在不合理之处,因为这种操作使实验____。
(4)改进实验后,同学们仍发现塑料袋污染的土壤中,植物生长迟缓甚至死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