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课件PPT

20、《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课件PPT


人物介绍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 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 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 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 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ch nykūn)不服,就 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 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 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 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 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 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淳于髡
重点词句积累:
昳丽: 光艳美丽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照镜子 第二天 不如 仔细地看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 认为我美 动词,偏爱
服:
窥镜: 旦日: 不若: 孰视之:
暮寝而思之:
美我: 私:
诚知:
确实知道
皆以美于徐公:
地方: 左右: 蔽甚矣: 善:
都认为比徐公美
土地方圆 侍从(国王旁边的近臣) 蒙蔽很深了 好 当面指责 指责、讽刺 公共场合
过失 上等的 使…听到 授予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
市朝,公共场合
指责、 讽刺
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即使 集市
不时 有时候
时时而间进;期年
偶然 满一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齐王纳谏” 朝见 到 所说的
这件事
探究交流
面刺:
谤讥: 市朝: 门庭若市:
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形容人很多 有时候,偶尔有人进谏 时时而间进: 满一年 期年:
二.一词多义
1. 朝服衣冠 (早晨) (朝见) (参与) 入朝见威王 (朝庭) 皆朝于齐
2. 时时间进 (间或,偶然,)
又何间焉
3. 吾妻之美我者 (以…….为美)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漂亮好看)
3、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
句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 也要重读;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表示结果或程 度的补语要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重读。
4、语气、语调。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句读示例
邹忌/修/八尺有余,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国君旁边的近 臣
没有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矣!”
表被动。受蒙蔽
第三段:齐王纳谏及结果。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 当面。名→状 寡人 对,好 指责 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5、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 在于: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
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 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 服力。 三问 三比 三答 三赏 三思 三变

问 三 答
(1)邹忌有三问: 问其妻:“我孰与成北徐公?”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2)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
不宜偏私 (私情)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 哪一个)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 仔细) 6、受上赏
(上等) 上书谏寡人者 (送上,进献)

7、乃下令
(颁布,下达)
(下等) 受下赏 8、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的上)
门庭若市
(像,如)
通 “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kuī jī
间进 谤讥
jiàn
期年
bàng jī zhāo cháo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1、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
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 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
2、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
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 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 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 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喜,勇于改革。
3、请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A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敢于坚持真理, 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 B、齐威王: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是 一位从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4、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取了哪些方法?运 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1)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2)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9、邹忌修八尺有余
欲有求于我也
与“无”相对
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 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5、“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 字的表达作用。
一是说明邹忌艺术的进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说明齐威 王善于纳谏
探究交流
6、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 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还修订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 他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 著作。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战国时齐国相国。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规劝。 齐威王,齐国国君,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
而名著史册。
纳,接受。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1、本文邹忌是怎样设喻说理的?
邹忌抓住私事与国事之间的相似点,拿私事去比 国事,说明了“私”、“畏”、“有求”可以 导致听话人受蒙,所以不能轻信奉承话的道理。
2、 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①邹忌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受到启
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劝谏。
②齐威王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 “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 样的品质? 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 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 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 的语句分析说明不同在哪里?
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妾在 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比较敷衍;客因为 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所以回答用了一个陈述 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一字多义
朝服衣冠 早晨

入朝见威王 朝廷
能谤讥于市朝 泛指公共场合
皆朝于齐 朝见
孰 吾孰与徐公美 谁,哪一个 徐公来,孰视之 仔细
门庭若市 4、出自本文的一个 成语是:__________ 请写出它的反义成语:__________ 门可罗雀
5、邹忌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有什么不 同? 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婉言进 谏;口头进谏,以理服人; 诸葛亮:直接提出建议,直言 进谏;书面进谏,以情感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齐策》
《战国策》又称《国
《战国策》简介
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 集,其体例为国别体,由 西汉刘向编订,反映战国 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 略。全书分东周、西周、 秦、齐、楚、赵、魏、韩、 宋、卫、中山共12策。
刘向(约前77-前6),本
名更生,字子政,沛(今
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
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美丽、漂亮
第一段:邹徐比美,悟出道理
明日,徐公来,孰视
第二天
通假字 “熟”,仔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
他, 指徐公 在晚上。 名→状
省略句。“(邹忌) 自以为不如(徐 公)” 以为:认为
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
视自, 宾语前置 “甚远” 太远了
表顺接, 两个动作相连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1)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 ④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2)古今异义 ①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国君旁边的近臣)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③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 ④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
比得上
美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
判断句。标志:……者也。 即“信自”。宾语前置 又
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
“与…相比,谁更…” 。 孰:副词,谁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第二天
补足音节 无意义
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与…孰…”,句式: “与…相比,谁更…”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文 图解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 其妻曰……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历 史 上 的 谏 臣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 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 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 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 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 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受宫 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历 史 上 的 谏 臣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赏 三 变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