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轻型汽车车轮钢的研制与开发

超轻型汽车车轮钢的研制与开发


超轻型汽车车轮钢 SW400 的研制与开发
图 3 工艺 2 钢板的金相组织(F+P+B)
a—11.0mm×1200mm;b—4.5mm×1200mm
综合比较了两种不同工艺的化学成分、轧制工艺、拉伸试验、冷弯试验等结果,认为采用工艺 2 生产 SW400 的化学成分、轧制工艺是可行的,并在实际生产中获得认证。
≥400
抗拉强度 Rm/MPa
≥490
伸长率 A% ≥23
≥20
注:冲击功为 3 个试样的平均值。
2 工业试生产实验
180°冷弯试验 d-弯心直径
d=1.0a
常温冲击功 AKV横向/J

≥41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工业试生产实验在本钢 150t 转炉冶炼,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经 1700mm 热连轧轧成成品卷。实验采 用两种工艺,工艺 1:炼钢采用高碳、低锰、低 Nb、Ti 的成分设计,钢坯加热温度为 1200℃,终轧温度设 定为 760℃,卷取温度设定为 500℃;工艺 2:炼钢采取降低碳、提高锰、提高 Nb 的成分设计,钢坯加热温 度为 1250℃,终轧温度设定为 800℃,卷取温度设定为 550℃,实际冶炼的化学成分,见表 3。
≤0.21
≤0.30
≤1.30
注:根据需要可以添加 Nb、V、Ti 等微合金元素。
பைடு நூலகம்
P ≤0.020
S ≤0.015
Als ≥0.015
1.2 性能要求
力学及工艺性能见表 2。
表 2 SW400 钢力学性能
牌号 SW400
钢板厚度 /mm
2.5-<10.0
≥10.0-14.0
下屈服强度 Rel/MPa
工艺1 工艺2
R1开轧温度 /℃ 1150
1180
表 4 两种工艺的温度控制
出R3温度 /℃ 1030
进F1温度 /℃
880~920
1050
970~950
出F7温度 /℃
741~790
820~785
卷取温度 /℃
488~530
565~535
超轻型汽车车轮钢 SW400 的研制与开发
机架序号
入口厚度 /mm
工艺1 工艺2
出口厚度 /mm
工艺1 工艺2
轧制力 /kN
工艺1 工艺2
轧制速度 /m·s-1
工艺1 工艺2
F1 38.6 40.650 25.8166 29.163 12501 11096 2.6 0.9
表 5 两种工艺精轧工艺参数
F2 25.8166 29.163 16.7981 21.856 13595 11121
F6 7.5290 12.694 6.6492 11.638 9865 7178
3.9 2.2
F7 6.6492 11.638 6.0186 11.028 6244 4629
4.1 2.4
2.2 实验结果与组织分析
2.2.1 拉伸实验 分析表 6 和表 7 可见:工艺 1 板卷屈服强度在 390~460MPa,抗拉强度在 460~533MPa,从屈服强度 上来看,部分达到 400MPa 级,伸长率为 18%~26%,塑性较差。工艺 2 板卷屈服强度 430~480MP,抗拉 强度在 530~580MPa,伸长率为 25%~31%,塑性较好。 2.2.2 金相组织检验和透射电镜分析 工艺 1 钢板的金相组织和透射电镜分析见图 3、图 4,分析图 3 可见: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组 织,晶粒直径为 3~8μm,有轻微的带状组织,由于终轧温度较低,在精轧后几道次已进入两相区轧制,因 此钢板表面铁素体有明显的变形特征,亚晶强化将会起一定作用,这是造成塑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炉号规格
37561 11.0×1200mm
37561 4.5×1200mm
部位
方向
横 头
纵 横 中 纵 横 尾 纵 横 头 纵 横 中 纵 横 尾 纵
炉号规格
10133 6.0×1200mm
10133 8.0×1200mm
位置 头 中 尾 头 中 尾
表 6 工艺 1 的力学性能检验结果
Rel/MPa
图 1 工艺 1 钢板的金相组织(F+P)
a—纵向longitudinal; b—横向transversal
图 2 工艺 1 钢板的不同部位透射电镜形貌(SEM 照片)
a,b—头部;c,d—尾部
分析图 2 可见,工艺 1 钢板的铁素体呈等轴状,头部有轻微的带状组织,晶粒内部位错密度较小,图 2(c)铁素体内部有极少量的析出物,由于析出量很少,且非常细小,所以难以定性。珠光体片间距很小,且 有离异珠光体存在(见图 2b)。
430 435 470 465 455 450 450 480 440 445 460 450
Rm /MPa
530 530 565 570 560 550 560 570 580 560 550 570
A /%
25 27 26 27 25 28 30 31 29 31 30 30
表 7 工艺 2 的力学性能检验结果
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车轮总成重量从 47.5kg 减为 37.5kg,重量降低 21%,实现了车轮的轻量化、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1 技术指标的确定
1.1 化学成分
SW400 的化学成分执行 BX55—2011 标准的规定,见表 1。
表 1 SW400 的化学成分
C
Si
Mn
172
174
176
164
178
160
A/% 24.7 21.7 24 18.3 24 22.66 26.7 21 21 20.7 26.7 25.7
Akv /J(室温) 52 23.3 57.7
20.66 20.33
21 54.33
23 22 21 24 24.33
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
2.9 1.2
F3 16.7981 21.856 11.4653 17.368 11249
8623 3.2 1.5
F4 11.4653 17.368 8.9210 14.214 11900
8823 3.5 1.8
F5 8.9210 14.214 7.5290 12.694 8761 7599
3.8 2.1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Ultra-light Automotive Wheel Steel SW400
Wu Gang
(Technical Center of Benxi Iron & Steel Co., Ltd., Benxi, 117000)
Abstract Lightweight, security and high performance are the driving force for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in automotive industry. Introduced at the basic of plain C-Mn steel, after twice industrial tests , the study result shows that ultrafined ferrite can be achieb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deformation induced ferrit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grain size is 3~5μm. Obtained ultrafined grain steel SW400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on the wheel. The feedback from user is that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SW400 produced by Benxi Steel has uniform composition, high strength, high toughness, good formability, good welding performance and high fatigue life. The weight of wheel assemibly is reduced 21% on the condition that all the properties satisf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upscale automotive wheel rim and spoke, and the quality reaches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All the products are exported. Key words lightweight, ultrafined grain, wheel steel
方向
Rel /MPa
Rm /MPa

392
490

441
513

406
493

455
533

418
508

411
511

410
501

448
518

448
518

448
515

396
481

395
466.7
冲击功Akv /J
1
2
3
175
178
149
154
178
166
160
148
150
166
158
166
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1 钢板沿厚度方向晶粒尺寸均匀性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