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画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2016版)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161133406
课程名称:建筑画表现技法 Performance Techniques of Architectural Drawing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32,其中,讲授学时:16 ,实践学时:16。
学分:1.5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城乡规划(本科)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教育平台选修课
目标和任务:本课程适用于建筑设计专业学生,本课程通过建筑表现技法的研究与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建筑表现技法的范畴、设计程序、设计原理,能够运用系统的设计思维与方式对不同的建筑空间环境进行综合策划设计,并熟练地掌握二至三种装饰设计的表现方法,达到设计与表现手脑合一的目的,加强建筑空间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创造合理且符合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的环境效果图。
五、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造型练习,使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要求。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建筑画基础训练(共1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建筑画的意义、作用,表现种类、工具等,建筑画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
1.1工具材料
1.1.1常用的笔
1.1.2常用的颜色
1.1.3常用的纸材
1.2造型基础
1.2.1线造型
1.2.2面与体
1.3透视基础
1.3.1一点透视
1.3.2 两点透视
1.3.3视点与视距
1.4. 建筑配景
1.4.1植物
1.4.2交通工具
1.4.3人物画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建筑画的意义、作用,表现种类、工具等。
难点:熟练掌握建筑画的意义及表现种类。
第二章建筑画综合表现(共1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与写生,了解并掌握不同风格的建筑表现绘画。
(二)教学内容
2.1 建筑写生
2.1.1 街景写生
2.1.2 民居建筑写生
2.2 写实表现
2.3 优秀作品赏析
2.3.1徽派建筑写生
2.3.2欧式建筑写生
2.3.3北方民居建筑写生
2.3.4室内空间及建筑外观写实表现
2.3.5景观及商业建筑设计表现
2.3.6学生作品欣赏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写生训练与些事表现。
难点:理解并练习掌握建筑绘画的综合表现。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选修课程为《设计素描》、《设计素描建筑写生》、《设计色彩》、《设计色彩风景写生》等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后续课程为《建筑设计原理Ⅰ》、《建筑设计原理Ⅱ》等课程。
八、教学时数分配
《建筑画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32 学分:1.5
九、本课程的实践环节:
目的要求:本课程习题课有50课时。
依据课程学习特点,安排进行建筑方面的效果图手绘练习。
该模式可以保证学生当堂消化吸收所学内容,达到培养学生掌握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内容项目:教师进行演示并讲解重点难点,安排学生自己练习,同时教师随机辅导,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评。
学时分配:习题课20学时写生创作30学时
十、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建筑画表现技法》,卢国新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二)参考书目:
1.《建筑画与表现技法》,李延龄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2.《手绘建筑设计与表现》,张恒国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十一、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本课程通过讲授理论、案例详解等诱导学生自主独立的进行习题的创作和制作,但在实践写生授课的过程中,绝不按部就班,而是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
十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查。
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
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
学期总成绩为平时成绩30%,考核成绩70%,总成绩达60分方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