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2-2003年中国大陆笔记本电脑市场概况

2002-2003年中国大陆笔记本电脑市场概况

2002~2003年中国大陆笔记本电脑市场概况慧聪研究2002年中国笔记本PC市场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众多新厂商的加入,使笔记本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据慧聪研究的调查分析表明,2002年中国笔记本PC市场实现销量74.6万台,比2001年增长19.0万台,同比增长29.96%,远超过台式电脑的增长速度。

中国大陆笔记本PC销售增长的原因主要有:1、笔记本价格大幅下降:2002年可以称作笔记本的价格年,上半年IBM、戴尔、东芝和惠普等国外品牌的一系列降价行动将国产笔记本逼上“梁山”,如IBM ThinkPad中的一款下调4700元,降价幅度之大,令业界震惊;面对突如其来的价格压力,国产笔记本厂商没有盲目地跟风,国产三大品牌都不谋而合地采取不作为的态度以静制动,直到2002年4月,才在价格上有所松动。

而真正意义上大打价格战则是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各大品牌降价幅度都在3000元以上,降幅之大,史无前例。

价格战使得国产笔记本电脑价格普遍下调10%左右,消费者从中获益颇丰,几乎每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节省3000元左右。

根据慧聪研究2002年下半年的价格市场监测,笔记本电脑2002年下半年的需求价格曲线一路飙升,价格下降使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笔记本的销量在2002年下半年有了相当幅度的增长。

2、中国大陆IT消费环境进一步成熟:2002年人们对电脑专业知道的掌握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就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对上网计算机的统计数据:2003年1月份共有上网计算机2083万台,比2002年1月份的1254万台增长66.1%,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工具,而笔记本PC因其自身的优势也逐渐为各类用户看好。

同时,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使得企业效益提高,人均收入增加,用户的消费能力得到提高。

3、笔记本的便携性及其性能的提高:随着电脑作为生产工具广泛使用,随时随地及时地获得相关数据和查询收集信息成为用户选择和使用电脑的关注点,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的今天,笔记本电脑以其便携性强的特点,其可移动使用的特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速度。

同时,笔记本电脑自身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它与台式PC 之间的差异已经弱化,其轻薄的发展趋势,使专业用户对笔记本电脑也越来越看好。

4、笔记本市场的激烈的竞争:激烈的竞争使得笔记本电脑的宣传、市场推广活动越来越多,厂商更加注重引导消费需求,大量的媒体公关宣传,让笔记本的概念深入人心。

同时,众多世界级笔记本PC知名厂商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也促进了整个笔记本PC市场的健康发展。

5、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对笔记本电脑提出了大量需求,同时,家庭用户也趋向使用笔记本电脑。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2年笔记本的增长率有所下降,虽然仍然属于高增长。

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厂商对笔记本的期望值太高,而作为笔记本主流用户的行业用户在2002年的增长不利。

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在2002年的采购增长明显放缓。

笔记本PC的销售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经济发达地区用户对笔记本PC的需求远远超过经济不发达地区。

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和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地区的市场份额比重很大,占全国市场的67.6%。

这三个地区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并且经济高速发展,笔记本PC购买量增长较快。

各品牌销售概况综观整个2002年中国大陆笔记本PC的销售情况,各品牌的市场表现各不相同。

整体上,在中低端笔记本PC的竞争领域,以国内品牌的竞争力最强,同时,联想、方正也逐步向中高端市场扩张;以IBM、DELL为首的外来品牌,其核心竞争力集中在高端产品,受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的影响,其技术发展和市场向中端扩张;而如ACER等的品牌,则在高中低端产品线都有自己的产品参与竞争,属于市场竞争中流的品牌,但由于其定位不够明确,市场份额在被大陆品牌和国外品牌侵蚀。

2002年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激烈,每一厂商的市场份额都有或多或少的增减,但整体排名变动不大。

唯有DELL以10.9%的品牌份额排名第四,其品牌份额排名较2002年上升一位。

DELL在2002年主要以成本策略来保持价格优势,按需定制的直销模式,辅以全年6000多万的广告宣传,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映,成为市场发展最快的品牌。

联想昭阳作为国产品牌的首要代表,依靠其强大的宣传势头,配合渠道的推广力度,在2002年继续占领了笔记本PC大陆市场第一的位置,并进一步发挥其本土化服务方面的优势,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使其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而实力雄厚的IBM继续表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2002年在继续推出高品质产品的同时,加大了对中低端用户的争夺,在价格上不再高高在上,通过不断地调整价格,力争改变IBM 贵族品牌的形象,增加了与中低端用户的亲和力,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缩小了与联想市场占有率间的差距。

2002年TOSHIBA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和渠道的拓展,使其全年的发展势头良好,TOSHIBA 笔记本电脑在2002年的业绩也令人瞩目。

COMPAQ和HP正式合并后,2002年两家重新调整整体市场策略,对笔记本产品系列进行重新规划,原有HP笔记本逐渐退出市场,渠道重新整合。

所以虽然还有两品牌笔记本在市场销售,但整体的市场份额没有上升。

国内品牌清华紫光、方正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呈迅速上升的态势,凭借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服务获得了成功,产品市场占有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但由于“台式机CPU”事件对上述两品牌的影响,使得其在5、6月份的销售量有较大的下滑,下半年的销售也持续一段低潮时期。

