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2-11-27T10:38:40.403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10月总第98期供稿作者:郝金辉
[导读] 学生接受审美教育,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影响:社会和学校。
学校教育是主要的。
郝金辉山东省栖霞市蛇窝泊中学265300
学生接受审美教育,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影响:社会和学校。
学校教育是主要的。
学校的音乐教育,面对日益发展的流行音乐的猛烈冲击,我们必须保持清新的头脑,明确学校担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战略重任。
因此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坚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原则,达到育人的目的。
而流行音乐重在娱乐,表现树人的思想内涵较少,不利于青少年正常发育的东西较多,因此不应该纳入课堂作教材。
怎样才能使学校音乐审美教育能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而不被流行音乐的巨大冲击波所淹没呢?我认为,别无它法,只有教育、引导,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硬性禁止的方法。
只有因势利导,兼顾现代审美意向,注重审美导向教育,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
学校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要把民族音乐放在重要的地位,但也不能排斥外来的健康的音乐,要使学生既欣赏到典雅的民族音乐之美,也能欣赏到情感强烈、节奏变化对比大的现代音乐之美。
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格调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对比,能领略到各种不同的美:华彩的美、淡雅的美、热烈的美、幽静的美、雄壮的美、隐秀的美、古典音乐的美、现代音乐的美……通过多听、多练、对比,达到审美能力的提高。
审美要有修养,既要有文化修养,更要具有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越丰富,修养就越高,认识美的视野就更广阔,识别美的能力就越强,就不会被那些庸俗、低劣的东西所迷惑。
音乐审美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
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自觉抵制那些不健康的东西的侵蚀。
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在“吸引力”上下功夫,把课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达到审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