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电子角度计(倾斜计)
Infotronic GONIO Sensors

The comprehensive range of this Goniometers and Torsiometers are ideal for quick, simple,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joint movement in multiple planes. This sensors are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the sensors can be comfortably worn undetected under clothing, without hindering the actual movement of the joint.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腓骨纵 轴线与 足外缘 交界处 固定臂 与腓骨纵 轴平行 移动臂 与第五 跖骨纵 轴平行
正常值
背伸: 0~20度 跖屈: 0~50度 内翻 0~35度 外翻 0~25度
背屈 跖屈 踝
仰卧,踝处 中立位
内翻 外翻
俯卧,足位 于床外缘
踝后方 两踝中 点
正常值
掌屈 0~90度 背伸 0~70度 桡偏 0~25度 尺偏 0~30度
掌屈 背伸 腕 桡尺 偏
第三掌 骨基底 部
前臂背侧 中线
指间关节活动度测量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髋关节
关 节 运动 体位 仰/侧卧,对侧 下肢伸直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股骨 大转 子 同上 髂前 上棘 髌骨 中心
固定臂
与身体纵 轴平行 同上 左右髂前 上棘连线 与地面垂 直
注意事项



被检查者保持正确体位并给予充分固定,避免错误, 减少误差 选择适当的量角器,正确操作 首次和再次测量的时间、地点、测量者及所用测量工 具应保持一致 动作轻柔缓慢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同高 详细记录AROM和PROM 注意观察关节有无变形、浮肿、疼痛、挛缩 进行双侧测量并比较,正常值仅供参考,存在个体差 异
测量目的



确定活动受限的关节部位 确定关节受限的程度 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或因素 为确定治疗目标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客 观依据 保持连续记录以便治疗前后对比和疗效判定

检测ROM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状态的最基本 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判断病因和预测预后、 制定系统治疗计划、评定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 意义
测量步骤



向患者解释测量目的与方法 暴露被检查部位,确定测量体位 固定近端,要求被检查者受累关节进行各种主动 运动 测量AROM:如果受限,治疗师应继续被动运动 该关节(注意疼痛、运动模式与质量、是否有联 合运动或代偿运动、分析AROM受限的原因) 测量PROM:分析原因(疼痛、痉挛、粘连等)
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 节 运动 体位 仰/侧卧,对侧 下肢伸直 侧/ 俯卧,被 侧下肢在上 仰卧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股骨 大转 子 固定臂 与身体纵 轴平行 移动臂 与身体纵 轴平行 正常值 0~125°


同上 髂前 上棘 髌骨 中心
同上 左右髂前 上棘连线 与地面垂 直
同上
0~30°

内收 外展 内旋 外旋
小腿后纵 轴
轴心与 足跟中 点连线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
量角计摆放 关节 运动 体位 轴心 腓骨纵 轴线与 足外缘 交界处 固定臂 移动臂 与第五 跖骨纵 轴平行 背伸: 0~20度 跖屈: 0~50度 内翻 0~35度 外翻 0~25度 正常值
背屈 跖屈 踝 内翻 外翻
仰卧,踝处 中立位
与腓骨纵 轴平行
运动终末感



在被动活动的关节达到最大末端时治疗师所获 得的手感即抵抗感 不同的解剖结构所产生的抵抗感不相同 当关节的解剖结构正常及ROM充分时,检查 者手中体会到的是正常的或生理性运动终末感 当解剖结构发生病理变化,或ROM下降或增 加时即出现异常的或病理性运动终末感
生理性运动终末感
性质 软组织抵抗 结缔组织抵抗 手感 软组织被挤压感 硬而富有弹性感 坚硬有少许弹性感 原因 软组织间接触 肌肉被牵伸 关节囊或韧带被 牵伸 举例 被动屈曲膝关节 伸膝被动背伸踝 被动伸MP 被动前臂旋后
骨软化病、退行性关节疾病、骨 性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骨化 性肌炎、骨折
急性滑囊炎、关节炎、新生物、 骨折、心理反应 关节内紊乱如半月板撕裂 急性或亚急性关节炎、严重的活 动性损伤或骨折,无疼痛提示 CNS损伤引起的肌张力增高
虚性抵抗 弹性抵抗 痉挛抵抗
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关节面的面积差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 关节韧带的强弱和多少 关节盘的介入 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的多少及弹性 年龄、性别及训练水平 生理状态,如麻醉、昏迷

