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战略步骤: “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要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第二步是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使人 民生活比较富裕。
意义:①“三步走”战略把小康水平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性标志,使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有了明确的内容。
②“三步走”战略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作为重要标志, 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具体的体现。
战略步骤:“三步走” ①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战略目标的内容
②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
Hale Waihona Puke ③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战略重点: ①农业;②能源和交通;③教育和科学
战略特 点:
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②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③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其他战 略问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含义、三方面措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重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 区域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如何认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 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 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⑴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
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
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
⑶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切实巩固了新时期工农联盟。
⑷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 设不断加强,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 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⑸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夯实了党在 农村的执政基础。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 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进。
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三步走”战略步骤及其 意义。
7、论述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与主要措施。
①科教兴国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总结国 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把握未来趋势的基础上 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这是邓小平发展战 略的重要思想。
②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实 现四个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当前国际竞争 看,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 十分必要的。
【本章难点】“三步走”战略是如何形成的;国民经 济发展的速度、效益、比例之间的关系;区域经济 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
【本章知识结构】
科 社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学 核心和实质:以人为本 发 展 根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观 国际战略理念:和平发展
战略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富裕的必要条件。 ④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具有重要
的意义。
5、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战略。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 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 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我们的 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加强基础 研究和应用研究。第二,鼓励科技创新。第三,把工 程科技放在科技发展的突出重要地位。第四,选择一 些重点领域,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速科技 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一产业:农业是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优化产业结构战略 第二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一、识记
(1)经济发展战略:(书P125)是指对经济发展各种因 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所 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2)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书P126)① 战略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 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 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②战略的重点:㈠ 农业;㈡能源和交通;㈢教育和科学;③战略的主要方针: 注重质量,讲求效益。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6、试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 力明显增强。
②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 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三个 不同层次的地带: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 次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 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只有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 技术条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②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和协作。 ③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实现共同
③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 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 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 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 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 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 展道路。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发展战略——分“三步走”战略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发展战略,以及教育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的水平和能力
【本章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战略目标、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 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
②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言 的。发达国家都是在完成工业化的任务以后才推进信 息化进程的。而我国则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 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简述当前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8)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06年材料分析“我国提 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书P133)要坚持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 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 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9)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 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其原则有三个: 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③“三步走”战略不仅注重经济发展,而且,强调社会的 全面发展;不单有经济指标,同时也有社会发展综合指标, 特别是小康社会目标,包含着全面而丰富的内容。
3、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①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 主导地位,建立起一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 业体系,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并使 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的过程。
(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 量扩张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4)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质 量和使用效率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5)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 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以及产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 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况。
(6)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 果与劳动消耗的比率,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书 P129)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综合国力和 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加;②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 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 切实尊重和保障;③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 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④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