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专题1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试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五专题1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试题

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对“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理解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已产生法
B.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C.法产生之后,人类普遍享有了公平、公正的权利
D.原始社会的习惯法是人类最早的法律
2.法律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C.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D.对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水和天平”、“神兽和女神”都反映了人类希望通过法律去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

在阶级社会,法的本质是( )
A.法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B.法就是公平、正义
C.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是社会意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据此回答4~6题。

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③要从尊重宪
法、维护宪法开始④需要全体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要求 ( )
①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②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③司法机关要
严格执法④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执政党,要依法执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 ( )
①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②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树立社会
主义权利义务观③积极主动行使权利,消极履行义务④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任何违反拆迁程序、对房子实施强行拆迁的行为,都在法律禁止之列,要受到包括刑法在内的国家法律的制裁,这表明 ( )
①法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③法的主要
内容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④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8.2011年2月,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南京市消防条例》,该条例为南京市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这说明,地方人大常委会( )
A.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拥有最高立法权
C.具有组织和领导消防工作的职能
D.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利
9.在我国,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

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 )
A.只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不能有国家强制力
B.全凭多数人对少数人、人民群众对敌对分子实行强制
C.必须赋予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所有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
D.必须将国家强制力与人民的自觉遵守有机结合起来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据此回答10~12题。

10.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要求是______、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C.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D.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进一步使( )
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②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③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④法律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不允许任何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允许任何公民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这体现了 ( ) A.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B.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辨析:法是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

因此,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

(10分) 14.南京市退休音乐教师林某为丰富退休生活、增加家庭收入,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有偿辅导学生弹钢琴,美妙和嘈杂的琴声严重影响了邻居们的休息。

在居委会协调无果的情况下,邻居将其告上法庭。

法庭经审理后判决该退休教师在家中加装隔音设施、不得在邻居正常休息时间弹琴,并承担本案诉讼费。

(1)该退休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7分)
(2)该案例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8分)
15.2011年(5月17日)14时30分,高晓松醉酒驾驶案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高晓松醉酒驾驶机动车犯危险驾驶罪,被判处六个月拘役,罚款4 000元。

当天,高晓松在庭审中如是说:我在喝酒的情况下开车上路给大家造成了伤害,这是对他人和自己生命的极端不负责任。

我要感谢公检法、感谢媒体、感谢大家,这对我自己来说不只是一个事故这么简单,还是对我浮躁的提醒。

我承诺以后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以最大的诚意赔偿三位受害者的损失;我愿意终身做义工,愿意义务拍摄(禁止醉驾)宣传片;我愿意劝告爱喝酒的朋友,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

结合高晓松被判及其庭审发言,谈谈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

(12分) 16.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分局民警赴甘肃省,将在甘肃省图书馆工作的王某进行刑事拘留。

王某此前多次在网上发帖举报马某在公务员招考中作弊,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对王某进行刑事拘留,理由是王某的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

案件发生后,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热议。

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市委、市政府纠正了王某的错案,
并处理了有关责任人。

从根本上讲,要遏制类似此起“跨省追捕”案件的滥权行为,关键还在于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加强舆论监督,严格约束公权力,不让公权力打着法律的旗号,却在干着违背法律精神的事情。

请结合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谈谈此起“跨省追捕”案件给我们的启示。

(15分)
答案
1.B 2.C 3.C 4.A 5.D 6.B 7.B 8.D 9.D 10.B 11.A 12.D 13.(1)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掌握了国家权力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我国当代的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所以说法是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的观点是错误的。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任何法律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
后盾的,否则,法律就难以实施。

但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其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

因而,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主要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是国家强制实施与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

14.(1)公民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公民在依法行使权利时,要自觉履行义务,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

该退休教师在行使自己权利时,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其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依法积极行使权利和自觉
履行义务的观念和良好习惯,为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作贡献。

15.(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

法规定了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规定了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

(2)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
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其他社会规范虽然也要通过一定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实施,但通常不具有强制力。

16.(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法必依”作为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必须贯彻执行。

而在此起“跨省追捕”案件中,公安机关滥用公权,侵犯了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

包庇、纵容违法犯罪分子,也破坏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2)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是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

这要
求包括执法人员在内的每个公民都必须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

此起“跨省追捕”案件中的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仅仅行使了人民赋予的权利,而没有履行好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义务,把权利和义务割裂开来。

(3)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只有严格实施法律才能维护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必须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个基本要求统一起来。

此起“跨省追捕”案件中的违法人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