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司金融学》课程课件第1章 公司金融导论
《公司金融学》课程课件第1章 公司金融导论
资本的利用效率; (2)筹资决策,即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
,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以降低筹资成本; (3)股利政策,即合理确定公司收益在股利和留存收益(
再投资)的分配。 公司金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优化投资决策、筹资决策
,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1.2 公司金融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1.现金与现金流量 经济学家将资产定义为未来的经济利益,而“现金”通常
被认为为价值确定的经济利益或财富,经济利益或财富的 一般形式为现金,因为现金形式的财富比其他形式的财富 更为可靠,因而资产就是未来可以带来现金流入的资源。 经济学家认为,一项资产的经济价值是其在未来不同时点 给投资者带来现金流量的当前价值,也称为资本化价值。 现金流量是指资产的现金收付及时间分布。 在公司金融决策中,现金和现金流量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现金流量概念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净流量 三个具体的子概念。
营者仍然可能采取一些对自己有利而不符合股东最大利益 的决策,并由此给股东带来一定的损失。 监督、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股 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办法。
2.债权人的利益要求与协调 公司经营者、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债权人把资本提供给公司,就失去了控制权,股东可以通
1.3 财务估价的核心概念
1.3.1 财务估价 增加股东财富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手段,因而需
要从价值角度对公司各项金融决策进行评估。公司金融决 策涉及很多财务估价问题,狭义的财务估价是指对资产价 值进行评估。 现金流量折现理论和模型是资产估价的主流方法,为理解 并运用现金流量折现理论和模型,实现科学估价,需要理 解和掌握一系列核心概念。
4.净现值 估计资产价值时,首先要折现未来现金净流入量,得到它
的现值,即项目价值或项目产出价值,然后减去投资该资 产的现金流出的现值,即项目投入价值,得到的差额称为 净现值。 净现值的基本表达式为 净现值=资产现金流入的现值-投资现金流出的现值 =资产价值(资产产出价值)-资产投入价值 净现值反映了资产为投资者创造的财富或价值。 财务估价的目的是为了估计投资的净现值,因而净现值是 公司长期金融决策最重要的核心概念。
3.折现率与投资必要报酬率 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需要一定的折现率。折
现率是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时所用的一种比率。 所谓折现率,实质上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或最低报
酬率。 应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进行财务估价,除了需要预计资产
的现金流量以外,还需要确定折现率(投资必要报酬率)。
1.2.1 公司金融的目标
从根本上说,公司金融的目标取决于公司的目标。关于公 司金融基本目标的表述,主要有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 大化两种观点。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但利润最大化
的观点存在许多局限性。 为了克服该观点没有考虑单位投入资本效益的缺陷,出现
了每股收益最大化的观点。但仍然没有克服该观点的其他 缺陷。
2.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也称为股权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认为: 公司是所有者出资创办的企业,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就是
为了增加财富,因此增加股东财富成为公司金融的目标, 并在理论和实践中达成共识。 根据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股权价值是由股权收益现金流量 和投资者必要报酬率决定的。股权价值与股权现金收益成 正比,与股权现金收益取得的时间、投资者要求报酬率成 反比。而投资者要求报酬率与投资风险成反比。 股东财富最大化观点有效克服了利润最大化观点的缺陷。
有时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还被表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有效资本市场上,股东财富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
(股票市值)来衡量。 股东财富的增加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与股东投资资
本的差额来衡量,它被称为“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 能够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财富。 既然股东财富可以用股价来衡量,有时股东财富最大化也 被表述为股价最大化。
包括直接筹资和间接融资,形成公司的权益资本和债务资 本。股利分配也应归属于公司的筹资活动。
1.1.2公司金融学的内涵和范畴
可以表述为:以公司理论为基础,以法人主体—公司的金 融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学科。
公司金融学主要解决三大基本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投资决策,即合理配置公司资本(资本预算),以提高
公司金融
第一章 公司金融总论
1.1 公司金融概述
1.1.1公司金融活动
通常界定为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投资和筹资是企业经营 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公司重要的经济活动。
1.投资活动
主要是经营性资产投资;证券投资不应成为公司投资的主 要形式;兼并收购或控股权投资也属于经营性资产投资。
2.筹资活动
1.2.1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1.经营者的利益要求与协调 经营者也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利益和具体行为目标
与股东不尽一致,这种背离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股东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的目标,同时采用监督和激
励两种制度性措施。 尽管如此,仍不可能使经营者完全按股东的意愿行动,经
过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债权人的利益。 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伤害,除了寻求立法保护,如破
产时优先接管、优先于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等外,通常采取 以下制度性措施。 第一,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如规定资金的用途 、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数额等。 第二,发现公司有损害其债权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 不再提供新的借款或提前收回借款。
2.现值与资产价值 现值也称折现值,是指把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当前时
点的价值。当前时点通常为价值评估及决策的时间点。由 于时间价值的存在,未来的一定现金收益的价值在现在看 来是“打折扣的”。 资产价值是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在价值评估理论 中,主流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就是通过将资产的现金流量 折算为现值来确定资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