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对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文中从直觉思维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直觉思维培养的可操作性;直觉思维可作为培养发散思维及集中思维的方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性人格和习惯的最佳手段四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生进行直觉
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直觉思维能力培养
0引言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培养的切入点,就是直觉思维。
笔者执教以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现将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作一浅论
1直觉思维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性
基于无数次自然或社会实践而掌握的认识的基础上,简缩的思维过程而产生的有一定跳跃性的推测、猜想、假设及判断,这就是直觉思维。
它是创新思维的基石(亦是它的一部分),是人类意识与动物意识的原始区分,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法则和利用规律、法则的起点。
有人曾把人类杰出的具有非凡创新思维能力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思
维模式拟为:经验—直觉—概念或假设—逻辑推理—理论。
可见直觉在科学创新中起着选择、预见的作用。
通过直觉提出新成果的概念或假设,经过实验(践)检验确定后,成为建立科学论点的出发点。
如果没有牛顿在苹果树下对苹果从树上落下的直觉判断、思考,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牛顿力学体系的大厦就将无法建立,而现代文明就回复于中世纪的黑暗中。
2直觉思维培养的可操作性
由于直觉思维在教学中体现出它的直观性,并对映于我们文明社会的各种成就,就可以举出许多事例来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的培养中。
教学中可遵循如下操作模式:现象—直觉判断(思维)—概括、推理、求证—结论(完成)。
我在讲授《建筑力学》中的几何不变体系时,联系现实生活中电线杆用一钢缆固定于地面这一现象,直觉判断电杆、钢缆、地面组成一个三角形,根据学生在初中平面几何中所学到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原
理,可得出它们三者构成了一个牢固的稳定体系,进而推出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组成规则:二元体规则、两刚片规则及三刚片规则。
这样,以往教学中不易于学生理解的授课难点,通过我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启发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变得易于接受起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切思维都是由直觉开始,一切都是由已知的结论而进行的教学操作,学生的思维模式转换就容易而自然,因而达到了思维训练的目的,而且对知识的学习、加深、乃至拓宽都能得到多方面的受益。
3可作为培养发散思维及集中思维的方法
一个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伴随其思维过程要经过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并需多次循环才能指导活动的完成。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集中思维的能力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发散思维的启发,笔者认为非逻辑性的发散思维及引发它的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土壤和关键。
如前所述,由于直觉思维具有直观可操作的特点,且教学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我便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模式的针对性训练。
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沿程阻力系数测定的实验时,有一组学生测出的“”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
我检查他们的实验数据时,发现测压管读数有误,但并不急于向他们说明原因,而是要求学生对此进行非逻辑性地寻找原因。
归结起来,通过直觉可判断有如下几个原因:实验操作有误,读数有误,甚至可能是因为上游水箱里的水位不恒定,造成管内水流为非恒定流等原因。
经过学生认真计算、查找、判断,并与其他组同学的数据相比较,最后找到了真正原因:测压管读数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