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美五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数学美五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数学欣赏五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一、知识整合1.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对于简化研究对象,发展人的思维有着重要帮助,因此,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位置。

2.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

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数学策略。

3.分类原则:分类对象确定,标准统一,不重复,不遗漏,分层次,不越级讨论。

4.分类方法:明确讨论对象,确定对象的全体,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分类;逐类进行讨论,获取阶段性成果;归纳小结,综合出结论。

5.含参数问题的分类讨论是常见题型。

6.注意简化或避免分类讨论。

二、例题分析(一)对变量或参数的分类讨论1.已知集合}2|{2o x x x A =--=,}1|{o ax x B =-=若B B A =I ,则a 的值是 .2.若不等式o x k x k >+++-1)1(2)1(22对于R x ∈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3.解关于x 的不等式 o x a ax <++-1)1(2 )(R a ∈分析:这是一个含参数a 的不等式,一定是二次不等式吗?不一定,故首先对二次项系数a 分类:(1)a ≠0(2)a=0,对于(2),不等式易解;对于(1),又需再次分类:a>0或a<0,因为这两种情形下,不等式解集形式是不同的;不等式的解是在两根之外,还是在两根之间。

而确定这一点之后,又会遇到1与1a谁大谁小的问题,因而又需作一次分类讨论。

故而解题时,需要作三级分类。

解:()当时,原不等式化为10101a x x =-+<∴>()当时,原不等式化为20110a a x x a ≠--<()()①若,则原不等式化为a x x a<-->0110()()Θ1011a a <∴< ∴<>不等式解为或x ax 11②若,则原不等式化为a x x a>--<0110()()()当时,,不等式解为i a a a x ><<<11111()ii a ax 当时,,不等式解为==∈∅111()iii a a x a当时,,不等式解为011111<<><<综上所述,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当时,解集为或a x x a x <<>⎧⎨⎩⎫⎬⎭011;{}当时,解集为a x x =>01|;当时,解集为0111<<<<⎧⎨⎩⎫⎬⎭a x x a ;当时,解集为a =∅1; 当时,解集为a x a x ><<⎧⎨⎩⎫⎬⎭111。

4.已知R m ∈,求函数m x x m x f +--=2)34()(2在区间]1,[o 上的最大值.5.设R a ∈,二次函数a x ax x f 22)(2--=,若o x f >)(的解集为A ,}31|{<<=x xB ,∅≠B A I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二)对题设给出条件的分类讨论1.一条直线过点(5,2),且在x 轴,y 轴上截距相等,则这直线方程为 . 2. 已知R a ∈,若关于x 的方程o a a x x =+-++|||41|2有实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3.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32n n S n -=为,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P .(三)解题过程中的分类讨论1.已知圆x 2+y 2=4,求经过点P (2,4),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

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3()21(312≥-=---n S S n n n ,且23,121-==S S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已知a 是实数,函数)()(a x x x f -= (1)求函数)(x f 的单调区间;(2)设)(a g 为)(x f 在区间]2,[o 上的最小值;①写出)(a g 的表达式; ②求a 的取值范围,使得2)(6-≤≤-a g .(四)简化和避免分类讨论的方法 直接回避-反证法,求补法,消参法; 变更主元-分离参数后变参置换或换元;合理运算-用函数的奇偶性,变量的对称变换及公式的合理选用; 数形结合-用图象的直观性和对称特点;1.∆ABC A B C 中,已知,,求sin cos cos ==12513分析:由于C A B =-+π()[]∴=-+=--⋅cos cos()cos cos sin sin C A B A B A B 因此,只要根据已知条件,求出cosA ,sinB 即可得cosC 的值。

但是由sinA 求cosA 时,是一解还是两解?这一点需经过讨论才能确定,故解本题时要分类讨论。

对角A 进行分类。

解:Θ051322<=<cos B B ABC ,且为的一个内角∆∴<<=45901213οοB B ,且sin 若为锐角,由,得,此时A A A A sin cos ===123032ο 若为钝角,由,得,此时A A A A B sin ==+>12150180οο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相矛盾。

可见A ≠150ο []∴=-+=-+cos cos ()cos()C A B A B π[]=-⋅-⋅cos cos sin sin A B A B =-⋅-⋅⎡⎣⎢⎤⎦⎥=-32513121213125326 三、总结提炼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数学解题策略,对于何时需要分类讨论,则要视具体问题而定,并无死的规定。

