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程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程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掘号工作面名称:井底车场编制人:施工负责人:总工程师:主管矿(井)长: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会审意见会审单位及负责人员签字总工程师:年月日生产:年月日通风:年月日机电:年月日计划:年月日煤质:年月日技术:年月日地测:年月日安全:年月日运输:年月日供应:年月日劳资:年月日一、存在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目录会审意见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编写依据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第三节地质构造第四节水文地理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第二节矿压观测第三节支护设计第四节支护工艺第四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方法第二节凿岩方式第三节爆破作业第四节装载与运载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第五章生产系统第一节通风第二节压风第三节瓦斯防治第四节综合防尘第五节防灭火第六节安全监控第七节供电第八节排水第九节运输第十节照明、通信和信号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作业循环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通三防第二节顶板第三节爆破第四节防治水第五节机电第六节运输第七节其他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几避免灾路线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作业规程补充学习和考试记录作业规程复查记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巷道名称、用途、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服务年限、开竣工时间等。

巷道名称:主斜井井底车场巷道用途:用作整个巷道通风行人运料及运煤、调车工程量:180m坡度:3%服务年限:15年开竣工时间:2007年5月到2007年8 月附图:巷道布置平面图。

(附原图)第二节编写依据一、经过审批的设计及其批准时间等新疆煤炭工业管理局2005年8月30号批准的原《昌吉市新红顶煤矿9万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二、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昌吉市新红顶煤矿地质说明书》三、其他技术规范1.《煤矿安全规程》2.《井巷工程》第五册—斜井3.《建井工程手册》第三卷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1、巷道与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

巷道对应地表均为荒山,无任何建筑物,不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矿区西侧为三屯河,平距约三百多米。

2、巷道与相临煤(岩)层、另、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

巷道标高为+1000m,该区域是未经开采的实体煤,施工区内无采空区断层等地质构造。

因该段为未经开采的实体煤,没有老空区,火、瓦斯等对工程影响不大,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蓄水性弱,单位涌水量小于0.1L/S·M,岩层含水很少,但考虑巷道坡度正确,水沟毛段面0.3×0.3m2,由水沟直接排到井底临时水仓后经水泵直接排到地面,井下水对施工影响不大。

井上下对照关系表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1、叙述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紧固性系数(f)、预计巷道揭露的各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特征分析。

该段顶、底板主要为砂岩,紧固性小数(f)为4-6,煤层编号为B1,厚度为3.75m,倾角在28°到29°之间,煤层赋存较稳定。

地质构造简单,围岩无脱落现象。

2、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倾向、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煤尘爆炸指数、地温等。

根据老井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瓦斯最大绝对涌出量为0.30m3/min 矿井为底瓦斯井,无瓦斯突出倾向。

自燃:煤层质量自然煤层,自燃发火期为4—6个月煤尘:煤尘具有爆炸性,揭煤掘进时应采取灭尘措施综合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煤(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断层,褶曲,裂隙,火成岩侵入的岩墙、岩床,陷落柱及其控制程度参数。

根据地质资料,本巷道施工范围内煤(岩)层变化不大,地质构造简单。

煤(岩)层倾角平均为29°,煤(岩)层产状稳定,顶、底板起伏不大,无断层及褶皱,无大的地质构造,无火成岩侵入的岩墙、岩床,陷落柱等,对施工影响不大。

第四节水文地质1、分析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

巷道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地质构造简单,富水性弱,岩层含水很少,单位涌水量不足0.1L/s·m对施工影响不大,可通过水沟流到井底临时水仓后,经水泵直接排到地面。

2、分析巷道区域相邻老巷、老空积水、钻孔位置、封孔质量、构造导水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

巷道区域内无巷道,老空积水、钻孔。

无构造水等。

对施工安全影响不大。

3、分析第四纪砂砾层水、承压水等的水量、水压及其与工程的距离和关系,进行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

第四纪砂砾层与该巷道相距很远,无承压水,对施工影响不大。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付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描述巷道布置:层位、水平标高、断面、工程量、坡度、中腰线、开口的位置、方位角等。

巷道标高+1000m,断面为半圆拱形,总长是180m,坡度为3%,方位角为°。

附图:巷道断面大样图第二节支护设计根据巷道围岩性质,充分利用矿压观测资料,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支护设计,确定巷道支护形式。

采用解析法或工程类比法,或围岩松动分类法选用支护参数等。

巷道采用的Φ18mm L2.0m的金属锚杆进行支护。

L35mmΦ35树锚固剂进行锚固,铺60×60mm菱形金属网,再用100×100×5mm 托板和螺母进行紧固,锚杆间排距均为0.8×0.8m,锚杆与巷道周边均垂直布置。