以伦飞和ACER为代表的台湾品牌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有下滑的趋势,一方面是国内品牌逐渐推出高端机型,而国际品牌在2002年也开始在中低端市场倾注了较大的关注,因此定位中高端的台湾品牌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慧聪研究认为,随着笔记本PC产品在生产技术上的差距逐步缩小,市场将会呈现出多极化发展趋势。

各厂商围绕产品、市场、价格等各方面的竞争将愈加激烈。

根据“蓝式战略模式法则”理论,在目前中国大陆笔记本PC市场竞争中,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即市场份额)达到安定目标值——41.7%,从而超越其它竞争者,处于市场的优势位置;即使占据大陆笔记本PC市场第一位置的联想,其市场占有率也没有超过市场下限目标值——26.1%。

这表明尽管联想的市场占有率名列榜首,却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受到来自其他品牌的挑战。

而各品牌厂商若通过适当的市场运做,提升自身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并最先超过26.1%,就可能从势均力敌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笔记本市场的霸主。

产品市场竞争研究就目前的整个市场竞争状况来看,产品市场的竞争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

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品牌选择之余还要重视产品的个性化设计,超薄、超轻、超便携,是笔记本P市场C始终不变的主旋律。

纵观整个笔记本PC市场,2002年主要有如下特征,即笔记本PC产品的进一步细分、CPU等配置的加速更新换代和产品线的不断完善、低价笔记本PC的产品增多。

1、产品构成比例出现重大变化、超轻薄产品将成主流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移动办公的不断追求,笔记本电脑如今已经和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过去那种追求功能全、屏幕大的传统理念正在逐渐改变。

轻薄小巧的笔记本电脑也在不断出现,大有取代全内置笔记本电脑的趋势。

那些超轻薄的机器,最新的设计、最新的技术以及最小的便携重量,成为大多数用户的首选。

2002年,以前占据绝对主流的全内置产品的比例在下降,全内置产品的比例仅占47.9%,光软互换和软驱外挂的比例在大大增加,光软互换型的优点在于比较轻便,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但重量和体积还不够轻薄,厚度常常接近3cm,重量通常在2kg以上,这部分笔记本占整体笔记本市场的32.3%。

2、产品配置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2002年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高于往年,这是由Intel厂商不断推出新的CPU、笔记本市场竞争激烈、笔记本相关配件的推陈出新等原因引起的。

以CPU为代表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2002年年初的主流CPU为P3 1G左右,而年底主流变成P4 2.0G。

笔记本的综合性能越来越接近主流台式机的配置。

从各主要品牌主流机型的变化来看,其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目前大概为3个月左右,甚至更短。

特别在2、3季度,每个厂商每月都有多款新品推出。

这说明笔记本生产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强化了笔记本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因此,各品牌只有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把握客户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各厂商均注重对中低端市场的争夺、推出大量中低端机型2002年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笔记本价格降低拉动中低端用户的市场需求快速启动,成为笔记本市场增长最大的焦点。

针对这一现象,各厂商尤其是国际品牌的厂商都推出了针对中低端用户的机器,连一贯高调的IBM,也推出了“万元机”。

从慧聪的统计数据来看,销量最大的产品,价格集中在1.2-1.5万元之间。

国内一些笔记本厂商如联宝、托普、福日、TCL等,都将中低端市场作为突破口,采用低价进入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了万元笔记本市场的发展。

价格市场竞争研究2002年笔记本各品牌产品价格定位更加贴近市场,笔记本电脑真正进入微利时代。

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笔记本产品已基本成熟,各品牌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大陆笔记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吸引大量新厂商加入,增加了市场竞争热度。

因此各品牌在制定价格上都非常谨慎,需要根据自身产品的性能、定位以及竞争对手相应机型的价格参考,对这些综合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后制定出自己的产品价格。

国内品牌在价格制定上比国外品牌更加准确合理,因为国内品牌对市场更加了解,对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把握的更加准确,因此在推出产品的时候针对性很强,价格也很有竞争力。

而国际品牌和台湾品牌在价格制定上虽然比以前有较大的改善,但因为对国内市场以及用户习惯的了解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在产品定位以及价格制定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慧聪研究总结2002年笔记本电脑价格市场竞争的特点如下:1、价格下降导致市场愈发成熟笔记本价格下降导致最明显的作用是市场销量的扩大。

笔记本产品不再是一种奢侈品,正成为一种现代的办公工具和多媒体平台,越来越多的用户拥有购买这一产品的能力。

用户需求的增加将进一步刺激笔记本市场的扩大,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使笔记本市场越来越走向成熟。

2、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价格的下降和竞争品牌的增加,给用户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余地,因此用户的消费购买行为更加成熟和理性。

当价格下降到用户可以承受的水平的时候,其他影响用户购买的因素在决定用户购买时的作用变得更重要。

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的质量、服务、个性化设计等方面的要求更加挑剔,促使厂商不断调整产品特色,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