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财经视点经济学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文/贺允摘 要: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都对经济理论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种分析方法分别以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具有截然不同的方法论观点。
相对而言,实证分析方法较早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并由于自身的优点长期以来成为经济学理论构建的主要方法。
而规范分析方法也受到很多经济学家的青睐,后与实证分析方法分庭抗争。
本文将对经济学中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03-02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是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经济学方法论作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以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认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规律的发现方式,最后总结经济学者构建系统性理论的思想方法。
由此可见,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的研究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类思想史上,试图去探寻西方经济学思想的源头,至少也要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正是在那个哲学思想发展集大成的年代孕育了经济学思想的萌芽,以至于在经济学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的诸多经济思想中总是包含着哲学思辨。
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过程中,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是一对争议已久的方法论思想,它们看似相互对立、不可调和,实则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倾向。
本文将关于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展开讨论。
一、实证主义和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是实证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要讨论实证分析方法首先要在科学哲学层面了解实证主义包含的思想。
19世纪30年代,法国的哲学家孔德首先提出了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想。
他认为人类的思维发展在经历了神学世界观和形而上学世界观后,应该跨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就是立足于经验感受的实证主义阶段。
在孔德看来,正确的研究方法必须彻底的依靠经验判断,任何企图通过逻辑演绎和抽象方法获得知识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
实证主义哲学提倡自然科学式的研究方法,要求必须以积累经验和反复实验得到的数据作为基础来建立科学理论。
孔德提出的实证主义思想是非常极端的,他否认了逻辑推理在实证主义中的作用,只是简单的认为观察和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甚至认为规律就是经验事实本身。
此外,孔德提出的实证主义还包含着一个特别重要的思想,就是科学的建立只需要解决“事情是什么”这一类的问题,而不需要去考虑“事情为什么是如此”这样的问题。
一旦人们试图去讨论后一类的问题,就会马上回到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中去。
他在划分人类思维阶段提出实证主义哲学时,坚决的摒弃了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就是要抛弃一切既有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可以单纯的思考科学理论如何构建,解决或者解释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在这里,孔德明白无误的提出了自己的实证观点,为实证主义方法论界限的划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规范主义和规范分析方法在科学哲学诸流派当中,有一些学派不同意实证主义提出的观点,而坚持将形而上学的问题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
其中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库恩和新历史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劳丹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他们认为不涉及价值观的科学是空洞无物、毫无用处的。
托马斯•库恩原本是一位物理学家,后来转而致力于方法论的研究,他提出的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在世界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库恩的历史主义方法论首先否定了归纳法,他认为科学的发展并不是依靠积累大量的经验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人们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实现对现实规律的认识。
随着价值观的变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科学知识不断向前发展。
在库恩的理论中,包含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概念,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无疑是“范式”。
“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理论和方法意义上的理念,是人们在一定领域内进行研究的基础。
可以说范式是在某一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在科学研究时所认同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工作模式等等。
在同一范式的指导下,人们对一套研究方法所涉及的所有概念和原理不会产生争论,以便于很快将已有的理论吸收,转而进行更深一级内容的研究。
范式还在某种程度上,为科学发展指出了大概的趋势。
而科学如何才能得到发展呢?库恩认为科学的进步应该遵循的模式为:当现有的范式不能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的情况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新的范式出现,学者在新的范式的指引下继续进行研究,将科学理论推向前进,而之前的范式就不再被人们信奉。
可以说,库恩的历史主义方法论思想否定了之前提到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价值观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甚至将整个科学进步的主要因素归结于价值观的转变。
规范分析的思想正是来源于此,三、经济学发展史中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很多有争议的问题都引发过激烈的争论,其中关于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的争论是最为长久的争论之一,可以说这场论战从未停歇过。
