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识别卡(磁卡,IC卡,RF卡)基本知识

识别卡(磁卡,IC卡,RF卡)基本知识





3.2不同标准定பைடு நூலகம்的内容

• • • •
ISO 7811―4:1985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4部分:只读磁 道的第1、2磁道位置 ISO 7811―5:1985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5部分:读写磁 道的第3磁道位置 ISO 7811―6: ISO7812 标准:制定了磁卡的记录技术标准; ISO15457 标准:制订了磁卡物理标准/测试方式Track 标准F/2F 技术标准;


2.7磁卡,IC卡,RF卡的主要优缺点

不同的卡,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有相应的优缺点 磁卡的主要优缺点 技术起点低,卡成本低,也是最先发展的存贮技术 磁条易受环境干扰,我们的环境有磁的地方太多 磁条读写很容易,早期的录音机读写方便性如何. 不容易保密与加密,密码的校验与运算都依靠中心处理系统. *想一下,磁卡的存放提示是什么,商场的购物卡为什么有时要加磁. *银卡的密码如何验证.刷卡时刷卡机与中心处理系统有通信吗. *磁卡的缺点如此多,为什么我们的银行卡,信用卡仍是磁卡. IC的主要优缺点 抗环境能力好 能与用户终端进行一运算处理,无需中心处理系统的实时支持. 触点易损坏,易污柒,影响读卡可靠边性. * 想一想,为什么电话卡,手机卡用不了时,将触点擦擦有时就可以用了. * 想一想,刷公交卡时,刷卡机与中心处理系统有通信吗. RF卡的主要优缺点 抗环境能力好 能与用户终端进行一运算处理,无需中心处理系统的实时支持. 磁条易受环境干扰,我们的环境有磁的地方太多 * 想一想,公司的门禁卡是什么种类.
2.3识别卡的基本功能组成
前面的定义,已经初步描述了识别卡的功能.终端用户卡有以下几个主要功 • •
• • • • •
能 A.识别卡最首要的功能是识别身份 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卡只是用来识别身份的. B.为增加身份识别的可靠性,加上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有的是在卡上,有的依靠 系统.) 想一想哪些卡自带身份验证,哪些依靠系统验证. C.个人信息的存贮,如手机卡里的电话号码信息,短信信息. 想一想还有哪些卡里存贮有个人信息. D.一些特定内容的处理与存贮,如深圳通的充值与乘车扣款. 想一想还有哪些卡有特定的处理与存贮. E.识别卡要能与用户终端实现信息传递. F.识别卡要能实现对卡上信息的保护.

3.5磁卡的物理结构
• 3.5.1磁卡的磁道 A. 磁卡上有3 个磁道,分别为Track1,Track2 及Track3。 B. 每个Track都记录着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着不同的应用。 C. 在我们所设计的应用系统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使用全部的三个Track或是二 个或一个Track。 D.如下图所示是符合ANSI 及ISO/IEC 标准的磁卡的物理尺寸定义。这些尺寸的定 义涉及磁卡读写机具的标准化。 想一想,磁道不按此规范后果是什么.
2.识别卡卡基本知识
• • • • • • • • 2.1识别卡整个系统简介 2.2识别卡的准确定义 2.3识别卡的基本功能组成 2.4识别卡各功能的技术实现手段 2.5识别卡命名的方式 2.6磁卡,IC卡,RF卡的技术特点 2.7磁卡,IC卡,RF卡的优缺点 2.8识别卡最基本的标准
2.1终端用户卡整个系统简介
• • • • • •
3.2不同标准定义的内容

不同的标准定义的内容如下: ISO 7810:1985 识别卡 物理特性 规定了卡的物理特性,包括卡的材料、构造、尺寸。 卡的尺寸为:宽度 85.72mm----85.47mm 高度 54.03mm----53.92mm 厚度 0.76±0.08mm 卡片四角圆角半径 3.18mm 一般讲卡的尺寸为:85.5 X 54 X 0.76 ISO 7811-1:1985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1部分:凸印 规定了卡上凸印字符的要求(字符集、字体、字符间距和字符高 度)。 ISO 7811―2:1985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2部分:磁条 规定了卡上磁条的特性、编码技术和编码字符集。 ISO 7811―3:1985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3部分:ID-1型卡上凸印字 符的位置
2.5识别卡命名的方式
有了前面的介绍,我们对形形色色的卡能作一个分类归纳. • 按识别卡的用途分,这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普通人最关心的. *如:身份证,信用卡,停车卡 *列举一下我们接触的卡 • 按技术实现手段分为,磁卡,IC卡,射频卡,这通用的三大类.将两种技术 的卡合在一张卡上称为全合卡. 这是终端用户卡的专业分类. 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卡不归为这三大类. • 在生活中我们还常提到ID卡, ID卡是指只有序列号的卡,没有数据存贮功能的卡,这是按用途分类 的.
3.5磁卡的物理结构
• 3.5.2磁道的尺寸标准 A.Track1,2,3 的每个磁道宽度相同,大约在2.80mm(0.11 英 寸)左右,用于存放用户的数据信息; B.相邻两个Track 约有0.05mm (0.02 英寸)的间隙(Gap),用于 区分相邻的两个磁道 *银行磁卡上的磁带宽度会加宽1~2mm 左右,磁带总宽度在 12~13mm 之间 C.在磁带上,3 个有效磁道数据的起始数据位置是在磁带边缘向内 缩减约7.44mm(0.293 英寸时) D.终结数据位置在磁带边缘向内缩减约6.93mm(0.273英寸). E.这些标准是为了有效保护磁卡上的数据不易被丢失。因为磁卡边 缘上的磁记录数据很容易因物理磨损而被破坏 ;
• • 谈到卡,就离不开卡的整个系统,一般一个系统 由以下三个基本功部份组成. 中央处理系统 整个系统的大脑,CPU 如银行的结算中心,信用卡处理中心 想想还有什么处理中心是用户卡的大脑! 用户终端 主要提供用户卡与处理中心的人机界面,有 些也作一个次级CPU,作部份针对用户卡的处 理 前者商场刷信用卡,银行卡的POS机 后者如交通卡(深圳通) 想一想刷门禁卡的是什么样的终端!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用户终端! 识别卡 识别卡在系统中的身份标识,必须记载用户 标识,其次记载与用户有关的相应信息. 我们身上形形色的卡都是识别卡. 列举一下我们身上有多少种卡 列举一下我们见到过多少种类的卡.
识别卡基本知识
讲义目录
• • • • • • 1.前言 2.识别卡基本知识 3.磁卡基本知识 4.IC卡基本知识 5.RF卡基本知识 6.结束语
1.前言

