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小讲课
通常理化因素先引起单个细胞突变,而后因机体 遗传易感性和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染色体畸变等 激活了癌基因并使部分抑癌基因失活及凋亡抑制基因 过度表达,导致突变细胞凋亡受阻,恶性增殖发生白 血病。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分类】
(一)按病程、病情缓急和细胞分化程度分类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放射线 电离辐射可引起白血病,与剂量大小及放射部 位有关,一次较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照射,均可致 白血病。例:日本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强直性 脊柱炎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放射治疗,X线工作者。 三、化学物质 苯、职业性接触苯、氯乙烯、金属毒物和长期 应用抗癌药物(特别是多种烷化剂) 。骨髓毒性的化 学物质:氯霉素、磺胺、保泰松等。乙双吗啉。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感染和发热 半数发热起病。部位口腔 和咽部最多见,肺部、肛周及皮肤、胃肠道、 泌尿道也较常见,菌血症、败血症,主要死因 之一。病原体:早期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如粪 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以后长期抗生素 或激素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较多见,如绿 脓杆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等。真菌感染: 念珠菌、曲霉菌。病毒:麻疹、水痘、带状疱 疹,易并发肺炎和脑炎。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1)伴有非随机化性染色体易位的AML (2) 伴多系病态造血的AML (3) 治疗相关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 不另作分类的AML:微分化型AML 、未 成熟型AML、成熟型AML、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急性巨核 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全 髓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粒细胞肉瘤等。 (5) 急性双表型白血病
腋下和腹股沟多见,质中无触痛。肝脾轻中度大, 质中、表面光滑,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急淋多见。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骨和关节 胸骨下端压痛明显,助诊断。 骨痛及关节痛儿童多,常被误诊为风湿关节炎。 绿色瘤:骨膜无痛性肿块,多发于眼眶周围,也 可其他骨。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二)按白血病细胞的类型分类 淋巴细胞型 非淋巴细胞型 (三)按周围血中细胞数量分类 白细胞增多型 白细胞不增多型 (四)MICM分型
结合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
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毒
动 物 白 血 病 , C 型 逆 转 录 RNA 病 毒 早 已 证 实 。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 巴瘤,EB病毒、HIV病毒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关系 密切。病毒感染机体后,作为内源性病毒整合并潜伏 在宿主细胞染色体DNA内,一旦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 下被激活表达而诱发白血病;或作为外源性病毒由外 界以横向方式传播感染,直接致病。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遗传因素
家族性白血病。某些遗传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疾病 患者易患白血病,如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先天性 全血细胞减少、先天性血管扩张症。
五、其他血液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阵发 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最 终都可能发展为白血病。
(MTX) 叶酸还原
吐、骨髓抑制
阿糖胞苷 抗嘧啶代谢,阻碍 + + 口腔溃疡、恶心
(Ara-C) DNA合成
.
呕吐、骨髓抑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药物名称 药物类别和作用 急淋 急非淋 副作用
门冬酰胺酶 夺取细胞内门冬 + 0 肝胰损、发热
(L-ASP) 酰胺酸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B细胞白血病:前B原始淋巴细胞白血病、 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毛细胞白血病、 Burkitt细胞白血病。 (2)T细胞和NK细胞白血病:前T原始淋巴 细胞白血病、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T颗粒淋巴 细胞白血病、成人T细胞白血病、侵袭性自然 杀伤细胞(NK)白血病等。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治疗】
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 支持对症治疗 骨髓外白血病的防治 骨髓移植
一、化学治疗 (一)化学治疗药物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药物名称 药物类别和作用 急淋 急非淋 副作用
6. 肾和胃肠道 肾浸润,胃肠出血、梗阻 等。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网织
减少。血小板减少,常低于60×109/L。白细胞 计数高低极不一致。原始和幼稚细胞显著增多, 甚至95%以上。
二、骨髓象 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原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出血 1/3起病有出血,皮肤瘀点、瘀斑、
鼻衄、牙龈出血,以及咯血、呕血、便血、尿血 等。眼底出血可致视力减退、颅内出血可致抽搐、 昏迷、死亡等。血小板减少、DIC。
二、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临床表现 1.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占半数以上,颈部、
泼尼松 糖皮质激素,破坏 + 0 类库欣征、溃疡、
(Pred) 淋巴细胞
高血压、高血糖
长春新碱 生物碱,抑制RNA + ± 末梢神经炎、 脱
(VCR) 合成,有丝分裂
发、恶心、呕吐
巯嘌呤 抗嘌呤代谢,阻碍 + + 骨髓抑制,肝损
(6-MP) DNA合成
硫鸟嘌呤 同上
+ + 同上
(6-TG)
甲氨喋呤 抗叶酸代谢,干扰 + ± 口、胃肠溃疡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口腔和皮肤 牙龈肿胀多见于急性单
核白血病。白血病疹、结节、斑块和溃疡等。 蜂窝组织炎,病毒性皮炎如单纯或带状疱疹。
5. 心肺 弥漫性网状结节样改变。肺血管
白细胞淤滞时,可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炎、 心律紊乱、心衰,偶有心包炎。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胸骨压痛。外周血 无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再障原始细胞不增多。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贫血与出血成比例,白细胞不增多,无幼稚细 胞。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而成熟型巨核细胞减 少。
四、免疫学检查
分型 HLA-DR CD3 CD7 CD10 CD13 CD19 CD22 CD33 TdT MPO
B-ALL + - - + - +- +- - -+ -
T-ALL - +- +- - - - - - + -
ANLL +- - - - +- - - +- - + 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膜、浆的抗原。
染色方法 急淋白血病 急粒白血病 急单白血病
过氧化物酶 —
分化差— ~ +
—~ +
(POX)
分化好+ ~ +++
糖元(PAS) + ~ ++ — ~ +
—~+
中粒碱性磷酸
酶(NAP) 正常或增高 明显减低 正常或增高
非特异性酯酶 —
—~ +
+ NaF抑制
(NSE)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非淋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鉴别诊断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骨髓象表现为 三系或二系血细胞病态造血,原始和早幼粒细胞<30 %。
2.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类白血病反
应无明显贫血和出血,血小板计数正常。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血中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形态与原始 细胞不同,血清中嗜异性抗体效价逐步上升,病程短, 可自愈。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 毒感染时,血象中淋巴细胞增多,但淋巴细胞形态正 常,预后良好。骨髓象原始幼稚细胞均不增多。
始和幼稚细胞大量增生。原始细胞占非红系 30%以上,诊断的主要依据。其他正常造血细 胞受抑制。 “裂孔”现象。低增生性白血病。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正常骨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三、细胞化学染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