附图:巷道支护平面图、断面图和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

第三节支护工艺说明各类支护方式的主要参数、支护工序安排与支护要求。

附图:巷道支护断面图。

1、树脂锚固剂必须按当班需用量领取,入井后应放置在规定地点。

2、安装前应先检查锚杆布置形式,孔距、孔深、角度是否符合规定。

3、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积水,煤岩粉用掏勺或压风吹扫干净。

4、安装时应先用杆体测量孔深和孔直度,符合要求后,再将树脂锚固剂放入孔内,并用杆体将锚固剂缓推至孔底。

5、在杆体尾部上好连接头,用煤电钻连续搅拌,搅拌时间(依据锚固剂型号确定)符合规定。

6、搅拌后,用木楔或小块矸石塞卡住杆体,然后轻轻取下搅拌钻具,不许出现杆体下滑现象。

7、树脂经15min固化后,铺金属网,安装托板并按规定时间拧紧螺帽,使托板紧贴岩壁面,金属网必须用锚杆压接。

第四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施工方法巷道开口施工方法巷道开口时,必须用打密眼放小炮的方法进行施工,防止对围岩进行破坏,造成施工难度增大,支护费用增加。

打眼时采用YT-28型风钻打眼,煤矿2#许用炸药,毫秒延期电管全断面分次装药分次起爆,P-60型装岩机装渣,采用JTKB1.0×0.8W型单筒提升绞车提升,矿车运送的方法进行掘进。

第二节凿岩方式炮掘施工方式1、本巷道全部用打眼放炮的掘进方法进行掘进。

2、打眼使用YT28型风钻打眼,风源来自地面VF-12/T型空压机通过3吋管和1吋管直接输送到工作面。

第三节爆破作业爆破条件:岩石的性质,巷道断面,通风方式,瓦斯含量,掏槽方式,周边眼与设计轮廓线关系,循环进度,炸药的种类,雷管的型号,炮眼利用率,炸药、雷管消耗量等。

巷道所在岩层为粉砂岩,较坚硬,故采用楔型掏槽,巷道形式为半圆拱形,通风方式为压入式,炮眼距巷道轮廓线为100mm,循环进度为4m,月进度为74m。

炸药采用矿用2#许用炸药,雷管为毫秒延期电雷管,炮眼利用率90%,炸药消耗量为15.3kg/m,雷管消耗量为25发/m。

爆破说明表附图:炮眼布置正面图、平面图、装药结构示意图。

第四节装载与运输装载、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安全设施的安设方式,装载与运输岩(煤)方式,运输距离。

煤、矸、材料、设备、人员的运送方式等。

巷道掘进中,工作面采用P-60型扒岩机。

将矸石扒入一吨V型矿车,由JTKB1.0×0.8W型提升绞车经井筒提升到地面后,由地面排矸线路直接排入矸石场。

从工作面到排矸场运距约四百米。

运扒线路:工作面→已掘巷道→井筒→地面排矸线→矸石场第五节管线及轨道敷设1、风筒、风管、水管、缆线等吊挂方式与工作面保持间距等。

风筒、风管、水管、缆线等吊挂按断面图中规定吊挂牢固整齐。

风筒接头要反压边,严密不漏风,采用Φ600阻燃风筒,逢环必挂。

水管与线缆不得同侧铺设,线缆下大上小,必须挂在电缆勾上,排列整齐,挂牌管理且有一定驰度。

2、敷设轨道的型号,中心线距、轨距、轨枕等参数,临时轨道、永久轨道、道岔、调车长质量要求等。

敷设轨道轨距为600,偏差不大于5mm,临时轨采用18kg/m,枕木为1.2m长,间距1.0m。

管线及轨道敷设方式表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设备及工具配备表第五章生产系统第一节通风一、通风方式,供风距离通风方式为局扇压入式,通风距离为505m(最远)。

二、风量计算(一)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 1=100qk= 100×0.6×1.6m3/min=96 m3/min(二)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 2=25A=25×9m3/min=225 m3/min(三)按人数计算Q 3=4n=4×18 m3/min=72 m3/min(四)确定需要的配风量Q= 225m3/min 取230m3/min为配风量三、风量计算(一)按最低风速验算1、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岩):Q岩≧9×S岩=9×15.09 m3/min=135.8 m3/min 2、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煤)Q煤≧9×S煤=9×15.09 m3/min=135.8 m3/min(二)按最高风速验算岩巷、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高风量(Q):Q≦240×S=240×15.09 m3/min=3621.6m3/min 四、局部通风机的选型及安装地点附图:通风系统示意图。

选用JBT-Z11KWV型风机和Φ600柔性抗静电,阻燃风筒可满足要求。

风机安装在井口10m外,垫高300mm。

≥10m≤5m第二节压风说明风源、压风方式、管经、风压等、使用移动压风机的、还要说明移动压风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管路长度、安装位置和辐射路线等。

风流是安装在地面的VF-12/7型空气压缩机,采用3吋普通焊管向井下压风,管路长520m。

第三节综合防尘防尘供水水源、水量、水压,供水管路系统、管经、水幕、防爆水袋、喷雾点个数及位置,湿式钻眼、水炮泥、爆破喷雾、冲洗巷帮或装岩(煤)洒水等。

工作面掘进洒水水源来自地面静压水池,水池容积300m3。

管路采用Φ50管,距迎头不得大于15m,并有25m的洒水软管,主管路每50m设一个三通阀。

水幕巨工作面迎头不超过60m,另一道设于大于80m,小于200m 处,保证正常喷雾,且雾化良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