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泛函分析习题解答

应用泛函分析习题解答

1泛函分析与应用-国防科技大学 第 一 章第 一 节3.设}{k x 是赋范空间E 中的Cauchy 列,证明}{k x 有界,即∞<N∈k k x sup 。

证明:0>∀ε,0N ∃,当0,N n m >时,有εε<-⇒<-m n m n x x x x ,不妨设m n x x ≥,则0, ,N n m x x m n >+<ε。

取0N m =,则有0 ,0N n x x N n >+<ε,令},,,,max{0021ε+=N N x x x x c ,则1 ,≥<n c x n 。

6.设E 是Banach 空间,E 中的点列满足∞<∑∞=1k kx(此时称级数∑∞=1k k x 绝对收敛),证明存在E ∈x ,使∑∞=∞→=1lim k kn xx (此时记x 为∑∞=1k kx,即∑∞==1k kxx ).证明:令∑==nk kn xy 1,则∑∑++=++=+≤=-pn n k kpn n k kn p n xxy y 11。

由于∞<∑∞=1k kx绝对收敛,则它的一般项0→k x 。

因此0>∀ε,总0N ∃,当0,N p n ≥时,有ε<-+n p n y y ,所以}{n y 是E 中的Cauchy 列,又因为E 是Banach 空间,则必存在E ∈x ,使得∑∑∞==∞→==11limk k nk kn x xx 。

9.(Hamel 基)设A 是线性空间E 的非空子集,若A 中任意多个元素都是线性无关的,则称A 是线性无关的。

若A 是线性无关的,且E =A span ,则称A 是E 是的一个Hamel 基。

此时若A 是无穷集,则称E 是无穷维的;若A 是有限集,则称E 是有限维的,并定义E 的维数为A 中所含有的元素个数。

通常用E dim 表示E 的维数,并约定当}0{=E 时,0dim =E ,可以证明任何线性空间都存在Hamel 基。

证明酉空间nC 的维数为n ,并问当视nC 为实线性空间时,其维数是多少?证明:设n y x C ∈,,C ∈βα,,则有ny x C ∈+βα。

令)0,0,1,0,0(项共项第n k k =e ,则对任意的),,(21n x x x x =,必有∑==nk kk x x 1e,因此},,,{21n e e e 是空间nC的基,则n n=C dim 。

当视nC 为实线性空间时,可令基为},,,,,{11n n i i e e e e ,则对任意的),,(21n x x x x =,有∑∑==+=nk k k n k k k i x g x x 11))((Im )Re(e e ,所以n n 2dim =C 。

10.证明∞=],[dim b a C ,这里b a <。

证明:取],[,0,)(b a t k t t x kk ∈≥=,只需证},,{10 x x 线性无关。

为此对0≥∀n ,令01=∑=n k k k x c 。

则00!01=⇒=⇒=∑=n n n nk k k c c n x c 次求导。

因此必有011=∑-=n k k kx c,求该式求1-n 导后有00)!1(11=⇒=---n n c c n 。

依次类推,有001====-c c c n n ,所以对任意的0≥n ,都有},,{10n x x x 线性无关,即∞=],[dim b a C 。

第 二 节2.(点到集合的距离)设A 是E 的非空子集,E ∈x 。

定义x 到A 的距离为:}|inf{),(A A ∈-=y x y x d证明:1) x 是A 的内点⇔0),(>c x d A ;2) x 是A 的孤立点⇔A ∈x ,且0}){\,(>x x d A ; 3) x 是A 的外点⇔0),(>A x d 。

解:1)必要性:x是A 的内点内点的定义⇒ε∃,使得2A⊂B ),(εx ⇒Φ=B c x A ),(ε⇒c y A ∈∀,都有x y ≠⇒0}|inf{>∈-c y x y A ⇒0),(>c x d A 。

充分性:0),(>cx d A 距离的定义⇒ε∃,使得Φ=B c x A ),(ε⇒ε∃,使得A⊂B ),(εx 内点的定义⇒x 是A 的内点。

2)必要性:x 是A 的孤立点孤立点的定义⇒A ∈x ,且ε∃,使得}{),(x x =B A ε⇒A∈x ,且ε∃,使得Φ=B }}/{{),(x x A ε距离的定义⇒A ∈x ,且0}){\,(>x x d A 。

充分性:A ∈x ,且0}){\,(>x x d A 距离的定义⇒ε∃,使得Φ=B }}/{{),(x x A ε⇒ε∃,使得}{),(x x =B A ε孤立点的定义⇒x 是A 的孤立点。

3)必要性:x 是A 的外点外点的定义⇒ε∃,使得Φ=B A ),(εx ⇒A ∈∀y ,都有x y ≠⇒0}|inf{>∈-A y x y 距离的定义⇒0),(>A x d 。

