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PPT
“惊鹊”和“鸣蝉”两句中动中寓静,营造 了清幽月色中的恬静气氛。
“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 与上阙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乡土气息相 吻合。
这首词描写了月、鸟、蝉、蛙、星、雨、店、桥, 诗人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却让我们感受 到一种恬静的美。
4,没有到秋收的季节,为什么作者说是 “丰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 作者怎样的心情?
4、没有到秋收的季节,为什么作者说是“丰年”?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时间是什么时候? 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夏季
半夜
从高处到低处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
2、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月明天晴
3、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这些景 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夜行黄沙道中
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得明亮 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引起树枝摇曳;清风吹 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此时,词人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 上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的鸣叫,它们仿佛在 高兴地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丰收的好年头。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 弃 疾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 称长短句。最早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 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 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名《西江月》。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 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 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 居上饶达20年。曾短期被起 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 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 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 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 并称为“苏辛”。 有《稼轩长 短句》。
玩游戏跳绳忙,齐跑操爱乒 乓,今看我辈朝气扬,积极 向上乐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业:
默写《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小试身手
请同学以“西江 月 ”为词牌名,“课 间操”为题目,发挥想 象,大胆动笔,写一首 词。
西江月 课间操
军乐声声动心,迅速集队走 廊,步伐豪迈向操场,动作 齐迎朝阳。
乌云四起,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骤雨初来,雨滴已经洒 向山前。 熟悉的茅店就在社庙树林边,过了小溪的石桥,再 转个弯,那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真是喜出望外呀!
赏析
1、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时间何时?按照什么 样的顺序?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2、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3、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这些景物让我们 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联想、 拟人、表面写蛙,实际写诗人 自己的喜悦之情
一个转一个忽,既表现了词人骤然间看 见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现了他沉浸在 夏夜美景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入迷。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词勾画了一幅江南 山村的盛夏月夜图,充满了 朴素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 收在望的喜悦和怡然自得的 心态,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 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