0~150


0
过伸 展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10
前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前臂
坐位,上 旋前 臂置于体 旋后 侧,屈肘 90度
中指尖
与地面 垂直
与包括 伸展的 拇指的 手掌面 一致
各0~90度
腕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体位
坐/站位,屈 肘90度,前 臂置中立位 坐/立位,屈 肘90度,前 臂旋前,腕 中立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腕关节 固定臂 与桡骨长 轴一致 移动臂 与第二 掌骨长 轴一致 第三掌 骨背侧 纵轴线
瑞士Spinalmouse 脊柱电子测量仪

SpinalMouse®脊柱测量 仪可手控在背部皮肤上 沿脊柱滑动,测量头根 据脊柱纵向和 侧面形状自动跟踪并记 录以下医学参数: • 相对垂直倾角 • 每个椎骨节的脊柱后凸 及前凸情况 • 脊椎节角度度 • 骨盆位置 • 背部长度
皮尺

用于特殊部位的测量如脊柱活动度、手指活动 度等
骨抵抗
突然发生坚硬感
骨与骨的接触
被动伸肘
病理性运动终末感
性质 软组织抵抗 结缔组织抵抗 手感 软,踩沼泽地感 硬,有弹性感 原因 软组织肿胀、滑膜炎 肌紧张增加,肌肉、关节囊、韧 带短缩
骨抵抗
坚硬,粗糙关节面 接触并移动时骨摩 擦感
因疼痛而在PROM 之前即停止 反跳感 PROM突然停止且 有坚硬感伴疼痛


有下列情况时测量须谨慎:关节或关节周围炎 症或感染、关节脱位、关节血肿、怀疑存在骨 性关节僵硬、软组织损伤 注意药物对ROM测量结果的影响 有明显骨质疏松或骨的脆性增加时避免测量 PROM
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关 节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肩峰 固定臂 腋中线 移动臂 肱骨长轴
正常值 屈0~180 伸0~60 内收0~45 外展0~180
髂前上棘 至髌骨中 各0~45° 心的连线 与胫骨纵 轴平行 各0~45°
仰/俯卧,两小 腿于床缘外下 垂
膝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俯卧、侧 屈、 卧或坐在 伸 椅子边缘
股骨外 侧髁
与股骨 纵轴平 行
腓骨小 头与外 踝连线
屈: 0~150° 伸:0° 过伸: 0~10°
移动臂
与股骨纵 轴平行 同上
正常值 0~125° 0~30°


侧/ 俯卧,被 侧下肢在上
仰卧 仰/俯卧,两小 腿于床缘外下 垂

内收 外展 内旋 外旋
髂前上棘 至髌骨中 各0~45° 心的连线 与胫骨纵 轴平行 各0~45°
×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髋关节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量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0~125° 0~30°

关节活动度异常分为活动度减少和活动度 过度两类,临床上以前者更为多见
关节活动度异常常见原因

关节本身的因素:关节内骨折或软骨损伤、关 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类风湿性关节 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形均可引起疼痛、 肌肉痉挛或软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

关节外因素: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等) 损伤及粘连、疤痕挛缩、骨折、肌肉痉挛、严 重的肢体循环障碍均可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 周围神经损伤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中枢神经 损伤早期引起关节活动度过度,痉挛期则导致 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少

量角器的选择:关节大小 量角器的摆放:使用通用测角计时,测角计轴 心须与关节活动轴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 体长轴平行



体位:美国骨科学会关节运动委员会推荐中立 位法,即解剖学立位时的肢位定为零起始位 不同的体位由于软组织的紧张程度不同而出现 差异 舒适体位,测量在全关节活动范围不受限的解 剖位上进行
正常的生理因素



拮抗肌的肌张力 软组织相接触 关节的韧带张力 关节周围组织的弱性情况 骨组织的限制
病理性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神经性肌肉挛缩: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 失神经性挛缩 粘连组织的形成 关节内异物 关节疾患:RA、OA、关节僵硬、异位骨化 疼痛/保护性肌痉挛 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方盘测角计

在木盘刻度面处于垂直位时, 方盘中心的指针由于重心在 下而自动指向正上方。使用 时采取适当姿位使关节两端 肢体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上, 并使一端肢体处于水平位或 垂直位,以方盘的一边紧贴 另一肢体,使其刻度面与肢 体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即可 读得关节所处的角度

优点: 1、不必以关节骨性标志确定测量的轴心 2、操作简便 3、正确使用误差小 4、可适于脊柱等难以使用普通测角计的 部位
相关主题