但可以在解题时不断地总结经验。

如果对于某个研究对象,若不对其分类就不能说清楚,则应分类讨论,另外,数学中的一些结论,公式、方法对于一般情形是正确的,但对某些特殊情形或说较为隐蔽的“个别”情况未必成立。

这也是造成分类讨论的原因,因此在解题时,应注意挖掘这些个别情形进行分类讨论。

常见的“个别”情形略举以下几例:(1)“方程20ax bx c ++=有实数解”转化为240b ac ∆=-≥“”时忽略了了个别情形:当a=0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0;(2)等比数列{}11n a q-的前n 项和公式1(1)1n n a q S q-=-中有个别情形:1q =时,公式不再成立,而是S n =na 1。

(3) 设直线方程时,一般可设直线的斜率为k ,但有个别情形:当直线与x 轴垂直时,直线无斜率,应另行考虑。

(4)若直线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常常设直线方程为1x ya a+=,,但有个别情形:a=0时,再不能如此设,应另行考虑。

四、强化练习:1. 若a a p a a q a a p q a a >≠=++=++011132,且,,,则、log ()log ()的大小关系为 . p q >2. 若{}A x x p x x R =+++=∈|()2210,,且A R I +=∅,则实数中的取值范围是 . p >-43. 设A={}{}x x a B x ax A B B a ||-==-==010,,且,则实数的值为I 110,或-4. 设ωωωωω是的次方根,则…171+++++236的值为 0或75. 一条直线过点(5,2),且在x 轴,y 轴上截距相等,则这直线方程为 . x y x y +-=-=70250或6. 若sin cos sin cos ()x x x x n N n n +=+∈1,则的值为 . 17. 已知圆锥的母线为l ,轴截面顶角为θ,则过此圆锥的顶点的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 当θ≤90ο时,最大截面就是轴截面,其面积为122l sin θ;当θ>90ο时,最大截面是两母线夹角为90ο的截面,其面积为122l可见,最大截面积为121222l l 或sin θ,8. 函数f x mx m x ()()=+-+231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的右侧,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 (]-∞,19. 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4和2的矩形,则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

84ππ或10. 若log a231<,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

0231<<>a a 或 11. 与圆x y 2221+-=()相切,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

y x y x x y x y ==-+-+=+--=33220220或或或()() (提示:分截距相等均不为0与截距相等均为0两种情形)12. 不等式322101log log ()a a x x a a -<->≠且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

若a >1,则解集为x a x a x a 2334≤<>⎧⎨⎪⎩⎪⎫⎬⎪⎭⎪或 若01<<a ,则解集为x a x a x a 34230<≤<<⎧⎨⎪⎩⎪⎫⎬⎪⎭⎪或(提示:设log a x t t t =-<-,则原不等式可简化为3221 解之得2334123341≤<>≤<>t t x x a a 或,即或log log 对a 分类:a >1时,a x a x a 2334≤<>或; 0102334<<≥><<a a x a x a 时,或)13.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集点在坐标轴上,焦距为23,另一双曲线与此椭圆有公共焦点,且其实轴比椭圆的长轴小8,两曲线的离心率之比为3:7,求此椭圆、双曲线的方程。

解:(1)若椭圆与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可设它们方程分别为x a y b a b x a y b a b 2222222210100+=>>-=>>(),,''(''),依题意c c a b c a c b a a c ac a a b a b x y x y ===+=-+==⎧⎨⎪⎪⎪⎪⎩⎪⎪⎪⎪⇒====⎧⎨⎪⎪⎩⎪⎪∴+=-='''''''''13282377632493619412222222222::两曲线方程分别为,(2)若焦点在y 轴上,则可设椭圆方程为y a x b a b 222210-=>>()双曲线方程为y a x b a b 2222100''('')-=>>,,依题意有c c c a b c a b a a c ac a a b a b ===-=++==⎧⎨⎪⎪⎪⎪⎩⎪⎪⎪⎪⇒====⎧⎨⎪⎪⎩⎪⎪'''''''13282377632222222::∴+=-=椭圆方程为,双曲线方程为y x y x 222249361941 14. 设a>0且a ≠1,试求使方程log ()log ()a a x ak x a -=-222有解的k 的取值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