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优化吊装方案,确保大板梁安全
优化吊装方案,确保大板梁安全
张志新 施工现场 2005.3.10
对策实施一
对策实施一:LR1400履带吊吊车的性能
张志新在2004年9月20日,根据LR1400履带吊 性能表,并且询问了有关专家,LR1400履带吊91 米主臂加超起工况满足大板梁吊装要求。在吊装 前,由张志新于2005年3月6日提大型起重机械变 动工况申请表,将工况改为主臂长度91m,吊装时 将工作幅度控制在18米。 结论:吊车性能满足大板梁吊装要求。 验证人:张红军、张志新 2005年3月16日
日期
比例
对策实施四
对策实施四:大板梁吊耳位置、形式
对策实施五
对策实施五:钢丝绳的长度、规格
由图经过计算,我们取规格φ52mm长度48米的钢丝绳,满足吊 装要求8~10倍的安全系数。
1、2004年11月15日提计划,要求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 ,抗拉强度大于170kg/mm2,在2004年12月15日钢丝绳到货后,经检 查规格正确,符合计划要求。
方案分析
序号 1 2
3 4
突破口内容 购一台起重量为600t的大型吊 车
使用LR1400履带吊塔式工况 与CC1000履带吊塔式工况两 车抬吊
使用LR1400履带吊91米主臂 工况吊装
使用LR1400履带吊塔式工况 与FZQ1380两车抬吊
分析
1、易实施 2、购买费用太大 3、租一台大型吊车,租赁费太高
梁上翼板还有1m 的距离,为了防止吊
距吊钩12000
车跑车时大板梁晃动碰杆,在2005年3
1500
月1日由张志新向工程部提内部联系单,
978
在LR1400履带吊行走路线回填1米的土,
能够保证吊车高度。
就位高度76000 起升高度88000 92000
结论:LR1400高度满足吊装需要。 验证人:张志新 2005年3月16日
2、2005年2月26日由小组成员杜玉喜带领插接大板梁吊装专用 钢丝绳绳扣,长度为48米,共两根,在3月2日插接完,经检查长度 正确,符合吊装要求。
结论:钢丝绳规格、长度满足吊装要求 验证人:张红军 2005年3月16日
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批准
设计
审核
制图
日期
比例
滇东电厂一期4×600 机组 大板梁吊装吊点布置示意图
用,不能调往滇东项目部
选定突破口 不能选用 可选用
选用 不能选用
方案比较
方案二(两车抬吊)
方案三(单车吊装)
CC1000履带吊负荷为65%, 1 吊车的起重能力 LR1400履带吊负荷为80%。
结论:安全
LR1400履带吊负荷为98.2%。 结论:不安全。
2 起升有效高度
用CC1000履带吊82米,LR1400履带吊85米。 LR1400履带吊88米。
制定对策
序 项目 1 吊车性能
2 吊车高度
3 吊车布置
4
大板梁吊 耳位置
5
大板梁吊 耳形状
6
钢丝绳规 格
7
钢丝绳长 度
8 吊装过程
对策
选择合 适工况
严密计 算
合理布 置
设计计 算
目标
确保吊车达到 性能表要求
确保吊车起升 高度满足要求
确保将板梁顺 利就位
确保吊耳满足 吊装要求
设计计 算
确保吊耳满足 吊装要求
两侧吊耳受力均匀,均为24t。 结论:有利于吊装。
6 钢丝绳规格长度 负荷率小,选择钢丝绳规格、长度容易。 结论:容易。
负荷率大,对钢丝绳的规格、长 度要求严格,精确程度高。 结论:困难。
有利因素
3
4
不利因素
3
2
确定最佳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方案三有利
因素多于方案二,我们决定采用炉后小开
口吊装方案,大胆创新,突破以往大型吊
1、由张志新通过工程部向厂家发联系单。 2、现场监督、检查。
1、由张志新通过工程部向厂家发联系单。 2、按吊耳制作图施工制作。 3、现场检查。
1、从其他项目部调入 2、在本项目部提计划
1、插长度为48米的钢丝绳 2、现场监督检查
6根大板梁吊装的全过程预计3月8至3月18日完成,在吊装前进行安全技 术交底。第一步试吊,将板梁与吊钩用钢丝绳联接固定牢固后,起升, 当板梁高度离开地面100mm,对吊车进行全面检查,起落3次,重点检查 制动机构。第二步前后倾斜30度,继续起升,起升到离地面2米时摆 杆,吊车在后,板梁在前,形成前、后30度夹角。第三步起升,保持 前、后倾斜30度夹角,用两根φ22的棕绳溜住板梁,起升到39米。第四 步平移,向炉前缓慢跑车,使板梁到达安装位置,在跑车过程中,用溜 绳溜好板梁,防止碰撞刚架。第五步继续起升,超过安装标高 100mm,将板梁调整为左右方向,落钩直接穿螺栓就位,拉好缆风绳, 完成一件板梁吊装。 吊装顺序:K2下梁K2上梁K3下梁 K3上梁K3与K4间两个桁架K4下梁 K4梁
车塔式工况吊装板梁,由LR1400履带吊进
入炉膛内主臂单车吊装大板梁,采用第三
种吊装方案。
最佳方案已确定,下 面就是制定对策了!