充分性:0),(>A x d 距离的定义⇒ε∃,使得Φ=B A ),(εx 外点的定义⇒x 是A 的外点。

3.设A 是E 中的非空闭集,证明:A ∈x ⇔0),(=A x d 。

解:必要性:A∈x ⇒A∈∃y ,使得x y =⇒0}|inf{=∈-A y x y 距离的定义⇒0),(=A x d 。

充分性:0),(=A x d 距离的定义⇒0}|inf{=∈-A y x y ⇒A ⊂∃}{k x ,使得x x k →是闭集A ⇒A ∈x 。

7.举例说明无穷多个闭集之并不一定是闭集。

解:∞==-1)1,0[]11,0[k k 。

8.证明A A A '= 。

证明:设A ∈x ⇒A ⊂∃}{k x ,使得x x k →。

若}{k x ∃中有无穷项互异,则A '∈x ;否则有无穷多相取同一个值,则A ∈x ,由此可知:A A '∈x ,则A A A '⊂ 。

另一方面,由于A A ⊂且A A ⊂',所以A A A ⊂' 。

综上所述,有A A A '= 。

9.证明:1)A 的内部是含于A 的最大开集,即}|{int A B B B A ⊂=是开集,且;2)A 的闭包是包含A 的最小闭集,即}|{A B B B A ⊃=是闭集,且 。

证明:1)设G 是含于A 的最大开集,则A A ⊂int ⇒G A ⊂int 。

设G ∈x 是开集G ⇒ε∃,使得G ⊂B ),(εx AG ⊂⇒ε∃,使得A ⊂B ),(εx 内点的定义⇒A int ∈x 。

所以A G int ⊂。

综上所述,A G int =,则表明A 的内部是含于A 的最大开集。

2)设G 是包含A 的最小闭集,且A A ⊂⇒A G ⊂。

设A ∈x ⇒A ⊂∃}{k x ,使得x x k →G A ⊂⇒G ⊂∃}{k x ,使得xx k →是闭集G ⇒G ∈x ,所以G A ⊂。

综上所述,A G =,则表明A 的闭包是包含A 的最小闭集。

10.利用习题9的结论证明:1))int()(ccA A =,2))()(int c c A A =。

证明:1)A A ⊂⇒c c A A ⊂)(。

c)(A 是开集,而由习题9的结论可知,)int(c A 是含于cA 的最大开集,所以)int()(ccA A ⊂。

此外,设)int(c x A ∈,而c x )(A ∉。

由)int(cx A ∈是开集)int(c A ⇒ε∃,使得cc x A A ⊂⊂B int ),(ε⇒ε∃,使得ΦB =A ),(εx 。

(1)3而由cx )(A ∉⇒A ∈x ⇒ε∀,都有Φ≠B A ),(εx ,此与(1)式矛盾,故c x )(A ∈,所以c c )()int(A A ⊂。

综上所述,有)int()(c c A A =。

2)A A ⊂int ⇒)int(c c A A ⊂。

这表明)int(cA 是包含c A 的闭集,而由习题9的结论可知,)(c A 是包含c A 的最小闭集,所以c c )(int )(A A ⊂。

此外,设cx )(int A ∈。

由cx )(int A ∈⇒Aint ∉x 是开集A int ⇒ε∀,都有A ⊄B ),(εx ⇒ε∀,都有Φ≠B c x A ),(ε。

特别有N ∈Φ≠B k k x c ,)1,(A ,因此取N ∈B =k k x x ck ,)1,(A ,所以有c k x A ⊂}{且x x k →,故)(c x A ∈,所以)()(int c c A A ⊂。

综上所述,有)()(int cc A A =。

12.设)}2,0{(}sin 0),2,0(|),{( x y x y x <≤∈=πA 。

试写出)int(A ,A 及A的孤立点的全体。

解:}sin 0),2,0(|),{()int(x y x y x <<∈=πA ;)}2,0{(}sin 0],2,0[|),{( x y x y x ≤≤∈=πA ;A 的孤立点)}2,0{(=。

13.设A 、B 、C 均是E 的子集,且C B ⊂,证明: 1)若A 在C 中稠密,则A 在B 中稠密 ; 2)若A 不B 中稠密,则A 不在C 中稠密。

证明:1)A 在C 中稠密⇒C ∈∀x ,存在A ⊂}{k x ,使得x x k →CB ⊂⇒B ∈∀x ,存在A ⊂}{k x ,使得x x k →⇒A 在B 中稠密。

2)A 不在B 中稠密⇒B ∈∃x 和ε,使得Φ=B A ),(εx CB ⊂⇒C ∈∃x 和ε,使得Φ=B A ),(εx ⇒A 不在C 中稠密。

第 三 节2.设B A →:T ,C B →:G ,且C D ⊂,证明:))(()()(111D D ---=G T T G 。

证明:设)()(1D -∈T G x ⇒D ∈)(Tx G ⇒)()(1D -∈G x T ⇒)(11D --∈G T x ⇒))(()()(111D D ---⊂G T T G ;另一方面,设))((11D --∈G T x ⇒)(1D -∈G Tx ⇒D ∈))((x T G ⇒)()(1D -∈T G x ⇒)()())((111D D ---⊂T G G T 。

综上所述,))(()()(111D D ---=G T T G 。

4.设1:E E T →,E x ∈0,证明:1)T 在0x 处连续⇔只要E x k ⊂}{满足0x x k →,则0Tx Tx k →;2)T 在0x 处连续⇔对于任意0>ε,存在0>δ,使),()),((00εδTx B x B T ⊂。

证明: 1)必要性:若E x k ⊂}{,且0x x k →⇒对于任意01>ε,存在0N ,使得当0N k >时,有),(10εx x k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