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学)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学)


正常肺泡
肺气肿
二.病理和病理生理
(一)肺脏的变化
1.肉眼:肺脏过度 膨大,失去弹性, 灰白色。
大体解剖 正常
异常
2.镜下:见肺泡壁变薄、胀大,破裂或形成 大泡,血供减少,弹性纤维网破坏。
3.病理分型: 小叶中央型:终末细支气管/一级呼吸性
支气管狭窄,导致二级呼吸性支气管呈 囊状扩张
大气道受累时出现阻塞性通 气功能障碍,肺泡扩大、回 缩障碍,使残气量增加。
肺气肿严重后使肺泡毛细血 管受压、大量减少,通气血 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障碍, 出现换气功能障碍。
2. 肺气肿病人感染后使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 不足,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如出现呼吸衰竭,除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外, 与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相关的临床表现 相继出现如:紫绀、神志恍惚、昏迷等。
善生活质量。 5.呼吸肌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或缩唇呼气,增加膈肌
活动能力。 6.康复治疗:太极拳、呼吸操、定量行走或登梯练习。 7.手术治疗:局限性肺气肿或肺大泡可选择合适的手术
治疗、减容手术、肺移植手术。
【腹式呼吸法】
目的: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 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增加咳嗽、 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四)根据临床表
现,结合病因、病
理,临床上分为两 型: B型有明显的 低氧血症并较早的
出现肺动脉高压及
右心衰竭等表现, 显然B型易形成肺 心病预后较A型差。 但在临床上还有较 多病人难以分型。
1.气肿型(红喘型、PP 型):以肺气肿为主要 表现,呈喘息貌,炎症 表现不明显。
2.支气管炎型(紫肿型、 BB型):以支气管炎症 为主要表现,肺气肿病 变较轻。易反复感染而 致呼衰和右心衰,预后 差。
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
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
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
腹式呼吸法示意图
【缩唇呼气法】
缩唇呼气法就是以鼻吸 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 收腹、胸部,口唇缩成吹口 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 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 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 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 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 7—8次,每天锻炼两次,每 次20分钟左右。
方法:腹式呼吸法指吸气时让腹部
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初学
时,以半卧位容易掌握。两膝半屈,使
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
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
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
部手在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
增加呼气潮气量。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
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
肺气肿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病因
肺气肿的发生与吸烟、大气污染、感染等 综合因素有密切关系。
绝大多数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 气管炎发展而来,其次是支气管哮喘、支
气管扩张等亦可慢性支气管 炎、支气管哮喘、肺纤维 化等均可引起肺气肿、尤
以慢性支气管炎为最多
抵抗力低下→继发感染,合并支气管肺炎。
七.治疗
治疗目的: 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能力。
治疗要点
1.消除和预防气道感染:应用有效的抗生素。 2.解除气道阻塞中的可逆因素: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 3.控制咳嗽和痰液的生成:应用止咳化痰药 4.家庭氧疗:每天10-15小时持续吸氧能延长寿命,改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安阳地区医院呼吸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表现、诊断 及治疗方法。
2、熟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因、A型和B 型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特点。
3、了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机理。
概述
阻塞性肺气肿,是 气道远端部分膨胀 (包括呼吸性细支 气管、肺泡管、肺 泡囊和肺泡)并伴 有气腔壁的破坏、 肺弹性减退及肺容 量增大的一种疾病。
1.早期不明显。随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逐渐 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常在劳动、上
坡、上楼梯时出现气促,以后在平地活动 亦感气促,严重时静息状态亦有气促。持 久性的气促是肺气肿重要症状。
咳嗽、咳痰等
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紫绀、头痛、 嗜睡、神志恍惚)
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 肺顺应性减低、肺组织弹差、 小气道阻力增加。
3.如发展至慢性肺原性心 脏病,于上腹剑突下可 见收缩期心尖搏动,此 处心音较心尖部明显等 右心增大体征。
体位:
上身前倾,两 手支撑在椅上 的特殊体位。
(二)体征
1.望诊可见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 弱
2.触诊语颤减弱 3.叩诊为过清音、肺下界下降 4.听诊呼吸音减弱
桶状胸
四.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全小叶型: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所属终
末肺组织扩张
间隔旁型 不规则型
小叶中央型
全小叶型
全小叶型
小叶中心性肺气肿
正常肺HRCT
小叶中心性肺气肿
正常肺HRCT
小叶中心性肺气肿
正常肺HRCT
小叶中心型 全小叶型
间隔旁型
肺大泡
三.临床表现
除有原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体 征外,尚有下列表现: (一)症状
(一)、X线检查 可见肺野透光度增强,膈下降,膈顶平
坦,膈及胸廓运动减弱。
X线胸片检查
• 肺野扩大,透 亮度增加,肋 间隙增宽,横 隔下降,心界 缩小。
(二)、肺功能检查: FEV1/FVC<70%; FEV1 < 80%预计值。
(三)、血气分析
呼吸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动脉血氧分压 (PaO2)下降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增高。在失代偿性呼吸性 酸中毒时,pH值下降。
见。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 分析肺气肿发病机理:
1.气体滞留肺内 2.肺泡弹性降低,组 织结构破坏 总之,肺泡过度充气、 持久膨胀、结构破坏、弹 性回缩力下降、肺容积增 大,导致肺气肿形成。
发病机制
感染
内因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可能与机体某些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
正常支气管
慢性支气管炎 腺体增加 粘膜增厚 分泌粘液
五.诊断
(一)原发病(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存 在。
(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三)肺气肿体征,诊断并不难。
(四)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因、病理,临 床上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分为两型: B型 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并较早的出现肺动脉高 压及右心衰竭等表现,显然B型易形成肺心 病预后较A型差。但在临床上还有较多病人 难以分型。
六.并发症
继续进展,肺内毛细血管床减少,肺小动脉内 膜纤维性增生、硬化,管腔狭小,最终多导致慢 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
肺大泡破裂→自发性气胸(系指在无外伤或人 为因素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 气进入胸膜腔造成的胸腔积气和肺萎缩。突然加 剧的呼吸困难伴胸痛、紫绀、呼吸音↓或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