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患纠纷的处理与防范讲解材料

医患纠纷的处理与防范讲解材料

取消责任与技术的两类区分,但定性时 仍然要考虑医院的等级与医务人员的资历等 因素。从违规角度看,现仅存责任事故。
2020/8/10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 疾的医疗事故。
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 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
2020/8/10
三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 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 四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 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四级事故例举之 外的状态是不易作出判断性结论的)
2020/8/10
2003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了 关于参照《医疗纠纷处理条例》审理医 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 员会通过《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残 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均依照上一年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标准计算。该解释于2004年5月 1号开始实施。
2020/8/10
(一)医疗事故是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的 (二)医疗事故是违法违规过失 (三)医疗事故是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直接造成的 (四)医疗事故给病员造成了人身损害的严 重后果
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从传统的“依德 行医、以病为本”转变为“依法行医、以人 为本”。
2020/8/10
三、医疗事故分级的立法思考与运用
医患纠纷的处理与防范
2020/8/10
一、我国医患纠纷问题立法进程
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 一个处理医疗事故的专门法规《医疗事 故处理办法》。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 国人大第5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刑法》对发生严重医疗责任事 故的医务人员作出了刑事处罚规定。 1998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 次会议通过的《执业医师法》对造成医 疗责任事故的医师作出了明确的行政处 罚规定。 2020/8/10
2020/8/10
(二)、病历资料考虑主、客观区别对待和 现场实物的封存(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做到 主、客观病历分册,注意保护主观病历资料)
(三)、对尸检(,医疗机 构应注意对不利于己方的尸检报告的质证反 驳,尽力推翻对己不利的证据。
2020/8/10
2002年4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 定了医疗行为侵权纠纷赔偿适用举证倒 置原则。
应注意:对医疗机构而言,举证责任 倒置的适用是有限的。
2020/8/10
2002年8月,卫生部又分别颁布了《医 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疗事故技术 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试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 行)》、《重大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报告 制度的规定》等多部配套法规。
2020/8/10
二、新医疗事故概念的导向价值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 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旧: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 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 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含义(亦即医疗事故的 构成要件):
五、应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成功要素
(一)、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机构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 直辖市直接管理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 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 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 作。
2020/8/10
有五种情况的医疗纠纷专家不受理:
①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 ;
②医疗事故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 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
③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由人民法院调解达成 协议或判决;
④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司 法机关委托的除外);
⑤202以0/8/10及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
(二)、专家鉴定组的产生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专家组成的专家鉴 定组负责进行。组成鉴定专家组的专家,由 双方当事人在医学会的主持下,从医学会建 立的专家库中随机编号、等量抽取,最后一 名专家由医学会抽取(保证单数),组长由 组员推举或由最高专业技术职务者担任。
一、二、三、四级又分别有2、4、5、1等 十二个等级并对应十级伤残
2020/8/10
四、法定处理措施的实际操作
医疗事故纠纷防重于治,医疗机构应设 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配备专(兼)职 人员接受服务投诉。
2020/8/10
(一)、医疗过失的报告(重大过失12小时 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导 致3名以上患者死亡、10名以上患者出现人身 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 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逐级报到国家卫生部)
2020/8/10
2.医疗过失行为与医疗事故争议的事实之间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所谓医疗过失行为,指的是违反医疗技术 标准和规范的医疗行为。所谓医疗事故争议 ,是指患者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的合法性 提出争议,并认为不合法的医疗行为导致了 医疗事故。
确定鉴定专家人选,对不构成医疗事故,但
存在民事过错并造成民事侵权的案件,倾向
于让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责任。
2020/8/10

而医疗机构被鉴定无过失,但认为医方
诊疗、护理行为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有一定
因果关系的案件,也倾向于依公平原则,由
双方分担损失。

这一司法解释如能如期出台,将对医疗
机构和医务界提出新的法律挑战。
2020/8/10

鉴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人不能出庭质证
的现实,以及其它医患纠纷案件审理中存在
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可能于近期出台关于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若干问题规定的司法解释
,可能涉及的内容有鉴定人必须出庭质证(
如无正当理由不出庭,法院可不采信鉴定报
告),患方可以向法院申请由医学专家代为
质证,由法院通过鉴定人名册与医学会共同
2020/8/10
回避:
① 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 亲属;
② 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
③ 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 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2020/8/10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内容 1.医疗行为是否违反了医疗技术标准和规范 医疗技术标准和规范是诊疗护理的准则
,遵守医疗技术标准和规范是医疗活动的基 本要求,也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本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