随着人类技术进步,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身份识别的需求日益频繁, 识别卡逐步成为我们身边如影相随的一部份. 在现在的社会里,离了卡我们基本上溶入不了社会,作不了什么事. • 了解我们身边有卡有助认识它们,也是从事卡机行业的必须. • 想一想: A.从早晨起床开始,到晚上回家,我们要用多少张卡,它们的种类是什 么. B. 从婴儿一出生,到老年我们会有多少张卡,它们的种类是什么. C.想一下,在深圳,我们身上不带任何卡,要生活天,会有哪些麻心事.
2.4识别卡各功能的技术实现手段
识别卡的功能需求是推动技术实现手段的最根本的动力.针对基本 功能,基主要的技术实现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 • 按对身份识别与个体信息存贮方式分,有磁条方式 ,与内存方式. • 按对身份认证,个体信息的加密与运算分类,,有IC芯片卡与CPU卡 *需注意的问题是,IC卡与CPU卡都是将存贮与加密,运算集成在为一 个整体. • 按与用户信息传递的方法分,有磁头方式,触点方式,射频方式. *磁头方式与存贮的磁条方式固定捆绑,触点方式,射频方式与内存方 式 固定捆绑. 想一想,有了前面的介绍,我们对整个卡的系统我们有了初步的印像.
简单示意图 中心处理系统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识别卡 识别卡
识别卡
2.2识别卡的准确定义
• 目前将识别卡定义为: 在特定的使用群落中,用来标识个体的,和存贮个体信息 的介质,在一个群体中,有唯一性,同时具有群体属性,只能在 特定的环境中使用. • 想一想,有什么更好的描述我们想表达的东西! • 想一想,我们常用的卡,是不是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在 我们使用的环境里我们的卡是不是唯一的.


2.8识别卡最基本的标准
形形色色的卡在外形上的共性是什么 • 卡的外形尺寸: ISO 7810:1985 识别卡 物理特性 规定了卡的物理特性,包括卡的材料、构造、尺寸。 卡的尺寸为: 长度 : 85.72mm----85.47mm 高度 : 54.03mm----53.92mm 厚度 : 0.76±0.08mm 卡片四角圆角半径 : 3.18mm 一般讲卡的尺寸为: 85.5 X 54 X 0.76 问一下,为什么在生产线有0.25mm,与0.40mm卡,作用是什么 问一下,手机卡尺寸多少,是什么卡.
2.6磁卡,IC卡,RF卡的主要技术特点
• 磁卡的主要技术特点 信息的存贮依靠印在卡片上的磁条,与用户终端的信息传递依靠磁头的读取. *更深的技术特点在磁卡的专节介绍 IC卡的主要技术特点 以内存,IC,CPU进行信息的存贮,依靠卡片上的触点与用户终端进行信息传 递,在信息传递时,触点必须一直接触. *更深的技术特点在IC卡的专节介绍 RF卡的主要技术特点 以IC,CPU进行信息的存贮,用射频感应方式与用户终端进行信息传递,传递 信息时与用户终端无须直接接触. *更深的技术特点在RF卡的专节介绍
3.3磁卡常见的读写失效形式
• 3.3.1读卡失败的原因 (1).磁条因意外擦除磁条信息,在交易时可能无法被POS或ATM读出磁条信息, 将近三分之二的读磁失误是由于意外擦除磁条信息(掉磁)所致,通常有以下几种: A.将磁条卡放于磁铁或有较强磁场效应的家用电器附近,以致卡内磁性介质受磁 场作用而失效。 B.磁条卡在钱包或皮夹里的位置太贴近磁性包扣,卡上的磁性介质被消磁受破坏。 C.因保管或使用不慎,磁条卡受外力作用而使卡上的磁条信息丢失。诸如受压、 被折、划伤、弄脏等。 D.无意将两张磁卡背对背放置在一起,其磁性介质相互磨擦、碰撞,而遭受破坏 (2).读磁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终端读磁头维护较差 此问题较易解决,只需采用简易终端清洁仪即可。这种清洁仪带有卡片清洁器, 不时环绕终端去除表面的绒毛及灰尘。 妥善的保养终端磁头,可以提高终端读卡能力,使读卡失误率 降低30%。 (3).操作不当,及POS读磁头故障,也会引起读磁失败。 • 3..3.2写卡失败的原因 (1)写磁设备的调试不当 ,重新写磁时,未完全擦除原有磁条信息 , (2)磁卡在运输、储存过程的处理不当,引起写磁失误 *早期出厂的一些打卡设备或个别厂家生产的打卡设备,在没有调整的情况下, 对不同厚度的卡片进行写磁时,也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写磁失误。此时,打卡机 的维修人员调整打卡机的有关参数,即可以减小写磁失误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