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理论基础课件
活动理论观点基于四个假设之上:
1.老年人的角色丧失越多,参与的活动越少。 2.老年人的自我认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 证明。 3.自我认识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的稳定性。 4.自我认识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 这四个假设阐明了—种逻辑关系,即生活满意 源于清晰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源于新的角色, 新的角色源于参与社会的程度。
社会撤离理论
主要观点: 老年人身衰体弱。脱离社会的生理基础。 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可能由老年人启动,也可能 由社会启动。脱离社会的动力。 老年人的脱离状态有利于老年人晚年生活.也 有利于社会继承。脱离社会的结果。 老年人的脱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脱离社会的特征。 社会退离的形式:社会采取必要手段促进撤离 过程;老年人自动退入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
了解老年个案、小组、社 区工作方法
学习活动
1.你是否赞成退休?为什么? 2.老年人如何才能确保健康老龄化? 3.是否存在老年人群所特有的文化? 试举例 4.你愿意从事老年社会工作吗?
你有信心做好吗?
一、老年人与老龄化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谁是老年人? 年轻老人 (the young old) 75-89岁 老老年人(the old old) > 80岁 高龄老人 > 90岁 很老的老年人(the very old) 长寿老人 (the longevous)
他们是? <44岁 青年人 45-59岁 中年人
老龄化(社会老龄化) 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
人口的7% ,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或超过总人口的10%时,该国家(或地区)即 称为老龄化国家,达到这个标准的社会即称为 老龄化社会。
如何应对社如如何会何应应老对对社龄社会会化老老龄龄化化
活动理论的评价
积极意义 :
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们社会的价值体系相一致的,它 强调参与、活动、与社会的认同。 基本观点受到大多数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认同。
消极意义 :
活动理论没有回答个性在老年人参与过程中的作用。 未能有效地解释个人经历与老年人晚年活动需求的关 系。
连续性理论
理论的提出: 该理论的重点在于解释老年人晚年生活 的差异性。
▲积极评价:
指出了老年人活动和地位的一般特征:老年人 加入老年人的次文化群体,发展出有别于主流文 化的亚文化,可使老年人保持自尊,保持较高的 士气 。
评价
▲消极评价: 不稳定性:
随着老年人数量和交往的增加,老年人不再满足现有 的社会地位,一些老年组织开始组建,构成了潜在的 社会势力。
局限性:不能应用于所有情况和所有老年人
国际行动纲领
健康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
2022/3/23
护理学院
三、 老年社会工作有关理论
社会撤退理论 活动理论 连续性理论 次文化理论 年龄分层理论 相互作用理论 人格持续性理论 其它有关理论
社会撤退理论
社会撤退理论的提出 : 老年学家提出的第一个主要理论,也称脱离理论 或休闲理论。代表作是1961年出版的卡明 和亨利所著《年事日增》。
彼德森的研究成熟型、摇椅型、装甲型、愤怒型或 自我怨恨型。 消极意义:
将能否遵循早期阶段个性特征视为老年期结果良好与否的 标准,忽视了个性特征的具体内涵。 个性是发展的。 个性的变化与社会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次文化理论 (老年亚文化群理论)
▲老年亚文化群的形成有客观背景和主观背景 : 客观背景:
法定的退体制度; 老年公寓、老年服务设施和老年活动场所的兴建; 老年人数量的迅速增加
社会撤离理论的含义 :
老年人年事已高、身心衰弱,不适合继续担任社会角 色而应该撤离社会,这既有利于老年人,也有利于社会。
不可避免的相互脱离或休闲导致老年人和所在社会其 他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减弱,触发这个过程的可以是这 位老人或处于这种环境的其他人。老人可以在同某些人 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与另外一些阶层的人明显疏远, 有可能从一开始.随着与他人的疏远,老人对自己百般 关注;社会中的某些习俗惯例可能使他容易与人疏远。 老龄化过程完成时,个人与社会之间在中年时存在的平 衡就让位于新的平衡.其特点是相互关系更加疏远,并 且是—种变了样的类型。
连续性理论
连续性理论的含义 :
该理论是以对个性的研究为基础的 。 “不论年轻或年老,人们都有不同的个性 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 重要的作用。” 中年期的生活方式将会延续到老年期, 或者说老年期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 会受到中年期生活方式的影响。
评价
积极意义:
看到了个体社会老龄化的差异性,并用个性特征予以解释, 弥补了脱离理论和活动理论的欠缺。如赖卡德、利夫森和
主观方面:
相同的背景、问题和利益 ▲老年亚文化群理论的提出: 罗斯提出
理论及其评价:
▲旨在揭示老年群体的共同特征,并认为老年亚文化群 是老年人重新融人社会的最好方式。
▲只要同一领域成员之间的交往超出和其他领域成员的 交往.就会形成一个亚文化群。老年人口群体正是符 合这个特征的一种亚文化群体。
评价
项目一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一、基础知识 概览 目标 学习活动 主要讲述内容 总结 延伸阅读及思考题
概览
老年人与老龄化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老年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老年个案工作 老年小组工作 老年社区工作
目标
掌握积极老龄化的含义
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 理论。
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 内容
初步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 价值观。
社会撤离理论的评价:
积极意义: 一定程度反映了老年期社会老龄化的事实,总 结了老年人口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特征. 消极意义: 忽视个性差异; 忽视地位差异; 忽视脱离造成的弊端; 忽视脱离的文化特征; 忽视了老年人口现象的复杂性; 社会撤离理论假设不成立
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的提出: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哈维格斯特、艾玉白的 著作《老年人》。 活动理论的含义: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会,只 有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 命的活力。 其要点可以归纳为:“进入老年时期老年人所 扮演的非强制性角色的来源越多,就越不会因 为失去了强制性的角色而情绪低落。在成年期, 这些强制性角色通常置于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