对策制定阶段
小组成员对实现方案的各个环节进 行细化、分解如下:
吊车的起重量、吊车的有效起升高 度、吊车的布置、大板梁吊耳的布置、 形式、钢丝绳的规格、长度、培训与交 底和吊装的实施过程。
严密计 算
严密计 算
确保钢丝绳满 足吊装要求
确保钢丝绳满 足吊装要求
两端前 后倾斜 30°起 吊,高 度超过 39米后, 向炉前 跑车平 移就位。
大板梁安全顺 利就位
措施
吊装前工况变为91米主臂加超起工况,R=18米
在LR1400履带吊行走路线回填1米的土,保证吊车高度
根据吊装板梁就位时吊车的位置与LR1400尾部尺寸计算并确定LR1400履 带吊的行走路线
对策实施二
对策实施二:吊车起升高度校核
如图所示:当R=18m时,91m主臂工况时,LR1400履带
吊不抗杆。(
92
16 — 2.59
16x.5)X=2.95m,其中X为板梁就位时吊
车的杆与板梁上翼板的距离,板梁上翼板宽度为1500mm,除
以2为750,还余2.2m,杆的宽度为2.4m除以2,为1.2m,与板
负责人 地点
时间
张志新 施工现场 2005.2.28
张志新 施工现场 2005.3.1
张志新 施工现场 2005.3.6
办公室 张志新 施工现场 2004.11.20
办公室 张志新 施工现场 2004.11.20
张志新 张志新
办公室 施工现场
办公室 施工现场
2004.11.30 2004.11.30
对策实施六
2005年3月7日下午2:30,我们在工程处会议室进行了吊装前安全技术交底。
对策实施七
第一步试吊,LR1400缓慢起升,高度离地100mm, 起落三次,对吊装系统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钢 丝绳的受力情况、起升机构。
第二步前后倾斜30度,继续起升,起升到离地面2米 时摆杆,吊车在后,板梁在前,形成前、后30度夹角
结论:满足要求。
结论:满足要求。
3 吊装环节
均是塔式工况,跑车危险。 结论:不安全。
LR1400履带吊使用主臂工况,性 能允许跑车。 结论:安全。
4 吊装难度
两车需要密切配合,难度大。 结论:困难。
一台吊车吊装,易操作。 结论:容易。
5 吊耳的位置形式 有一侧的吊耳每只承受40.7t。 结论:不利于吊装。
优化吊装方案,确保大板梁安全
小组概况
单位
锅炉
课题名称 攻克滇东电厂#1 锅炉大板梁吊装方案
小组登记号 2005—43—B—01 小组类型
创新型
组长张Leabharlann 新 接受 QC 知识培训情况16 课时/人均
小组成员表
姓名
文化 程度
年龄
职务
组内职务
组内分工
李伟 本科 42 滇东项目部总工 组员
技术顾问
王涛 大专 30 锅炉工程处主任 组员
2590
1500 1800
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滇东电厂一期4×600MW机组
批准 审核 日期
设计 制图 比例
LR1400履带吊高度校核示意图
对策实施三
对策实施三:优化吊车布置
由于钢架立柱B3(锅炉对称中 心线)与B4之间跨距为18.5米, LR1400履带吊中心到尾部尺寸 为12.5米,因此LR1400行走中心 炉右 线应距锅炉对称中心线6米,前 后方向行走,在吊装板梁时退 到炉后距K6列柱22米,在2005 年3月6日布置吊车如右图所示:
1、可实施 2、缓装K4B3.5一根立柱 3、就位时两车需要跑车 4、两车吊装配合难度大,但也能完成 5、影响钢架整体吊装,但可以使整个 钢架吊装工期缩短
1、可实施 2、缓装K4B3.5一根立柱 3、影响钢架整体吊装,但可以使整个 钢架吊装工期缩短 ,整体钢架工期不变
1、可实施 2、两车吊装配合难度较小 3、63t塔吊FZQ1380正在沙洲项目部使
第三步起升,保持前、后倾斜30度夹角,用两根φ22 的棕绳溜住板梁,起升到39米。
第四步平移,向炉前缓慢跑车,使板梁到达安装位置
,在跑车过程中,用溜绳溜好板梁,防止碰撞刚架。
第五步继续起升,超过安装标高100mm,将板梁调整为 左右方向,落钩直接穿螺栓就位,拉好缆风绳,完成 一件板梁吊装,接着吊装K2上梁
结论:LR1400布置方案满足吊装需要。
大板梁吊装示意图
炉左
位置3
锅炉对称中心线
LR1400 m Q=112t
炉后
位置2 行 走 中 心 线
位置1
验证人:张志新 2005年3月16日
sepco 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滇东电厂一期4X600MW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