虽然在大多时间里,实证分析方法总能得到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拥护,但规范分析方法却也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与实证分析方法分庭抗争。
在经济学的方法论中,实证分析强调对经济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并对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做出事实性的陈述,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实证经济学。
规范分析主要从价值观层面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预测,是规范经济学主要采用的方法。
在经济学发展之初,并没有学者对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进行严格的区分。
首先着手进行这项工作的学者是西尼尔和约翰•穆勒。
从他们的观点来看,经济学应该区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两种形式。
其中,实证经济学探索关于现实中经济现象的真理性认识。
规范经济学的构建基于价值判断,用于提出经济发展的准则和目标。
西尼尔和穆勒赞同实证经济学,反对规范经济学,他们认为规范经济学超出了经济学研究2011.04 1032011年04月逆向产品周期与银行服务创新文/王伟摘 要:逆向产品周期是服务创新特有的形式,本文依据逆向产品周期模型,论述了银行业服务创新发展的渐进式创新、革命性创新、产品创新三个阶段,并探讨了不同阶段与服务创新模型四维度模型相对应的维度,最后提出了银行也进行服务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逆向产品周期;服务创新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04-02财经视点的范畴,转而跨入了伦理学研究的范围。
西尼尔甚至认为经济学家应该专注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不要去过多的关注经济政策的优劣,更不应该为政府决策提供任何经济建议。
此后,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了他关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观点,并对两者作了区分。
休谟指出,实证分析研究“是”的问题,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的问题,在“是”与“应该是”之间不存在任何的逻辑联系,也即是说无法通过”是”的分析而做出“应该是”的判断。
这样一来,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之间就被彻底的分割开来,而休谟的观点则被人们称为斩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休谟的侧刀”。
帕累托和瓦尔拉斯拒绝承认经济学中规范分析方法的作用,他们认为实证经济学就是经济学的全部内容。
帕累托将自己的“帕累托最优”理论看做完全的实证经济学理论,不涉及任何的价值判断。
瓦尔拉斯也认为经济学的构建应该遵循着实证科学的方向前进。
莱昂内尔•罗宾斯也同意帕累托和瓦尔拉斯的观点,认为经济学应该与价值判断无关,只分析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最终得出事实性结论。
米尔顿•弗里德曼虽然关注经济政策的目的性,但他也试图排除价值判断的存在,认为人们关于经济政策的分析来自于人们对经济行为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不是起因于人们价值观的分歧。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承认规范分析方法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新剑桥学派的罗宾逊夫人就认为经济分析中无法避免价值判断的影响,因此她主张在经济分析中将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结合运用。
新制度学派的缪尔达尔认为经济分析中,首先就是要明确价值判断,然后才能进行实证分析。
从他的观点中不难看出,缪尔达尔也主张将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综合应用,而不进行割裂。
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不同于物理学和化学,无法进行实验,必须通过逻辑推理方法构建理论。
这样一来,价值判断必然要渗入其中。
回顾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实证分析方法被大多的经济学家接受,而且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主要采取了实证分析方法。
但规范分析方法的作用也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认得,成为许多经济学理论构建的思想基础。
但总的来看,主流经济学在重视实证分析方法的同时,无法摆脱价值判断的影响,否则通过实证经济分析得到的将只是一堆具有统计规律的假设,缺乏实际意义。
规范经济学的发展更离不开实证分析的帮助,通过规范分析得出的假设和结论必须使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只有通过实证检验的规范分析结果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经济建议。
可以说,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才是正确构建经济理论,有效解决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财经学院作者简介:贺允(1985.06.06— ),男,陕西省延安市,2008年8月至今于延安大学财经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专业为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1]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黎明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张俊山.经济学方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服务创新是银行提升绩效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服务创新阶段的分析,可以找出银行提高服务效率,增加绩效的方法。
一、银行业服务创新1、服务创新的定义对于服务创新几十种定义。
许庆瑞(2003)认为服务创新是在服务过程中应用新思想、新技术改变服务流程和产品内容[1]。
蔺雷和吴贵生(2007)认为服务是具有无形新、生产和服务的同时性、易逝性和不可储存性的过程。
服务创新是具有无形性、新颖性、多样性、顾客导向性、适用性的创新过程[2]。
2、银行业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各项生产要素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社会福利。
服务创新对金融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可以提高效率,银行业是金融服务业,提高服务效率可以增加竞争力。
其次,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服务的好坏决定着顾客的满意度的高低,进行服务创新,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最终提升绩效[3]。
二、逆向产品周期模型与银行服务创新阶段B a r r a s(1990)提出的逆向产品生命周期模型(Reverse Product Cycle,RPC)是对服务创新领域的开创新研究。
制造业服务创新因循的不稳定阶段、过渡阶段、稳定阶段三个阶段。
服务创新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表现出从渐进性创新到根本创新再到产品创新的逆向生命周期发展过程[4]。
B i l d e r b e e k(1998)提出了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包104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